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biànběnjiā

    根据本有的加以改变发展。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后指改变原有的状况而更加严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八回:『久而久之,变本加厉,就闹出这邪说诬民的举动来了。』 【查看详细解释
  • 越扶越醉 yuè fú yuè zuì

    yuèyuèzuì

    比喻越迁就对方,则其行为越变本加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那洋人的脾气,是越扶越醉的,不理他倒也罢了;理了他,他倒跳上架子了。』文明小史˙第二回:『他们这些人,是得步进步,越扶越醉,不必过于迁就他。』 【查看详细解释
  • 本 běn

    běn

    1.草木的根干。说文解字:『木下曰本。』吕氏春秋˙士容论˙辩士:『是以亩广以平,则不丧本。』高诱˙注:『本,根也。』2.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变本加厉』。论语˙学而:『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3.母金、资金。如:『成本』、『股本』、『够本』、『赔本』、『将本图利』、『 一本万利』。4.书籍、字画、碑帖等。如:『读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装本』。5.演出的底本。如:『脚本』、『话本』、『剧本』。6.古代奏达皇帝的文书。如:『奏本』、『修本』。7.量词:(1) 计算书籍、簿册等的单位。如:『五本书』、『三本账簿』。(2) 计算戏曲分段的单位。如:『西厢记第四本』。(3) 计算影片摄制成的胶卷的单位。如:『这部影片长达八大本。』8.姓。如明代有本高。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 【唐朝】 【诗】 元稹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为僧时先有脚疾。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 踵事增华 zhǒng shì zēng huá

    zhǒngshìzēnghuá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查看详细解释
  • 踵事增华 zhǒng shì zēng huá

    zhǒngshìzēnghuá

    因袭前人所为,而更加增添补益。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查看详细解释
  •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biànběnjiā

    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查看详细解释
  • 青出于蓝 qīng chū yú lán

    qīngchūlán

    蓝,蓼蓝,可以提取靛青染料的植物。青出于蓝指青色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还深。语本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用以比喻弟子胜于老师,或后辈优于前辈。唐˙白居易˙赋赋:『冰生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胡涂世界˙第十一回:『骆青耜道:「老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黄伯旦道:「言重,言重。」』亦作『青过于蓝』。[似]后来居上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biàn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yocu

    【基本释义】变(變)biàn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笔画数:8;部首:又;笔顺编号:41223454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前言 【明朝】 【文】 褚人获

    《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作者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以隋唐历史为题材。宋代以来,有关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演隋唐历史的小说,数量颇多,可以构成一个较大的系列。《隋唐演义》之前较有影响的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

  • 国学名著《西夏书事》

    《西夏书事》 - 卷三十一 【文】 吴广成

    元符二年、夏永安二年春正月,河东官军谋取西平府,拒之于藏才山。嵬名阿埋等至中国献计,请以三万人取灵州。于是河东统制张世永令副将折可大领人马入界,抵藏才山。夏兵迎战,可大兵不得进。复因辽使至延议事。初,夏人至边,每言已于辽国乞和。嗣闻辽使萧彦昭至中国,因遣使如延,云欲议事。哲宗诏经略司面谕边吏:“如有文字,密录泰报,不得擅接,但云已申保安军指挥奏听朝旨。”辽杀夏主母梁氏。乾顺年已成立,梁氏专恣…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 【宋朝】 【文】 李昉

    慈恩僧 朱悦 王生 贾笼轩辕集 杜可筠 许建宗 向隐赵尊师 权师慈恩僧唐王蒙与赵憬布衣之旧,知其吏才。及赵入相,自前吉州新淦令来谒,大喜,给恤甚厚。时宪府官颇阙,德宗每难其授,而赵将(将字据明钞本加)授之。一日偶诣慈恩,气色僧占之曰:“观君色,殊无喜兆。他年当得一年边上御史矣。”蒙大笑而归。翌日,赵乘间奏御史府殊阙人,就中监察尤为急要,欲择三数人。德宗曰:“非不欲补此官,须得孤直茂实者充,料卿只应取轻薄后生中朝子弟耳,不如不置。”赵曰:“臣之愚见,正如圣虑,欲于录事参军县令中求。”上大喜曰:“……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 【文】 沈德符

    ○言事【章枫山封事】成化三年十二月,翰林编修章枫山(懋)因内阁出小揭帖,传与学士吴节等诸词臣,分作灯词。章约同官庄{曰水}、黄仲昭上疏力谏,宪宗大怒,三臣俱廷杖远贬,当世高之。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时英宗服制久阕,孝庄孝穆两太后并以天下养,上元胜节,亦宜上觞为寿。且翰林职在词章,宋时欧、苏诸公为学士时,岁时撰进,亦不以此贬望也。此等谏诤,与程伊川谏折柳何异?欲以感动上听,不亦难乎?此…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卷十二 【文】 沈德符

    ○吏部【中书考察】大计六年一举,定于弘治末年,其典最重。五品以下,俱听考察。内惟翰林学士得免考,以示优异。已而讲读学士,亦请如例,遂并免之。其坊局等官虽贵,则照各官同听吏部处分矣。至于内阁书办,即今制诰两房中书官,宪宗朝,命本院学士,会同阁臣,与讲读以下等官考察,不许吏部干预,皆所以重文学侍从之体,非他官得比。然嘉靖以来,仍从吏部都察院为政矣。至于文华、武英两殿中书办事等官,以及御用监各项匠官…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补遗卷一 【文】 沈德符

    【圣祖兼三教】太祖深于竺干之学,如御制护持朵甘思乌思藏诏,及明施修教诸论,游新庵灵谷寺诸记,又宋濂所撰洪武四年蒋山佛会诸灵应纪,皆昭然耳目。至七年上手注《道德经》,出以示群臣。至十年上与群臣论日月五星之行,翰林臣傅藻等皆以蔡氏书传之说为对,上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朕自起兵以来,与善推步者观天象十有三年矣。天气清爽夜一宿为主,则太阴渐逼而东,则是左旋。此历家亦尝论之。蔡氏谓为右旋,此则儒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