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戏 kè jiā shān gē xì

    jiāshān

    流行于广东兴宁、梅县一带客家人居住地区的山歌。后吸取广东汉剧音乐和梅县民间音乐,再配合剧情,可以在舞台上表演。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九江北岸遇风雨 【唐朝】 【诗】 白居易

    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 广东汉剧 guǎng dōng hàn jù

    广guǎngdōnghàn

    流行于广东的梅县地区、潮汕部分地区和福建西南部的剧种。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伴奏则兼取粤东地区民间音乐,加以变化发展。或称为『兴梅汉戏』、『外江戏』。 【查看详细解释
  • 弘忍 hóng rěn

    hóngrěn

    唐朝一位高僧的法号。(公元602~675)俗姓周,蕲州黄梅县人,为中国禅宗第五袓。七岁从道信出家,后定居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徒说法,世称『东山法门』。著名的弟子有神秀、慧能、智诜等。有最上乘论传世。 【查看详细解释
  • 东山法门 dōng shān fǎ mén

    dōngshānmén

    相传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住在湖北黄梅县东的冯墓山接引学人,所以称他们所传的禅法为『东山法门』。高僧传˙卷八˙慧能传:『于其下说无上乘,度无量众。至是,能爰宅于兹,果于树阴开东山法门。』 【查看详细解释
  • 林风眠 lín fēng mián

    línfēngmián

    人名。(公元1900~1991)广东梅县人。曾赴法国学画,将西画的技法与精神融入传统中,作品深具特色。尤擅长水墨画,喜以仕女、京戏人物及秋雁、芦苇为题材,是中国近代的重要画家。 【查看详细解释
  • 梅县 méi xiàn

    méixiàn

    县名。旧称为『嘉应州』。在广东省境东北,蕉岭县东南,因濒梅江北岸,故称为『梅县』。有煤﹑木材﹑竹等资源,农产以稻﹑甘蔗﹑薯类为主,为著名侨乡。 【查看详细解释
  • 蕉岭县 jiāo lǐng xiàn

    jiāolǐngxiàn

    县名。位于广东省梅县北部,东北与福建省交界。县城踞蕉岭之上,故称为『蕉岭县』。客家人多分布于此。产绿茶、亚热带水果及铁、锰等矿产。 【查看详细解释
  • 阿婆 ā pó

    ā

    1.妇人年老而辈分尊贵者的通称。南史˙卷五˙齐废帝郁林王本纪:『帝谓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2.闽南方言。对年长妇人的通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耐媳妇十分不学好,到终日与阿婆斗气。』3.梅县、阳江等地方言。指祖母。 【查看详细解释
  • 陶侃 táo kǎn

    táokǎn

    人名。(公元259~334)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炼体力,为人忠顺勤劳,时人比之诸葛亮。 【查看详细解释
  • 黄百韬 huáng bǎi tāo

    huángbǎitāo

    人名。(公元1900~1948)字焕然,号寒玉,广东梅县人。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自江苏省陆军军官教育团毕业。曾参加讨逆、剿匪诸役,作战有功,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卒业。徐蚌会战,在碾庄被匪军包围,待援不至,自戕殉国。 【查看详细解释
  • 上堂 shàng táng

    shàngtáng

    1.升堂、登堂。礼记˙曲礼上:『将上堂,声必扬。』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行九首之七:『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2.高堂、厅堂。后汉书˙卷六十四˙赵岐传:『迎入上堂,飨之极欢。』水浒传˙第九十回:『那长老慌忙降级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礼罢。』3.梅县、广州、福州、温州方言。指上课。 【查看详细解释
  • 不敢越雷池一步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gǎnyuèléichí

    雷池,古雷水由湖北黄梅县流至安徽望江县东南,积聚成池。全句指不要越过雷池,当谨守原有防地。语本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后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或指对手不敢随便来侵犯。亦作『不能越雷池一步』﹑『难越雷池』。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行由·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 "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於”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臣子於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记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脚行路的历史,因功大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 在於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於氏,世代相传至今。通常认为,於则是於氏的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於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於官,亦称囿人、圉人,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是一种专职负责掌管在禁宫之内饲养畜禽的官吏,以供王族食用或祭祀之用。於官隶属于地官府司…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陶”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陶」源出 ; 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于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其后有陶氏。 二 ; 以官为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殷民七族」,其中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朝初年,虞阏之父虞思为陶正,即掌管陶器制作的官职。其后有陶氏。 家族名人 陶侃 (259~334) 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温”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他的儿子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名命姓,称温姓。 2、出自郄姓,亦以邑名为氏。据《广韵》、《万姓统谱》等所载,周初,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攻灭狄人,温就成为晋国大夫郄至的封邑。当时郄至在鄢陵之战中指挥晋军打败楚军,成为晋国执政大臣,郄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引起其他晋卿的嫉妒。晋厉公对郄氏专权不满,早就想找借口除…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鄂”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姞姓,以国名为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夏商时为诸侯国。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商纣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杀死。后来鄂侯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鄂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今山西省乡宁县),其支庶子孙又的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称为鄂姓。 3…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廖”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文】 曾国藩

    字谕纪译儿,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惨闻吾母大故,余德不修,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反而灾及我母,回思吾平日隐愚大罪,不可胜数,一闻此信,无地自容。小池驿去大江之滨,尚有二百里,此两日内,雇一小轿,仍走旱路至湖北黄梅县临江之处,即行雇船。计由黄梅至武昌,不过六七百里,由武昌至长沙,不过千里,大约八月秋后,可望到家。一、出家辄十四年,吾母音容…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