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当 diǎn dàng

    diǎndàng

    1.以物品质押贷款。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若到官司使钞时,则除典当了闲文字。』或作『典钱』、『典质』、『典押』、『典鬻』、『质典』、『质押』。2.当铺。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他四十年前,在泗州同人合本开典当。』 【查看详细解释
  • 质当 zhì dàng

    zhìdàng

    1.质押典当。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亏得太太富有妆奁,便亲自跑到上房,同太太商量,要问他借八只衣箱,前去质当。』2.人质或质押典当的物品。前汉书平话˙卷下:『且教你老父权为质当。不依此事或漏泄,先斩你父,后诛全家老小。』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吕范曰:「只怕袁公路不肯借兵。」』策曰:「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以为质当。」』 【查看详细解释
  • 典鬻 diǎn yù

    diǎn

    以物品质押贷款。如:『典鬻家当』。亦作『典当』。 【查看详细解释
  • 山地保留地 shān dì bǎo liú dì

    shānbǎoliú

    系指台湾省政府为保护山地人民生计,及推行山地行政所保留的国有土地而言。山地保留在办理土地总登记之前,山地人民有无偿使用收益之权,但不得将所使用的土地及其上建筑改良物或其权利作为典卖、质押、交换、赠与、租赁之标的。 【查看详细解释
  • 抵押 dǐ yā

    以财物﹑不动产等质押给债权人,以做为偿还债务的保证。如:『为了向银行贷款,这栋房子只好抵押出去了。』[反]赎取 【查看详细解释
  • 质押 zhì yā

    zhì

    债务人以动产财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贷款,称为『质押』。 【查看详细解释
  • 质 zhì

    zhì

    用财物或人作保证以为抵押。如:『质押』。战国策˙赵策四:『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拜见长辈时奉上的见面礼。通『贽』。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载质。』赵岐˙注:『质,臣所执以见君者也。』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传:『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又:ㄓˊ 【查看详细解释
  • 贴 tiē

    tiē

    1.黏杭如:『贴邮票』﹑『张贴』﹑『剪贴』。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抬头,先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甚好。』2.挨近﹑接近。如:『紧贴』﹑『贴身』﹑『贴近』。宋˙晏殊˙拂霓裳˙乐秋天词:『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3.顺服﹑服从。如:『部属们对他十分服贴。』4.补助。如:『补贴』﹑『贴现』﹑『哥哥每月贴他五十元。』5.亏损﹑赔损。如:『倒贴』、『他贴了老本,还是无法挽救这家公司。』6.质押﹑典当。唐˙李峤˙谏建白马坂大像疏:『亦有卖舍贴田,以供王役。』适切﹑妥当。如:『妥贴』﹑『贴切』。1.元曲中称为『贴旦』﹑『副旦』,明传奇称为『贴』。2.一种油炸或火烤成的食物,底部焦香,表面熟软。如:『锅贴』。 【查看详细解释
  • 典 diǎn

    diǎn

    1.五帝时的书,指重要的文献、简册。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2.国家的常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3.可作为依据或模范的书。如:『字典』、『引经据典』。4.可遵守的法度、准则。文选˙刘琨˙劝进表:『中兴之兆,图谶垂典,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5.典礼、仪式。如:『庆典』、『大典』、『盛典』。6.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数典忘祖』。7.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典韦。1.掌慷治理。如:『典试』、『典狱』。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是仪传:『到见亲任,专典机密。』2.以物品质押贷款。如:『典当』。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文雅、雅致。如:『典雅』。南朝梁˙萧统˙答玄圃园讲诵启令:『辞典文艳。』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ì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rfmi

    【基本释义】质(質)zhì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朴素,单纯:质朴。质直。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抵押或抵押品:人质。古同“贽”,礼物。量笔画数:8;部首:贝;笔顺编号:33122534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