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中庸 【文】 陈淳

    文公解中庸为平常。非于中之外复有所谓庸,只是这中底发出于外,无过不及,便是日用道理。平常与怪异字相对,平常是人所常用底,怪异是人所不曾行,忽然见之便怪异。如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

  •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二章 【先秦】 【文】 孔伋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留别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张芬归江东兼寄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鸟暮东西急,波寒上下迟。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宿瓜洲寄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月魄正出海,雁行斜上云。寒潮来滟滟,秋叶下纷纷。便送江东去,徘徊只待君。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江上别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江上逢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朝】 【诗】 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唐朝】 【诗】 陈羽

    春色华阳国,秦人此别离。驿楼横水影,乡路入花枝。日暖莺飞好,山晴马去迟。剑门当石隘,栈阁入云危。独鹤心千里,贫交酒一卮。桂条攀偃蹇,兰叶藉参差。旅梦惊蝴蝶,残芳怨子规。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

  • <i class="high">中庸</i> 【先秦】 【文】 孔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中庸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 国学名著《宋史》

    《宋史》 - 志·卷一百五十五 【文】 脱脱,阿鲁图等

    ◎艺文一《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诸儒学案上·郎中庄定山先生昶 【文】 黄宗羲

    庄昶字孔暘,号定山,江浦人也。成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与同官章枫山、黄味轩谏鳌山,杖阙下,谪判桂阳。改南京行人司副,遭丧。服阕不起,垂二十年。弘治甲寅,特旨起用。先是琼山丘浚嫉先生不仕,...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二·忠恕违道 【宋朝】 【文】 洪迈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学者疑为不同。伊川云:“《中庸》恐人不喻,乃指而示之近。”又云:“忠恕固可以贯道,子思恐人难晓,故降一等言之。”又云:“《中庸》以曾子...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中和 【文】 陈淳

    中和是就性情说。大抵心之体是性,性不是个别物,只是心中所具之理耳。只这理动出外来便是情。中是未接事物,喜怒哀乐未发时,浑沦在这里,无所偏倚,即便是性。及发出来,喜便偏于喜,怒便偏于怒,不得谓之中矣。...

  • 国学名著《周易》

    《周易》 - 大过(卦二十八) 【先秦】 【文】 周文王

    凡事不要过头【原文】(撰下兑上)大过①:栋橈②。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③,无咎。九二:枯杨生梯(4),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三:栋橈,凶。九四:栋隆⑤,吉。有它(6),吝。九五:枯杨生华,老...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严陵讲义·读书次第 【文】 陈淳

    书所以载道,固不可以不读,而圣贤所以垂训者不一,又自有先后缓急之序,而不容以躐进。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南中王门学案·太常唐凝菴先生鹤徵 【文】 黄宗羲

    唐鹤徵字元卿,号凝菴,荆川之子也。隆庆辛未进士。选礼部主事,与江陵不合,中以浮躁。江陵败,起历工部郎,迁尚宝司丞,陞光禄寺少卿,又陞太常寺少卿。归。起南京太常,与司马孙月峰定妖人刘天绪之变。谢病归。...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诸儒学案中·庄裕徐养斋先生问 【文】 黄宗羲

    徐问字用中,号养斋,常之武进人。弘治壬戌进士。除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历车驾郎中,出知登州。调临、江二州,多盗,擒获略尽。筑江堤七十二处,以才略见称。积官至广东布政司。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平蒙钺...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甘泉学案·文选唐曙台先生伯元 【文】 黄宗羲

    唐伯元字仁卿,号曙台,广之澄海人。万历甲戌进士。知万年县,改泰和,陞南京户部主事,署郎中事。进石经《大学》,谓得之安福举人邹德溥。阳明从祀孔庙,疏言:“不宜从祀,《六经》无心学之说,孔门无心学之教,...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