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大乘论 shè dà shèng lùn

    shèshènglùn

    佛教典籍。著者不详,有三种汉译本,即北朝魏佛陀扇多译二卷本,南朝梁真谛译三卷本,唐玄奘译三卷本。本书以瑜伽行派的观点,建立大乘佛教的系统。是瑜伽行派的要籍,并深刻的影响中国佛教的思想。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时教 sān shí jiào

    sānshíjiào

    佛教中观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见解,判释佛陀教法分为三阶段。中观派的三时教是:初说小乘教,第二时说大乘唯识道理,第三时说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时教是:初时教说四阿含,第二时教说诸法皆空,第三时说唯识教。原人论:『故天竺戒贤、智光二论师,各立三时教。』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无性 sān wú xìng

    sānxìng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之一。相对于三自性而言。三无性指三种无自体的存在状态。即一﹑相无性,谓形相是由概念而有,所以没有自体;二﹑生无性,谓现象是条件构成,所以也没有自体;三﹑胜义无性,谓究竟真实就是呈现没有自体的状态。因此从这三个角度,瑜伽行派也说一切存在都无自体。唯识三十论颂:『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查看详细解释
  • 瑜伽 yú jiā

    jiā

    佛教用语。梵语yoga的音译:(1)谓修行。指控制和运用我们的一切事物和心念,发展直观的能力,达到解脱或成佛的理想。瑜伽论记˙卷一之上:『此中意说三乘所有境、行、果法并名瑜伽。』(2) 狭义的仅指某种修行方法。如修定或修行止观,或修八正道。瑜伽论记˙卷一之上:『修三摩地名「瑜伽」』。(3) 指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而内有,事皆唯识。』 【查看详细解释
  • 唯识宗 wéi shì zōng

    wéishìzōng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以弥勒﹑无着﹑世亲之学为宗。主张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转化变现。只有心识是真实存在,现象是幻有。创立八识说,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轮回的主体。此派经由真谛﹑玄奘传入中国。亦称为『法相宗』﹑『瑜伽行派』﹑『瑜伽宗』。 【查看详细解释
  • 瑜伽师地论 yú jiā shī dì lùn

    jiāshīlùn

    佛教典籍。无着着。唐代玄奘译,百卷。内容总述唯识理论及瑜伽行者修行的经验历程、成就的果位。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本论在玄奘之前已有部分的汉译,如北凉昙无谶译的菩萨地持经十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菩萨戒经九卷、南朝陈真谛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皆是。或称为『十七地论』。 【查看详细解释
  • 习气 xí qì

    1.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那些买卖人的习气,都爱要谎价,你也别竟听他们要,总要还个价儿。』2.佛教用语。佛教瑜伽行派称过去行为所造成的潜在力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似]1.习惯、习性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自性 sān zì xìng

    sānxìng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所认为的一切存在的三种状态:因执着而产生的幻相,即遍计所执自性;由条件构成的现象,即依他起性;绝对的真实,即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查看详细解释
  • 如来藏 rú lái zàng

    láizàng

    大乘佛教谓本身就含藏着佛体性的心识。此心识瑜伽行派认为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大乘起信论等则认为受无明熏染的真如就是如来藏。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一切诸众生,平等如来藏。』 【查看详细解释
  • 万法唯识 wàn fǎ wéi shì

    wànwéishì

    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转化变现。所以现象是虚幻,只有心识是真实有。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查看详细解释
  • 转依 zhuǎn yī

    zhuǎn

    佛教用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指阿赖耶识断除烦恼和所知障的种子,转换成涅盘和智慧的清净种子。因为阿赖耶识是一切烦恼和解脱的依据,所以转换阿赖耶识的性质谓之转依。唯识三十论颂:『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查看详细解释
  • 唯识 wéi shì

    wéishì

    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2.佛教典籍。二十唯识论的略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自念教检未窥,难辨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 【查看详细解释
  • 弥勒 mí lè

    佛教菩萨的名称之一。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根据佛经的说法,他将继释迦牟尼佛在未来世的时候,成佛度众生。并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开创者。关于他的塑像,在汉地寺院中多依契此和尚的形状,塑成笑容可掬的大肚比丘。因为传说契此是弥勒的化身。所以其造型和一般菩萨不同。或译作『慈氏』。 【查看详细解释
  • 世亲 shì qīn

    shìqīn

    人名。生卒年不详。无着之弟。出家后先学小乘有部,后学经部,并采用经部见解批判有部。后因无着的诱导改宗大乘,成为大乘瑜伽行派的大师。与无着齐名。着有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颂一卷、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等。近世学者对诸书作者俱称世亲,但是否为同一人尚颇多争议。 【查看详细解释
  • 五位百法 wǔ wèi bǎi fǎ

    wèibǎi

    佛教用语。佛教瑜伽行派将轮回和解脱的一切分成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谓之五位。心法是指能生起认识分别作用的心,共有八种;心所有法是指由认识作用而引发的心理作用,共五十一种;色法是指物质性现象,分成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是既不属心也不属于物质的有二十四种;无为法,非生灭或不再轮回的现象,共有六种。合计一百。 【查看详细解释
  • 八识 bā shì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冰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着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查看详细解释
  • 护法 hù fǎ

    1.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2.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十六回:『众人悚惧,纔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3.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4.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着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反]毁法 【查看详细解释
  • 无着 wú zhuó

    zhuó

    1.没有着落。如:『事情无着』。唐˙韦庄˙出关诗:『危时祇合身无着,白日那堪事有涯。』2.人名。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立者之一。生于印度三﹑四世纪间(公元2903~360?) 。曾在那烂陀寺住过十二年,后卒于王舍城。无着综合印度三世纪前的大乘教法,成立唯识无境的理论及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其教法深刻的影响印度﹑中国﹑西藏的佛教思想和修行。3.对世间的苦乐和不苦不乐的经验都没有贪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4.佛教四果之一。指证悟无我,不再随入生死轮回的圣者境界。出三藏记集˙卷一:『旧经无着果,新经阿罗汉。』 【查看详细解释
  • 真谛 zhēn dì

    zhēn

    1.真实的意义。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十六出:『想浮生蒙昧,谁辨雄雌,问前生,难解红莲真谛。』2.人名。南朝梁陈间高僧,本是西天竺优襌尼国人,应梁武帝的邀请,在大同元年(西 元 546年)到达中国,后在广州刺史欧阳頠父子的支持下专心译经,译有大乘唯识论 一卷、摄大乘论三卷、中边分别论二卷、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等,其中尤以摄 大乘论影响最大,是南朝摄论学的依据,也是较有系统的介绍大乘瑜伽行派到中国的 译经家。3.佛教用语。二谛之一。意为最究竟的真实。但佛教四派对此有不同的定义:一、毗婆沙宗说,事物虽已破灭或经理智分析后,心识依旧认为它是存在的,是为真谛;二、经部说,不待概念的赋予,其本身就已存在,而且经得起理智观察的事物,是为真谛;三、唯识宗说,观察实质的智能所能觉察的对象,是为真谛;四、中观宗说,在经验世界中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已经不存在,在这状况下,直接现量所觉察的对象,是 为真谛,也就是空性。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十六:『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或称为『第一义谛』。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gwgj

    【基本释义】瑜yú美玉。〔瑜伽〕a.大乘佛教的派别之一,称“瑜伽宗”;b.印度哲学的一派,此派注重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玉的光泽,喻优点:瑕瑜互见。瑕不掩瑜。fine jadevirtues瑕笔画数:13;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341251122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