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 qīng tóng

    qīngtóng

    1.以铜及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良好,可制武器、饰品、铜像及各种机械零件等。在人邋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分比例因不同的需要而异。此外可在合金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如铝青铜、锰青铜、磷青铜、铍青铜、硅青铜等。2.古代镜子多用青铜磨制而成,故以青铜借指镜子。唐.罗隐.伤华发诗:『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毛公鼎 máo gōng dǐng

    máogōngdǐng

    西周宣王时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铭文计有四百九十七字,是现存青铜器中,文字记载最长的。现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查看详细解释
  • 拨蜡法 bō là fǎ

    脱蜡灌铸青铜器的方法。利用蜡的可塑性及加热溶解的特性,先铸造蜡塑模型,再将蜡模以黏土或沙覆盖,制成铸模,留下浇口及出气孔。加热时,蜡模熔化而流出。再将铜液注入,冷却后,敲开铸模,取出铸品,加以整修,即得与蜡塑模型相同的青铜器。见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钟鼎彝器辨。或称为『脱蜡灌铸法』﹑『脱蜡法』。 【查看详细解释
  • 铜器时代 tóng qì shí dài

    tóngshídài

    史家称介于新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的时期为『铜器时代』。世界上最早进入铜器时代的是巴比伦、埃及等古代国家。我国自夏代到春秋、战国时代即属之。此时铜器的铸造技术发达,且用途广泛,如食器﹑酒器﹑乐器﹑礼器﹑祭器等,并雕铸图案纹饰及文字。因原料多为青铜,故亦称为『青铜器时代』。 【查看详细解释
  • 铭文 míng wén

    míngwén

    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如:『由青铜器上的铭文,可以判断它的时代。』 【查看详细解释
  • 青铜器时代 qīng tóng qì shí dài

    qīngtóngshídài

    新石器时代之后,铁器发明之前,人类以青铜制作器皿,史称为『青铜器时代』。我国的商﹑周时代即属之。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是巴比伦、埃及等古代国家。亦称为『铜器时代』。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pán

    部首:

    笔画:18画

    五笔:jtol

    【基本释义】蟠pán屈曲,环绕,盘伏:蟠蜿。蟠萦。蟠结。蟠踞(亦作“蟠据”)。蟠道。蟠龙。蟠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蟠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蟠虎踞。笔画数:18;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343123425121
  • 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nénggāngdǐng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查看详细解释
  • 土笵法 tǔ fàn fǎ

    fàn

    在铸制青铜器时,先将黏土与砂混合烧成坚硬的模型,再将高温熔铜灌铸于模型内即成。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土笵法』。亦称为『陶笵法』。 【查看详细解释
  • 夔纹 kuí wén

    kuíwén

    一种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的青铜器纹饰。夔是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 【查看详细解释
  • 大丰簋 dà fēng guǐ

    fēngguǐ

    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器身四耳、方座,饰卷体夔纹,腹内壁有铭文七十六字,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历史情况。或称为『天亡簋』、『朕簋』。 【查看详细解释
  • 宜侯夨簋 yí hóu zè guǐ

    hóuguǐ

    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丹徒烟墩山出土。四耳,高圈足,腹部饰有圆涡纹,圈足饰有夔纹。腹内壁有一百二十六字的铭文,记载周康王封夨为宜侯,赐其器物、土地等的事迹。 【查看详细解释
  • 弦纹 xián wén

    xiánwén

    一种青铜器上的纹饰。花样简单,纹形为凸起的横线,约为一道或三道。盛行于商代和周代。 【查看详细解释
  • 曶鼎 hū dǐng

    dǐng

    西周青铜器。原器已佚,今仅存铭文拓本。记周王对曶的策命、曶和其他贵族进行的交易、诉讼等事项。曶鼎铭文对研究西周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查看详细解释
  • 李峪风格 lǐ yù fēng gé

    fēng

    春秋晚期一种青铜器风格。于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其特色为华美精细,器上具有缠结的各式图案及浮雕。代表作品有鸟兽龙纹壶、双蟠夔纹鉴等。 【查看详细解释
  • 殷墟 yīn xū

    yīn

    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废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发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遗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玉器、骨雕器以及当时的宫殿、宗庙墓葬等遗迹,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 【查看详细解释
  • 盉 hé

    古代用来调和酒与水的器具。一般为深腹﹑圆口的青铜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清˙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艺林三˙说盉:『余谓盉者,盖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 【查看详细解释
  • 绹纹 táo wén

    táowén

    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由波线交错扭结成绳索的形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 【查看详细解释
  • 蟠夔纹 pán kuí wén

    pánkuíwén

    夔,像龙形的独脚兽。蟠夔纹指古代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屈曲缠绕的装饰花样。 【查看详细解释
  • 蟠虺纹 pán huǐ wén

    pánhuǐwén

    虺,一种毒蛇。蟠虺纹指青铜器上像蟠屈小蛇的纹饰。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