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和帝 hàn hé dì

    hàn

    帝号。(公元79~105)姓刘名肇,东汉章帝之子。十岁即位,朝政把持于外戚窦宪等人手中,政局颇为不定。但窦宪出击漠北成功,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并有效的控制了对西域的统治。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横吹曲辞·出塞 【唐朝】 【诗】 耿湋

    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更就燕然石,看铭破虏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王将军出塞 【唐朝】 【诗】 耿湋

    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上李吉甫相公 【唐朝】 【诗】 王建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 震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zhènhànrénxīn

    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查看详细解释
  • 崔骃 cuī yīn

    cuīyīn

    人名。(?~公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属员,宪擅权骄横,骃数谏不听。后命为长岑长,未至官而归。博学善属文,着诗赋铭颂,共二十余篇。 【查看详细解释
  • 燕然山铭 yān rán shān míng

    yānránshānmíng

    东汉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使班固作铭文。或称为『封燕然山铭』。 【查看详细解释
  • 窦 dòu

    dòu

    1.孔且缝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君口中何为开狗窦?』2.人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内部的凹陷处。如:『鼻窦』。3.姓。如汉代有窦婴、窦宪。 【查看详细解释
  • 狼戾 láng lì

    láng

    1.暴戾贪狠如狼。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论曰:『而窦宪矜三捷之效,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三国演义˙第五回:『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弒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2.散乱堆积。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 【查看详细解释
  • 孤雏腐鼠 gū chú fǔ shǔ

    chúshǔ

    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查看详细解释
  • 田园 tián yuán

    tiányuán

    1.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乡野。汉书˙卷五十˙汲黯传:『于是黯隐于田园者数年。』唐˙韦应物˙春日郊居诗:『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余。』[似]1. 【查看详细解释
  • 守正不阿 shǒu zhèng bù ē

    shǒuzhèngē

    做人处事坚守正道,公正无私。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宠传:『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宋˙陈亮˙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独名于汉唐:『姚崇之遇事立断,宋璟之守正不阿,以共成明皇开元之治,亦不负君臣之遇合矣。』亦作『守正不挠』。[似]正直无私[反]徇情枉法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jié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djqn

    【基本释义】碣jié圆顶的石碑:残碑断碣。墓碣。碣yà〔碣磍(xi?)〕猛兽盛怒的样子。笔画数:14;部首:石;笔顺编号:13251251135345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谢安 李郃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桓温病笃,讽朝廷加己九锡。谢安使袁宏具草,安见之,辄使宏改,由是历旬不就,温薨,锡命遂寝。 大将军窦宪内妻,郡国俱往贺。汉中太守亦欲遣使,户曹李郃谏曰:谢安“窦氏恣横,危亡可立俟矣。愿明府勿与通。”太守固遣,郃乃请自行,故所在迟留,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已诛,诸交通者皆连坐,唯太守以不预得免。 〔评〕按袁宏草成,以示王彪之。彪之曰:“卿文甚美,然此文何可示人?安之频改,有以也。” 李郃,字孟节,即知二使星来益部者。其决窦氏之败,或亦天文有征,然至理亦不过是。…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二·恭显议萧望之 【宋朝】 【文】 洪迈

    弘恭、石显议置萧望之于牢狱,汉元帝知其不肯就吏,而讫可其奏。望之果自杀。帝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乃已。王氏五侯奢僭,成帝内衔之,一旦赫怒,诏尚书奏诛薄昭故事,然特欲恐之,实无意诛也。窦宪恃宫掖声势,夺公主园,章帝切责,有孤雏腐鼠之比,然竟不绳其罪。三君之失政,前史固深讥之矣。司马公谓元帝始疑望之不肯就狱,恭、显以为必无忧,其欺既明,终不能治,可谓易期而难寤也。予谓师傅大臣进退罪否,人主当决之于心,何为谋及宦者?且望之先时已尝下廷尉矣,使其甘于再辱,忍耻对吏,将遂以恭、显之议为是耶!望之死…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从军行 【唐朝】 【诗】 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长被铁。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六·小贞大贞 【宋朝】 【文】 洪迈

    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故《易》有“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之戒,谓当以渐而正之。说者多引鲁昭公、高贵乡公为比。予谓此自系一时国家之隆替,君身之祸福,盖有刚决而得志,隐忍而危亡者,不可一概而论也。汉宣帝之诛霍禹,和帝之诛窦宪,桓宗之诛梁冀,魏孝庄之诛尔朱荣,刚决而得志者也。鲁昭公之讨季氏,齐简公之谋田常,高贵乡公之讨司马昭,晋元帝之征王敦,唐文宗之谋宦者,潞王之徒石敬瑭,汉隐帝之杀郭威,刚决而失者也。若齐郁林王知鸾之异志,欲…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047 【宋朝】 【文】 司马光

    【汉纪三十九】 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凡七年。 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公元八五年) 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又诏三公曰:“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民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治,民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三·汉昭顺二帝 【宋朝】 【文】 洪迈

    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许,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然和帝时,窦宪兄弟专权,太后临朝,共图杀害。帝阴知其谋,而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独知中常侍郑众不事豪党,遂与定议诛宪,时亦年十四,其刚决不下昭帝,但《范史》发明不出,故后世无称焉。顺帝时,梁商为大将军辅政,商以小黄门曹节用事于中,遣于冀与交友,而宦官忌其宠,反欲害之。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与左右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云欲议废立,请收商等按罪。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窦”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窦」源出; 「窦」出自「姒」姓。已事为氏,据《风俗演义》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夏朝夏后氏帝相失国被杀。其妃有仍方怀孕,从「窦」中逃出,奔归娘家有仍 (山东济宁市 ),生有遗腹子少康。后少康中兴,为夏王。二子曰「杼」,曰「龙」,留居有仍,逐为「窦」氏。 又 ; 古代氐族 (分布在陜西,甘肃,四川一带)亦有「窦」氏。 家族名人 窦太后 (前205 ~ 前135) 中华帝国黄老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名「漪」,河北清河郡观津人,在吕后时被选入宫。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宫女五名,窦漪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