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南游记》

    《南游记》 - 第十回 【文】 余象斗

    华光占清凉山却说华光虽然杀退天兵,不见母亲,心中闷闷不悦,正欲去与龙瑞王作对。取讨母亲,忽报天曹有使命,赉玉旨到。华光出迎至洞内,使命宣读五旨云:“朕闻卿往中界,众臣表奏云,卿有反意,致朕生疑,差将捉卿。今得如来说明,云卿自至中界,曾收五鬼,为人民除害,亦有功于朕,朕今释然,赦卿前罪,仍授前职,暂坐中界,以受香火,候朕取用,复回天曹立功。叩头谢恩。”华光谢恩毕,设席款待天使,分别而散。华光大喜…

  • 文殊师利 wén shū shī lì

    wénshūshī

    佛教菩萨名。为梵语majuir的音译。简称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在中国,他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中国佛教徒相传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其外形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的童子形。或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查看详细解释
  • 老臊胡 lǎo sào hú

    lǎosào

    因胡人颔下多髯,故称胡人为『老臊胡』。五灯会元˙卷七˙德山宣鉴禅师:『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 【查看详细解释
  • 四大名山 sì dà míng shān

    míngshān

    中国佛教传说山西五台山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故将此四山视为佛教胜地,合称为『四大名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忉利天宫神通 【文】 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

  • 剎 chà

    chà

    佛寺﹑寺庙。如:『古剎』﹑『名剎』。水浒传˙第四回:『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剎。』又:ㄕㄚ16. 【查看详细解释
  • 一行三昧 yī háng sān mèi

    hángsānmèi

    佛教修行者的一种修行境界。修行者先是专心念一佛名,然后是生起诸佛的心境,进而知道离心无佛,将心系缘法界,安住在一切平等,没有障碍,没有形相的襌定境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查看详细解释
  • 四大菩萨 sì dà pú sà

    大乘佛教称文殊师利、普贤、观世音、地藏王为四大菩萨。文殊师利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世音代表大悲;地藏王代表大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六州歌头(客赠牡丹) 【宋朝】 【词】 刘克庄

    维摩病起,兀坐等枯株。清晨里,谁来问,是文殊。遣名姝。夺尽群花色,浴才出,酲初解,千万态,娇无力,困相扶。绝代佳人,不入金张室,却访吾庐。对茶铛禅榻,笑杀此翁臞。珠髻金壶。始消渠。忆承平日,繁华事,修成谱,写成图。奇绝甚,欧公记,蔡公书。古来无。一自京华隔,问姚魏、竟何如。多应是,彩云散,劫灰馀。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漫伤春吊古,梦绕汉唐都。歌罢欷歔。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 【宋朝】 【文】 李昉

    宣律师宣律师大唐乾封二年春二月,西明寺道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净业寺修道。律师积德高远,抱素日久。忽有一人来至律师所,致敬申礼。具叙暄凉,律师问曰:“檀越何处?姓字谁耶?”答曰:“弟子姓王名?,是大吴之兰台臣也。会师初至建业,孙主即未许之,令感希有之瑞,为立非常之庙。于时天地神祗,咸加灵被,于三七曰,遂感舍利。吴王手执铜瓶,倾铜盘内,舍利所冲,盘即破裂。乃至火烧锤试,俱不能损。阚泽、张昱之徒,亦是天人护助,入其身中,令其神爽通敏,答对谐允。今业在天,弘护佛法为事。弟子是南方天王韦将军下之使者。将……

  • 龙蛇混杂 lóng shé hùn zá

    lóngshéhùn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病中诗十五首·答闲上人来问因何风疾 【唐朝】 【诗】 白居易

    一床方丈向阳开,劳动文殊问疾来。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禅天始免风灾。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唐朝】 【诗】 齐己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 四众 sì zhòng

    zhòng

    佛教用语:(1)四种佛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妙法莲华经˙卷一:『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2) 四种出家人。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十诵律˙卷十一:『我教化四众疲极,令诸比丘当教诫比丘尼。』 【查看详细解释
  • 尼童子 ní,nǐ tóng zǐ

    ,

    年纪轻轻的沙弥尼。宋˙陶谷˙清异录˙卷三˙装饰˙浅文殊:『范阳凤池院尼童子,年未二十,秾艳明俊,颇通宾游。』 【查看详细解释
  • 戾止 lì zhǐ

    zhǐ

    来临、来到。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茷。』文选˙王兰栖˙头寺碑文:『金粟来仪,文殊戾止。』亦作『莅止』。 【查看详细解释
  • 普贤 pǔ xián

    xián

    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其塑像多骑白象,与左胁侍文殊骑狮子相对。 【查看详细解释
  • 檀信 tán xìn

    tánxìn

    奉佛的善男信女。唐˙黄滔˙丈六金身碑:『檀信及门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胶。』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十一出:『文殊智慧施檀信,普贤行法济凡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濯缨 zhuó yīng

    zhuóyīng

    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查看详细解释
  • 花教 huā jiào

    huājiào

    西藏佛教宗派萨迦派的俗称。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分别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故而得名。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