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包胥 shēn bāo xū

    shēnbāo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大夫。本姓公孙,名包胥,因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员友善,员以吴师伐楚,入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七日,秦伯乃遣将定其国难,后昭王返国赏功,逃而不受。 【查看详细解释
  • 无衣之赋 wú yī zhī fù

    zhī

    以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 第十三则 【清朝】 【文】 王永彬

    伍子胥报父兄之伊,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 瘨 diān

    diān

    1.病、使困苦。诗经˙大雅˙云汉:『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2.晕倒。战国策˙楚策一:『(申包胥)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不知人。』 【查看详细解释
  • 秦庭之哭 qín tíng zhī kū

    qíntíngzhī

    春秋时,吴国入侵楚国,申包胥向秦国乞援,立于秦国朝庭倚墙而哭,连续七日七夜,终于感动秦君出兵救援。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以指向异国哀求救援,或哀求别人帮助。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查看详细解释
  • 裂裳裹膝 liè cháng guǒ xī

    lièchángguǒ

    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赶路的艰辛与急迫。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绝声。』 【查看详细解释
  • 秦庭之哭 qín tíng zhī kū

    qíntíngzhī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查看详细解释
  • 人定胜天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réndìngshèngtiān

    语本宋˙苏轼˙三槐堂铭˙序:『吾闻之申包胥曰:「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指人为的力量,能够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又有犯着恶相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似]事在人为[反]天意难违、成事在天 【查看详细解释
  • 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jūn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

    jūnláijiàng,shuǐláiyàn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岂不闻古云:「军来将敌,水来土堰」?俺这里有司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将,请将来与他商议,有何不可?』亦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敌,水来土掩』、『兵来将迎,水来土堰』、『水来土压,兵至将迎』、『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水来土淹,兵至将迎』、『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申屠”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为上古舜帝的后代。初为胜屠氏,后因古代“胜”与“申”两字同音,故俗称申屠氏。 2、出自姜姓,为炎帝裔孙四岳的后代。夏朝时,四岳之后被封于申,为侯爵位,世称申侯。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先娶申侯的女儿为王后,后来又宠幸美女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申侯对此大为不满,便联合鄫国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敌兵压境,周幽王赶紧点燃烽火,召唤各国诸侯前来援救,可是等来等去,一路援军也没有来。原来,褒姒虽美,却难得开口一笑。为此周幽王立下重赏:凡能够…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申”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姜氏,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所载,商末时,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境),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留在大河一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后被秦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炎帝后人吕封于申地,这个…

  • 复 fù

    1.返﹑还。尔雅˙释言:『复,返也。』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2.还原,再回到原来的样子。如:『恢复』﹑『康复』﹑『回复』﹑『收复』。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传:『三去相,三复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3.回报,多指仇恨而言。如:『报复』﹑『复仇』。左传˙定公四年:『(伍员)谓 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4.免附徭役或赋税。墨子˙号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赐钱千,复之三岁。』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蜀汉民给军事劳苦,复勿租税二岁。』再﹑又。如:『去而复返』﹑『旧病复发』﹑『死灰复燃』。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义。有补充或调整音节的作用。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1.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机运循环之象。2.姓。如元代有复见心。 2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包”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包」源出: 一、 出自芈(音米)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包氏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以王父字"包"为氏。亦作"苞"、"雹"等。又《路史》云:包牺氏后有包氏,此为神话附会之辞,不可信。 二、为鲍氏所改。 家族名人 包整 北宋泾县人。少时好学仗义,义聚八十余年,其书屋曾产灵芝,名曰"芝堂",因家著书万卷,故又称"万卷堂"。 包拯(公元999-1062年) 北宋名臣,庐州…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三槐堂铭 【宋朝】 【文】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①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注①索隐按:举直谏,见左氏、楚系家。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①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注①索隐按:左传作“费无极”。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奔亡道中五首 【唐朝】 【诗】 李白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朝】 【诗】 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过庾信宅 【唐朝】 【诗】 张说

    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独有东阳守,来嗟古树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咏史诗·秦庭 【唐朝】 【诗】 胡曾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 济困扶危 jì kùn fú wēi

    kùnwēi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