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渊薮 yuān sǒu

    yuānsǒu

    渊,鱼所居之处。薮,兽所聚之处。渊薮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十六˙伏湛传:『智略谋虑,朝之渊薮。』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yuān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itoh

    【基本释义】渊(淵)yuān深水,潭:渊水。渊谷。渊林。渊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渊。临渊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深:渊博。渊源。渊浩。渊玄。渊邈。渊儒。渊识(精深的见识)。姓。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4312342
  • 逋逃之薮 bū táo zhī sǒu

    táozhīsǒu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查看详细解释
  • 学行 xué xíng

    xuéxíng

    学问和品行。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道之渊薮,六艺所宗,宜学行优劣,待以不次之位。』 【查看详细解释
  • 庭宇 tíng yǔ

    tíng

    堂室。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方将骋驰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薮,盘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与为友。』清˙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词:『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查看详细解释
  • 潘多拉箱 pān duō lā xiāng

    pānduōxiāng

    据希腊神话传说,潘多拉将天神送她的箱子打开,使得装在里面的各种祸害飞向世界,只有希望留在箱中。后世以此比喻罪恶的渊薮或无穷的祸害。 【查看详细解释
  • 薮 sǒu

    sǒu

    1.密生杂草的湖泽﹑沼泽。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国语˙楚语下:『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2.人物聚集的地方。书经˙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汉˙蔡邕˙胡广黄琼颂:『惟道之渊,惟德之薮。』3.草野﹑乡野。晋˙湛方生˙后斋诗:『解缨复褐,辞朝归薮。』 【查看详细解释
  • 含垢纳污 hán gòu nà wū

    hángòu

    1.包含尘垢,容纳污物。如:『地毡容易含垢纳污,应该勤加清洗。』亦作『纳垢藏污』、『藏垢纳污』、『藏污纳垢』。2.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指国君有容忍耻辱的度量。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之二:『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如:『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往往含垢纳污,成为罪犯渊薮。』亦作『纳垢藏污』、『含垢藏疾』、『藏垢纳污』、『藏垢怀耻』、『藏污纳垢』。 【查看详细解释
  • 渊 yuān

    yuān

    1.深水、深潭。如:『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传˙太史公曰:『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2.如:『渊源』。新唐书˙卷一四九˙第五琦传:『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3.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如:『罪恶之渊薮』。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传上˙杜笃传:『荒裔之地,不如保扬谷之渊。』4.姓。如春秋时齐国有渊秋。深。如:『学问渊博』。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上˙粤西游日记一:『其右有潭,渊黑一如獭子潭,而宏广更过之,是名龙江。』 【查看详细解释
  • 海 hǎi

    hǎi

    1.如:『南海』、『黄海』、『地中海』。2.海水。汉书˙卷四十九˙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3.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中南海』。4.积聚众广的人或物。如:『棉海』、『人海』、『火海』、『花海』。5.领域﹑渊薮。如:『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6.荒远之地。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7.较宽大的器皿。如:『茶海』、『酒海』。8.姓。如金代有海里。巨大的。如:『海派』、『海量』、『海口』。1.任意的、漫无目标的。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着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2.狠狠的﹑严重的。如:『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尚书》

    《尚书》 - 周书·武成 【先秦】 【文】 先秦诸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王若曰:「呜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厎商之…

  • 拼音: zhèng zhēng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yqvh

    【基本释义】诤(諍)zhèng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诤谏。诤言。诤臣。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诤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纷争,争:诤紊(争论是非)。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编号:45355112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劝学篇·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 【文】 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九弟到家,偏走各亲戚家、必各有一番景况、何不详以音我?四妹小产,以后生育颇难,然此事最大,断不可以人力勉强,劝渠家只须听其自然,不可过于矜持。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侍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地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楚游日记十一 【明朝】 【文】 徐弘祖

    二十七日 雨色已止,而浓云稍开。亟饭,逾马蹄石岭,三里,抵玉琯岩之南,觅所期刘姓瑶人,欲为三分石之行。而其人以云雾未尽,未可远行,已往他所矣。复期以明日。其人虽不在,而同居一人于山中甚熟,惜患疮不能为导,为余言:玉琯乃何侯故居,古舜祠所在,其东南山上为炼丹观故址。《志》言在舜庙北箫韶、杞林之间,中有石臼,松穿臼而生,枝柯拳曲如龙。余遍询莫知其处,想郑舜卿所云访郑安期之铁臼,岂即此耶?然宋时已不可征矣。《志》又引《太平广记》,鲁妙典为九疑女冠,麓林道士授《太洞黄庭经》,入山十年,白日升天,而山中亦…

  • 国学名著《淮南子》

    《淮南子》 - 地形训 【汉朝】 【文】 刘安及门客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 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 水有六品。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州 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 正东阳州曰申土。 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何谓九塞?曰太汾、渑厄、荆阮、方城、肴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何谓九薮?曰越之具区,楚之云梦泽,秦之阳纟于,晋…

  • 国学名著《荡寇志》

    《荡寇志》 - 第一百三十八回 【文】 俞万春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溯降生雷霆彰神化却说张叔夜在曹州,聚集平灭梁山文武各官,择了吉日,班师回朝。中军参赞大臣,并各队领队大将,及二十万天兵,均从曹州起行,云天彪、陈希真率领部下督阵的文员武将随从。当时发炮起马,第一拨,左营十二员军将云天彪、傅玉、云龙、刘慧娘、风会、闻达、哈兰生、欧阳寿通、毕应元、庞毅、孔厚、唐猛,分领天兵六万;第二拨,右营十二员军将陈希真、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栾廷玉、祝万年…

  • 国学名著《三国志》

    《三国志》 - 韩崔高孙王传 【魏晋】 【文】 陈寿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 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梁统列传 【南北朝】 【文】 范晔

    梁统 子松 子竦 曾孙商 玄孙冀 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资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 统性刚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补中郎将,使安集凉州,拜酒泉太守。会更始败,赤眉入长安,统与窦融及诸郡守起兵保境,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统,统固辞曰:“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遂共推融为河西大将军,更以统为武威大守。为政严猛,威行邻郡。 建武五年,统筹各遣使随窦融长史刘钧诣阙奉贡…

  • 国学名著《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 卷二十七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明朝】 【文】 凌濛初

    曾闻盗亦有道,其间多有英雄。 若逢真正豪杰,偏能掉臂于中。 昔日宋相张齐贤,他为布衣时,值太宗皇帝驾幸河北,上太平十策。太宗大喜,用了他六策,余四策斟酌再用。齐贤坚执道:“是十策皆妙,尽宜亟用。”太宗笑其狂妄,还朝之日,对真宗道:“我在河北得一宰相之才,名曰张齐贤,留为你他日之用。”真宗牢记在心,后来齐贤登进士榜,却中在后边。真宗见了名字,要拔他上前,争奈榜已填定,特旨一榜尽踢及第,他日直做到宰相。 这个张相未遇时节,孤贫落魄,却倜傥有大度。一田偶到一个地方,投店中住止。其时适有一伙大盗劫掠归…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蔡邕列传下 【南北朝】 【文】 范晔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眉阝令。王莽初,授以B446戎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曰贞定公。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