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 mín bīng

    mínbīng

    由人民组织而成的武装部队。平时将军事教育实施于民间,使国民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及技能,遇战时组织起来编成部队,担任战斗任务,称为『民兵』。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队」,贼势浩大。』 【查看详细解释
  • 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shù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查看详细解释
  • 荷枪实弹 hé qiāng shí dàn

    qiāngshídàn

    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 【查看详细解释
  • 刨根问底 páo gēn wèn dǐ

    páogēnwèn

    比喻追究底细。 【查看详细解释
  • 飒爽英姿 sà shuǎng yīng zī

    shuǎngyīng姿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步两脚 sān bù liǎng jiǎo

    sānliǎngjiǎo

    快速行走的样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卒伍 zú wǔ

    一种古代民兵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泛指军队﹑行伍。国语˙周语中:『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董西厢˙卷二:『公等身充卒伍,忝预军官。』 【查看详细解释
  • 兵制 bīng zhì

    bīngzhì

    泛指国防建军的制度。我国兵制以征兵制为主,兼有民兵制与志愿兵制的精神。 【查看详细解释
  • 团丁 tuán dīng

    tuándīng

    团练的民兵。 【查看详细解释
  • 屯田制 tún tián zhì

    túntiánzhì

    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称为『屯田制』。分军屯、民屯、商屯。明史˙卷七十七˙食货志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查看详细解释
  • 招募 zhāo mù

    zhāo

    召集征募。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敌。』 【查看详细解释
  • 敢死军 gǎn sǐ jūn

    gǎnjūn

    不怕死的军队。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军」,贼势浩大。』 【查看详细解释
  • 绿林兵 lǜ lín bīng

    绿línbīng

    西汉末年,由饥民所组成,反对王莽政权的民兵。 【查看详细解释
  • 熏心 xūn xīn

    xūnxīn

    充满心胸。易经˙艮卦˙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宋˙韩驹˙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诗三首之三:『百忧前摠熏心,一笑朝来得好音。』 【查看详细解释
  • 只身 zhī shēn

    zhīshēn

    单身、独自一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家业消亡,剩得只身。』野叟曝言˙第一一一回:『素臣只身一人,尚不可当;何况添了生力勇士,无数民兵!』[似]单身 【查看详细解释
  • 具文 jù wén

    wén

    1.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文字。汉书˙卷八˙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明史˙卷二九一˙忠义传三˙邢国玺传:『时帝以修城郭、练民兵、储糗粮、备戎器四事课天下,有司率视为具文,惟国玺奉行如诏。』2.用文辞表达。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查看详细解释
  • 甘败下风 gān bài xià fēng

    gānbàixiàfēng

    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查看详细解释
  • 一替 yī tì

    1.一代。元˙杨讷˙西游记˙第三出:『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换旧人。』2.一批。朱子语类辑略˙卷四˙程子门人:『遂分民兵作三替,逐替燕犒酒食,授以兵器,先一替出城与贼接战,即犒第二替出,先替未倦,而后替即得助之,民大喜。』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九回:『阎王又不甚留情,一替一替的差了牛头马面,急脚无常,拿着花兰印的柬帖,请他到阴司里去。』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富弼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契丹乘朝廷有西夏之忧,遣使来言关南之地。地是石晋所割,后为周世宗所取。富弼奉使,往见契丹主曰:“两朝继好,垂四十年,一旦求割地,何也?”契丹主曰:“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将以何为?群臣请举兵而南,吾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弼曰:“北朝忘章圣皇帝之大德乎?澶渊之役,苟从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且北朝与富弼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乎?就使其胜…

  • 土八路 tǔ bā lù

    “土八路”,之所以说是八路,是因为他们受八路军领导,有正式部队番号,可以穿军装、征收军粮;而说是“土”的,则是因为他们尚没有进入正规的战区部队序列。 当然,县一级政府也可以授权组织“特务大队”,但这是更“土”的队伍,甚至不属于正式部队,只好算做游击队、义勇军,还够不上“土八路”的资格。土八路”是八路军的地方部队,“老八路”当然就是野战主力。其实,大家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也不指望老蒋政府授衔、发饷,番号是什么倒也无所谓。可是,打仗的时候,这“老”的和“土”的有什么不同呢?要说差别,首先是部队的作战任务有所不同。野战部队的任务是保持主动,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因此,老八路就避免和日军的无谓接触,经常采取大范围机动,适时跳到外线,寻找有利战机;而地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倚靠根据地与敌周旋,这就使得他们必须经常处于内线,与敌人保持接触。所以,“土八路”的作战与民兵的联系更为紧密,如果游击队不能有效地袭扰敌交通线,内线作战就会极为疲劳和被动,时常有被合击的危险。在“大扫荡”中,地方部队也就因此损失较大。在战术原则上,“老八路”强调集中力量,团以下单位很少分散作战;而“土八路”迫于环境,则经常需要分散,进行连排规模的突围和游击,因此他们的大行李很少,也几乎没有重武器部队人员构成。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