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五色石脂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药用以赤石脂为最多,白石脂少用,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三种都不入药。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末,加蒸饼少许,做成丸子。服量随年龄不同,一日服三次。 痢后脱肛…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禹余粮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则干姜减半。两药共研细。每服两茶匙,空心服。 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有各种颜色,小肚子痛,不能生育)。用禹余粮、赤石脂、牡蛎,分别煅…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寄李群玉 【唐朝】 【诗】 姚合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嵩山高到日,洛水暖如春。居住应安稳,黄金几灶新。

  • 丹溜 dān liū

    dānliū

    石脂,石流黄之颜晋˙郭璞˙游仙诗十九首之五:『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或称为『流丹』。 【查看详细解释
  • 雘 huò

    huò

    一种赤色的石脂,可做颜料。书经˙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扑斲,惟其涂丹雘。』(又音)ㄨㄛˋ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uò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

    【基本释义】雘huò赤石脂(一种粉红色陶土)之类,古代用作颜料:“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笔画数:17;部首:隹;笔顺编号:35411223241112154
  • 国学名著《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 卷上·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九 【文】 张仲景

    (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栝蒌薤白白酒汤方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栝蒌薤白半夏汤方栝蒌实…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大青 【明朝】 【文】 李时珍

    气味 (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 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 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汤”。 热病发狂。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汤”。又方: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汤”。…

  • 泥 ní

    1.如:『泥巴』、『污泥』。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老残游记˙第十四回:『这里许多人用蒲包装泥,预备堵城门。』2.捣碎、压碎调匀像泥状的东西。如:『枣泥』、『印泥』、『芋泥』、『蒜泥』。1.沾污、弄脏。如:『衣服泥了要换掉。』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踏草怕 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2.涂饰、涂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以赤石脂泥壁。』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十首之五十一:『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又:ㄋ|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石面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慈州民饥,乡宁县山生石脂如面,可作饼饵。仁宗嘉七年三月,彭城地生面;五月,钟离县地生面。哲宗元丰三年五月,青州临朐、益都石皆化面,人取食之。搜集于此,以备食者考求云。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九·疮疡解·痔漏根原 【文】 黄元御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五行之理,升极必降,降极必升,升则阴化为阳,降则阳化为阴。水本润下,足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极则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阳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极则降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礞石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芩八两、沉得五钱,共研为末。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平常只服一、二十丸。如大便结,可增至一、二百丸,温开水送下。妊妇和患水泻者忌服。此方名“滚痰丸”。 一切虚冷久积(滑痢,腹有癖块,妇女月经过多而又持久)。用礞石半斤,研细;硝石二两,也研细。共放坩锅内,盖严,炭火煅过,以尽灰二十斤左右为度。冷后取出,再加入赤石脂末…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六·杂病解中·泄利根原 【文】 黄元御

    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而后糟粕之后传者,不至于滑泄。水之消化,较难于谷,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谷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谷贮于大肠,水渗于膀胱,而其疏泄之权,则在于肝。今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则乙木疏泄之令,不行于膀胱而…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安石榴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酸、温、涩、无毒。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此方名:“黑神散”。 久泻不止。治方同上。 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 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滑石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 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小便不通。用滑石粉…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伏龙肝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 辛、微湿、无毒。 主治 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六·杂病解中·腹痛根原 【文】 黄元御

    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乙木升于己土,甲木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回运而木气条达,故不痛也。水寒土湿,脾气陷而胃气逆,肝胆郁遏,是以痛作。盖乙木上升,是为枝叶,甲木下降,是为根本。脾陷则乙木之枝叶不能上发,横塞地下而克己土,故痛在少腹;胃逆则甲木之根本不能下培,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故痛在心胸。肝胆之经,旁循胁肋,左右并行,而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藏。以阴盛于内而阳盛于外…

  • 国学名著《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 汰侈 【南北朝】 【文】 刘义庆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箸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裤(衣罗),以手擎饮食。烝豚肥美,异于常味。帝…

  • 国学名著《伤寒论》

    《伤寒论》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汉朝】 【文】 张仲景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粉锡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即铅粉,又有解锡、铅华、定粉、瓦粉、光粉、水粉、白粉、官粉、胡粉等名。旧日妇女用来擦脸。古人称铅为黑锡,所以铅粉又叫做粉锡。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劳复与食复(按: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便有性交,引起发烧、便赤、卵肿或缩入等症状,叫做“劳复”。因贪食而旧病复发,叫做“食复”)。用粉锡少许,水冲服。 小儿脾泄不止。用红枣二十个,去核,将粉锡填入,在瓦上烘干,去枣留粉,再研细。每服三分,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粉锡一两,调鸡蛋清,和灸烘焦,研细。每次用冷水冲服一钱。 小儿疳痢(按:由疳疾引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