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家 liù jiā

    liùjiā

    1.学术的流别,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见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2.史书的六种体裁,有尚书的记言体、春秋的记事体、左传的编年体、国语的国别体、史记的通史纪传体、汉书的断代纪传体。见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六家。 【查看详细解释
  • 编年体 biān nián tǐ

    biānnián

    按年代先后顺序列记事实的史书体裁。如春秋﹑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的史学巨着。 【查看详细解释
  • 荀悦 xún yuè

    xúnyuè

    人名。(公元148~209)字仲豫,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县)人,为汉朝政论家、史学家。献帝时,因汉书繁重难读,故命他用编年体改写,荀悦乃依左传体裁,撰成汉纪三十篇。又着申鉴五篇,充分表达他的政治思想。 【查看详细解释
  • 春秋 chūn qiū

    chūnqiū

    1.泛指四时。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2.年龄。如:『春秋正富』。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4.编年史的通称。古时列国史记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称为『春秋』。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吴氏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5.(公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称此时代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似]2.年龄 【查看详细解释
  • 编年 biān nián

    biānnián

    以年为纲,纪录史事。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元德秀传:『颖士尤罪子长不编年而为列传,后世因之,非典训也。』[似]纪年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 论文史 【唐朝】 【文】 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 史部 shǐ bù

    shǐ

    我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称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 【查看详细解释
  • 年谱 nián pǔ

    nián

    编年体裁记载一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如:『韩愈年谱』、『段玉裁年谱』。亦称为『年表』。 【查看详细解释
  • 纪年 jì nián

    nián

    1.记载年代。如:『我国在过去是以干支纪年的。』2.依年代先后为记载纲领的编史方法。如:『竹书纪年』。[似]2.编年 【查看详细解释
  • 西施颦眉 xī shī pín méi

    西shīpínméi

    比喻别具风韵或病困愁苦的样子。见『西施捧心』条。清˙蒲松龄˙聊斋编年诗集选注˙卷一˙杂诗:『西施颦眉黛,翩翩若惊鸿,宁不知其美?新态殊难工。』 【查看详细解释
  • 起讫 qǐ qì

    开始与结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 【查看详细解释
  • 体例 tǐ lì

    1.处事的纲领和法则。晋书˙卷四十六˙李重传:『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2.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着国记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似]1.体系、体制 2.格式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唐朝】 【诗】 权德舆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南史编年著盛名,东朝侍讲常虚伫。角巾华发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白云出岫暂逶迤,鸿鹄入冥无处所。归路依依童稚乐,都门蔼蔼壶觞举。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 金张 jīn zhāng

    jīnzhāng

    1.汉代金日磾与张安世的合称。二人均为宣帝时的权贵。后遂以『金张』称显贵的世族。汉书˙卷七十七˙盖宽饶传:『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诗六首之六:『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2.人名。字介山,号岕老,又号妙高道人,一号学诚斋,清钱塘人,生卒年不详。着有岕老编年诗钞。 【查看详细解释
  • 断烂朝报 duàn làn cháo bào

    duànlàncháobào

    断烂,残缺陈腐。朝报,朝廷的公报,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章奏之颜王安石戏称春秋经只有简略要闻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断烂朝报。见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后指陈腐杂乱,缺少价值的记载。元.王恽.编年纪事序:『若笔之无所用,则上下数千载事绩,特断烂朝报耳。』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历史.东华录:『阅东华录,此书绝无触碍,而所记大事,往往不具首尾,错杂漏缺,全无体裁,真断烂朝报也。』 【查看详细解释
  • 竹书纪年 zhú shū jì nián

    zhúshūnián

    书名。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掘魏安厘王冢,而得竹简小篆古书,共十余万言。武帝交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记自夏以来,至魏安厘王二十年之事,为魏国的史书。因书写在竹简上,故称为『竹书』;为编年之体,遂称为『纪年』。唐、宋、明时已有佚亡,今传沈约注的二卷本,出于范钦的天一阁,为依托的伪作,王国维有竹书纪年辑校一卷,又撰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简称为『竹书』。 【查看详细解释
  • 资治通鉴 zī zhì tòng,tōng jiàn

    zhìtòng,

    书名。宋司马光主编,刘攽、刘恕、范祖禹等编辑,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与考异各三十卷,有胡三省注。为编年史,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终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欲资宋朝皇帝治理国事的借鉴。书中网罗宏富,举凡国家兴衰之迹,生民休戚之事,并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意,文繁义博,体大思精,越十九年而书始成。又毕沅沿其例作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二卷,记自宋迄元的史迹。简称为『通鉴』。 【查看详细解释
  • 同异 tóng yì

    tóng

    1.同与不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唐˙韩愈˙寄卢仝诗:『往年弄笔嘲同异,怪辞惊众谤不已。』2.认为事物中存在着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每类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质,此即大同;但每类事物中不同的种属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质,是为小同。从类上推,万物皆同归属于一大韹而自种属下求,以至于物体本身,又都其特点,是以事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biān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xyna

    【基本释义】编(編)biān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创作:编剧。编导。捏造:编瞎话。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编。续编。简编。笔画数:12;部首:纟;笔顺编号:551451325122
  • 国学名著《何典》

    《何典》 - 跋 【文】 张南庄

    《何典》一书,上邑张南庄先生作也。先生为姑丈春蕃贰尹之尊人,外兄小蕃学博之祖。当乾嘉时,邑中有十布衣,皆高才不遇者,而先生为之冠。先生书法欧阳,诗宗范、陆,尤劬书;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藏书甲于时。著作等身,而身后不名一钱,无力付手民。忆余龆龄时,犹见先生编年诗稿,蝇头细书,共十余册。而咸丰初,红巾据邑城,尽付一炬,独是书幸存。夫是书特先生游戏笔墨耳,乌足以见先生?然并是书不传,则吉光片羽,无复…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