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百草霜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流鼻血不止。用百划霜末吹入鼻孔,血立止。 吐血。用百划霜末二钱,糯米汤送下。又方: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共研细,每服二钱,茅根汤送下。 齿缝出血。用百划霜末涂搽,有效。 妇女血崩。用百划霜二钱,拌狗胆汁,分二次服,当归酒送下。 孕妇胎动下血或胎已死。用百草霜二钱、棕灰一钱、伏龙肝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白开水加酒或童泉送下。 胎前…

  • 百草霜 bǎi cǎo shuāng

    bǎicǎoshuāng

    燃烧柴草或燃料所生的烟尘。因其质地轻细,故称为『霜』。掺入胶水,可用来画须发或翎毛。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七˙土部˙百草霜。或称为『煤炱』﹑『锅底煤』﹑『灶突墨』。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土墼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墼,音急。亦名煤赭。这是烧石灰窑中流结的土渣。质轻,色赭。 主治 治妇女鳖瘕(肿起如盘,不能躺卧,好象有鳖伏在身上一般),头上诸疮,红肿痰核等。用土 研成细末,调菜油涂搽。肿渐消去,或破口流脓,病自痊愈。 治头上白秃瘌痢。用土 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共研为末,猪胆汁调匀,剃头后涂搽。…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木耳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眼流冷泪。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每服二钱一分,加头发灰三分,好酒调服。 机关报久泄痢。用干木耳一两(炒)、鹿角胶二钱半(炒),菜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二次。 牙痛。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脱肛泻血。用桑耳一两、熟附子一两,菜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激发送下。 月经不断(肉色黄瘦,稍有劳累,病情好加剧)。用桑耳…

  • 百草 bǎi cǎo

    bǎicǎo

    泛指各种草颜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查看详细解释
  • 斗百草 dòu bǎi cǎo

    dòubǎicǎo

    1.乐曲名。隋炀帝令乐正白明达所作。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斗百草﹑泛龙舟……等曲。』2.端午节斗百草以为戏。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咏茶十二韵 【唐朝】 【诗】 齐己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梁上尘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吐泻。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小便不通。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脱肛。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熏数次可愈。 喉痹乳蛾。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 牙痛。用梁上尘,盐炒,研细。左牙痛,吹械鼻中,右牙痛,吹右鼻中。 鼻中息肉。用梁上尘吹鼻中,有效。 噩梦至死。不要用火照,急以梁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露蜂房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 甘、平、有毒。 主治 小儿 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璐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喉痛肿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粉霜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水银霜、白雪、白灵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小儿急惊风。用粉霜二钱,白牵牛(炒过)、水银粉各一钱,共研细。每服二、三分。薄荷汤送下。以涎痰吐出为效。 小儿烦躁口渴。用粉霜二至五分(即小儿年龄大小酌用),煮莲花汤送下,冬日用莲肉汤。 风热惊狂。用粉霜一两、白面六钱,合做饼子,烤熟后研细,加水银粉半两、铅霜二钱半,共研为末,滴水揉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十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神白丹”,治伤寒积热、搐风、惊狂,皆有效。 斑疹生翳。用粉霜八分、朱砂一钱…

  • 拼音: shuāng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fshf

    【基本释义】霜shuāng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笔画数:17;部首:雨;笔顺编号:14524444123425111
  • 冷霜霜 lěng shuāng shuāng

    lěngshuāngshuāng

    1.极为寒冷。如:『今天的天气突然变得冷霜霜的,很多人都因此感冒了。』2.形容待人极为冷淡。如:『她对人一向都是冷霜霜的,从不主动与人亲近。』 【查看详细解释
  • 除霜 chú shuāng

    chúshuāng

    冰箱的冷冻库当霜累积达一定厚度时,必须除去霜块,以免降低冷却性能。 【查看详细解释
  • 鳞鳞 lín lín

    línlín

    像鱼鳞层层般排列。形容云层或水波的形状。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宋˙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词:『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查看详细解释
  • 补益 bǔ yì

    帮助。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五儿便将茯苓霜递与了小燕,又说这是茯苓霜,如何吃,如何补益,我得了些,送他的!转烦你递与他就是了。』[似]裨益 【查看详细解释
  • 回避 huí bì

    huí

    1.躲避。汉书˙卷七十六˙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宋˙苏轼˙行香子˙昨夜霜风词:『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亦作『回避』。2.因有所顾忌而退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相如听得廉颇有这言语,不肯与廉颇相会,每出,纔望见廉颇,辄引车回避。』亦作『回避』。[反]面对、面临、正视、重视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冬霜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附方 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有效。寒热疟疾,可秋后霜或冬霜一崐钱半,热酒送下,亦见效。 …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蝶恋花 【宋朝】 【词】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踏莎行 【宋朝】 【词】 杜安世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爱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头,无言敛皱眉山翠。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清平乐 【宋朝】 【词】 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