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zhèngwèizhīyīn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亦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似]濮上之音、靡靡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shàngzhīyīn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史记˙卷二十四˙乐书˙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亦作『桑间之音』。[似]靡靡之音、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桑间之音 sāng jiān zhī yīn

    sāngjiānzhīyīn

    桑间,古代卫地名,为淫风流行的地方。桑间之音比喻靡靡亡国之音。见『濮上之音』条。『间』文献异文作『闲』。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查看详细解释
  • 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zhèngshǐzhīyīn

    三国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的清谈。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 【查看详细解释
  • 郑卫桑间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zhèngwèisāngjiān

    语本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指春秋战国时代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斥为淫声,靡靡之乐。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查看详细解释
  •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zhīyīn

    颓废﹑色情﹑低级趣味的音乐。聊斋志异˙卷四˙罗剎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亦作『糜糜之音』﹑『靡靡之乐』。[似]濮上之音﹑郑卫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亡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wángguózhīyīn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唐朝】 【诗】 白居易

    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调。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四坐相对愁无言。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唯忧赵璧白发生,老死人间无此声。

  • 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zhèngshǐzhīyīn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查看详细解释
  • 日下无双 rì xià wú shuāng

    xiàshuāng

    日下,比喻京城。日下无双指京都没有第二人可以比得上。比喻才能特出。梁书˙卷五十˙文学传下˙伏挺传:『父友人乐安任昉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唐˙王勃˙上明员外启:『江东第一,家传正始之音,日下无双,誉重名流之首。』 【查看详细解释
  • 桑间濮上 sāng jiān pú shàng

    sāngjiānshàng

    桑间、濮上,古代卫地名,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语出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后指淫风流行的地方。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二诗美则美矣,未免桑间濮上之音尔。』亦作『濮上桑间』。 【查看详细解释
  • 桑间濮上 sāng jiān pú shàng

    sāngjiānshàng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淫风。后也指男女幽会。 【查看详细解释
  • 亡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wángguózhīyīn

    1.国家将灭亡时充满愁苦哀思的音乐。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聊斋志异˙卷二˙林四娘:『再强之,乃俯首击节,唱伊、凉之调,其声哀婉。歌已泣下。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2.淫靡的音乐。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上˙张蕴古传:『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龙韬·五音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律章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共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之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有应志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

  • 大音希声 dà yīn xī shēng

    yīnshēng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东野巴人 dōng yě bā rén

    dōngrén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查看详细解释
  • 咳唾 ké tuò

    tuò

    1.咳嗽而喷吐唾液。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2.庄子˙秋水:『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文选˙卢谌˙赠刘琨书:『锡以咳唾之音,慰其违离之意。』 【查看详细解释
  • 弦外之意 xián wài zhī yì

    xiánwàizhī

    乐声所蕴含的其他意思。比喻言外之意。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亦作『弦外之音』。 【查看详细解释
  • 正始体 zhèng shǐ tǐ

    zhèngshǐ

    流行于三国魏正始年间,以嵇康、阮籍等人为代表的诗体。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正始体,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查看详细解释
  • 濮上 pú shàng

    shàng

    1.淫风流行的地区。见『桑间濮上』条。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2.崇尚勇武的地方。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野王好气任侠,有濮上风。』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