• 自诒伊戚 zì yí yī qī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查看详细解释
  • 自贻伊戚 zì yí yī qī

    自己招致祸患。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有恶逆之祸,覆宗绝嗣,自贻伊戚。』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今日弄得东飘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亦作『自诒伊戚』。 【查看详细解释
  • 自诒伊戚 zì yí yī qī

    自己招致祸患。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亦作『自贻伊戚』。 【查看详细解释
  • 自贻伊戚 zì yí yī qī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小明 【先秦】 【诗】 佚名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雄雉 【先秦】 【诗】 佚名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拼音: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WVTT

    【基本释义】1.用于词语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始。~于胡底。~谁之力? 2.姓。 3.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 东飘西荡 dōng piāo xī dàng

    dōngpiāo西dàng

    四处飘泊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孤本元明杂剧˙苏九淫奔˙第一折:『小子姓唐名国相……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今日弄得东飘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亦作『东扬西荡』。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

    【基本释义】慼qī同“戚”②。笔画数:15;部首:心;笔顺编号:132112345344544
  • 拼音: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begg

    【基本释义】阻zǔ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拦挡:阻挡。阻隔。阻拦。阻力。阻挠。梗阻。劝阻。阻击。阻抑。阻滞。阻难(n刵 )。阻塞(sè)。艰难:道阻且长。笔画数:7;部首:阝;笔顺编号:5225111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dhit

    【基本释义】戚qī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古代兵器,像斧。姓。休笔画数:11;部首:戈;笔顺编号:13211234534
  • 国学名著《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 文章篇 【南北朝】 【文】 颜之推

    阮籍无礼败俗,稽康凌物凶终,傅玄念斗免官,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干没取危,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王元长凶贼自诒,谢玄晖侮慢见及。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记,大较如此。至於帝王,亦或未免。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之传,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每尝思之,原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矜伐,故忽於持操,果於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览古十四首 【唐朝】 【诗】 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王业与霸功,浮伪日以宣。忠诚及狙诈,淆混安可甄。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永怀巢居时,感涕徒泫然。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覆车世不悟,秦氏

  • 国学名著《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 卷八·如是我闻二(4) 【文】 纪昀

    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然垂老官仅至六品,一日扶乩,问仕路崎岖之故。仙判曰:日者不谬,相者亦不谬,以太夫人偏爱之故,削减官禄至此耳。拜问偏爱固不免,然何至削减官禄,仙又判曰:礼云继母如母,则视前妻之子当如子,庶子为嫡母服三年,则视庶子亦当如子。而人情险恶,自设町畦,所生与非所生,厘然如水火不相入,私心一起,机械万端,小而饮食起居,大而货财田宅,无一不所生居于厚,非所生者居于薄,斯…

  • 国学名著《诗人玉屑》

    《诗人玉屑》 - 卷六 【文】 魏庆之

    命意揔说凡为诗,当使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隐居诗诗当使一览无遗,语尽而意不穷。曾子固以意为主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先意义后文词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人见古人语句平易,仿效之而不得其意义,便入鄙野,可笑。刘贡甫诗话老杜剑阁诗云:“吾将罪真宰,意欲刬叠嶂。”与太白“捶碎黄鹤楼,刬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

  • 国学名著《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 正论解 【汉朝】 【文】 佚名

    孔子在齊,齊侯出田,招虞人以旌不進,公使執之對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孔子聞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 齊國師伐魯,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師禦之,樊遲為右,非不能也,不信子,請三刻而踰之,如之,眾從之,師入齊軍,齊軍遁,冉有用戈,故能入焉.孔子聞之曰:「義也.」既戰,季孫謂冉有曰:「子之於戰,學之乎?性達之乎?」對曰:「學之.」季孫曰:「從事孔子,惡乎學?」冉有曰:「即學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聖無不該,文武並用、兼通,求也適聞…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 奇女子巧计龙飞 【明朝】 【文】 褚人获

    词曰: 何事雄心自逞,无端囗里羁国。君臣瞥见泪交流,甚日放眉 头。 幸遇佳人梦,感群英尽吐良谋。玉鞭骄马赠长游,三叠唱 离愁。 调寄“锦堂春” 哲人虽有前知之术,能趋吉避凶,究竟莫逃乎数。当初郭璞与卜诩,皆精通易理。一日郭璞见诩叹道:“吾弗如也,但汝终不免兵厄!”卜瑚道:“吾年四十一,为卿相,当受祸耳;但子亦未见能令终。”郭璞道:“吾祸在江南,素营之未见免兆。”卜诩道:“子勿为公吏可免。”郭璞道:“吾不能免公吏,犹子不能免卿相也。”后卜诩为刘聪军将,败死晋阳;而郭璞亦以公吏,为三郭所杀。故知数……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数二 【宋朝】 【文】 李昉

    田预 王? 高智周 王? 裴?先 张文? 袁嘉祚 齐瀚 张守? 裴有敞 王超 张齐丘 冯七言事 桓臣范 张嘉贞 僧金师田 预唐奉御田预,自云:“少时见奚三儿患气疾,寝食不安。田乃请与诊候,出一饮子方剂愈。”三儿大悦云:“公既与某尽心治病,某亦当与公尽心,以定贵贱。”可住宿,既至晓,命纸录一生官禄,至第四政,云:“作桥陵丞。”时未有此官,田诘之。对云:“但至时,自有此官出。”又云:“当二十四年任奉御。”及大帝崩,田果任桥陵丞,后为奉御。二十四年而改。(出《定命录》) 唐朝的奉御田预自己说;年轻时……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侠三 【宋朝】 【文】 李昉

    红线 胡证 冯燕 京西店老人 兰陵老人 卢生 义侠红线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红线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乃俾掌其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声,颇甚悲切,其击者必有事也。”嵩素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身亡,不敢求假。”嵩遽放归。是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淦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命嵩遣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又遣嵩男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女。三镇交为姻娅,使使日浃往来。而田承嗣常患肺气,遇热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

  • 国学名著《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十八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明朝】 【文】 凌濛初

    诗云: 自古成仙必有缘,仙缘不到总徒然。 世间多少痴心者,日对丹炉取药煎。 话说昔日有一个老翁极好奉道,见有方外人经过,必厚加礼待,不敢怠慢。一日,有个双髹髻的道人特来访他,身上甚是蓝褛不象,却神色丰满和畅。老翁疑是异人,迎在家中,好生管待。那道人饮酒食肉,且是好量。老翁只是支持与他,并无厌倦。道人来去了儿番,老翁相待到底是一样的。道人一日对老翁道:“贫道叨扰吾丈久矣,多蒙老丈再无弃嫌。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未知可否。”老翁道:“一向不曾问得仙庄在何处,有多少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