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sebg

    【基本释义】桴fú房屋的次栋,即二栋。击鼓的槌:桴鼓相应。小竹筏或小木筏。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443521
  • 木排 mù pái

    pái

    以木材结成一排,放在江河里或有水道的地方,以便载人或运货。亦称为『木伐』﹑『木筏』。[似]木筏查看详细解释
  • 乘槎 chéng chá

    chéngchá

    乘坐竹木编成的筏。传说旧时天河与海相通,海边的人每年八月见木筏往来;有人遂带粮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与织女。见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杂说下。或以为汉张骞寻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见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地部˙石引荆楚岁时记。后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唐˙李商隐˙海客诗:『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chá zhā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ssjg

    【基本释义】楂zhā〔山楂〕a.落叶乔木,果实球形,红色有白点,味酸,可食;b.这种植物的果实。亦作“山查”。楂chá同“茬”。水中木筏:“穷岸有盘楂”。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425111
  • 拼音: chá zhà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suda

    【基本释义】槎chá木筏:浮槎。泛槎。星槎。乘槎。同“茬”。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31113121
  • 拖轮 tuō lún

    tuōlún

    装有拖曳设备,用来在港口或河川牵引船舶或木筏的机动船。亦称为『拖船』。 【查看详细解释
  • 排筏 pái fá

    pái

    用杉木或竹子编列成木筏。如:『荒江野渡,排筏是水上主要交通工具。』 【查看详细解释
  • 撑篙 chēng gāo

    chēnggāo

    撑拄长篙使船只行进。红楼梦˙第五回:『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柁,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 【查看详细解释
  • 木伐 mù fá

    以木材扎成船板形,飘浮水面,用来运货、载人。亦作『木排』、『木筏』。 【查看详细解释
  • 木筏 mù fá

    以木材扎成船板形,飘浮水面,用来运货。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令人扎木筏百余只,上载草把,选惯熟水手五千人驾之。』亦作『木排』﹑『木伐』。[似]木排 【查看详细解释
  • 楂 chá

    chá

    1.木筏。集韵˙平声˙麻韵:『楂,水中浮木。』唐˙贯休˙寄李道士诗:『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2.砍伐后所留的树椿。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三˙接废树:『掘去中间正根,将周围根楂,细锯子截成砧盘。』又:ㄓㄚ16. 【查看详细解释
  • 槎 chá

    chá

    1.木筏。同『桴』。如:『浮槎』。唐˙孟浩然˙岁暮海上作诗:『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2.唐˙卢照邻˙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砍﹑削。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冒柘,槎棘枳。』 【查看详细解释
  • 泭 fú

    木筏或竹筏。尔雅˙释水:『士特舟,庶人乘泭。』楚辞˙屈原˙九章˙昔往日:『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查看详细解释
  • 浮槎 fú chá

    chá

    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圆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查看详细解释
  • 筏 fá

    以竹、木或塑料筒等材料并排编成,用来渡河或航行的简易交通工具。如:『木筏』、『胶筏』。亦称为『筏子』。 【查看详细解释
  • 桴 fú

    1.房屋前后檐的横梁,俗称为『二梁』。文选˙班固˙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2.鼓槌。同『枹』。韩非子˙功名:『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礼记˙礼运:『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3.用木﹑竹编排成的木筏或竹筏。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查看详细解释
  • 河灯 hé dēng

    dēng

    中元节夜晚沿河流放的灯。多以竹条与纸糊成,里面点上蜡烛及香,盛放在荷叶或木板、木筏上,随水漂流,藉以引导、普度溺水的鬼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放河灯:『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低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又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点放河灯。』 【查看详细解释
  • 葑田 fēng tián

    fēngtián

    1.湖面上茭蒲等水生植物生长日久之后,根离地而浮于水上,农家乃利用其又广又厚密的特性在上施土种植,故称为『葑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七˙林和靖:『蔡宽夫诗话云:「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十首之十九:『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取葑田归。』亦称为『架田』。2.湖面为茭蒲等水生植物占满,而湖泊渐趋干涸,称为『葑田』。宋˙苏轼˙乞开杭州西湖状:『自国初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

    【基本释义】柎fū花萼;亦指草木子房:“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钟鼓架的足,亦泛指器物的足。木筏:“方舟投柎,乘桴济河。”斗上横木。字版(板)。柎fǔ弓把中部:“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弓把两侧贴附的骨片:“于挺臂中有柎焉。”凭靠:“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柎fù涂,涂抹:“素积白屨,以魁柎之。”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2124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谯周官居太史,颇明天文;见孔明又欲出师,乃奏后主曰:“臣今职掌司天台,但有祸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来,投于汉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孔明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虚妄之灾氛,而废国家大事耶!”遂命有司设太牢祭于昭烈之庙,涕泣拜告曰:“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祭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