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踏莎行 【宋朝】 【词】 苏轼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唐朝】 【诗】 皮日休

    讲殿谈馀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楚公 【唐朝】 【诗】 唐求

    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般若恒添持戒力,落叉谁算念经功。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 持戒 chí jiè

    chíjiè

    严守戒律。梁书˙卷五十˙文学传下˙任孝恭传:『孝恭少从萧寺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笃。』 【查看详细解释
  • 掌领 zhǎng lǐng

    zhǎnglǐng

    首领、主管。董西厢˙卷二:『聪跃马大呼:「军中掌领相见!」一将出谓聪曰:「汝为佛弟子,当念经持戒,如何出麤恶?」』 【查看详细解释
  • 止持戒 zhǐ chí jiè

    zhǐchíjiè

    佛教戒律中属于防非止恶,行之则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类。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 【查看详细解释
  • 破戒 pò jiè

    jiè

    1.一种习惯戒除后,又重新回复那习惯。如:『你不是戒了烟,怎么今天就破戒?』2.佛教徒的行为,违反其所受戒律,称为『破戒』。[反]持戒查看详细解释
  • 菩提道灯论 pú tí dào dēng lùn

    dàodēnglùn

    书名。阿底峡撰。阐述佛教修习次第,依上士﹑中士﹑下士之三士道循序渐进,着重在发菩提心﹑持戒﹑修观,并强调显教的修持,是修行密续的基础。后有仲敦巴等人专弘其说,形成西藏佛教噶当派的特色,对西藏佛教有广大影响。 【查看详细解释
  • 斋戒沐浴 zhāi jiè mù yù

    zhāijiè

    祭祀前,吃斋持戒,沐浴更衣,以示虔诚庄敬。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查看详细解释
  • 六波罗蜜 liù bō luó mì

    liùluó

    波罗蜜,译自胡语,义为度或到彼岸,指到没有烦恼、不再轮回的彼岸。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修行德目。修行者经由此六种修行德目,可至解脱的境界。唐˙贾膺福˙大云寺碑:『四无量心,普觉群有;六波罗密,广?菩提。』亦译作『六度』。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五·稗沙门 【宋朝】 【文】 洪迈

    《宝积经》说僧之无行者曰:“譬如麦田,中生稗麦,其形似麦,不可分别。尔时田夫,作如是念,谓此稗麦,尽是好麦,后见穟生,尔乃知非。如是沙门,在于众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见时,谓尽是沙门,而彼痴人,实非沙门,是名稗沙门。”此喻甚佳,而文士鲜曾引用,聊志于此。…

  • 五浊恶世 wǔ zhuó è shì

    zhuóè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戏赠干越尼子歌 【唐朝】 【诗】 刘长卿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北客相逢疑姓秦,铅花抛却仍青春。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渌。

  • 十力 shí lì

    shí

    1.佛陀特有的十种能力。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七:『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2.菩萨的十种能力。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世尊!唯愿我等闻是首楞严三昧善根因缘,当得菩萨十力。何等为十:于菩提心得坚固力;于不可思议佛法得深信力;多闻得不忘力;往来生死得无疲力;于诘众生得坚大悲力;于布施中得坚舍力;于持戒中得不坏力;于忍辱中得坚受力,魔不能坏得智慧力;于诸深法得信乐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正信希有 【汉朝】 【文】 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怀一上人 【唐朝】 【诗】 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决疑·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

  • 拼音: zhuō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rkhy

    【基本释义】捉zhuō抓,逮:捉拿。捉奸。捉贼。捉弄。捕捉。捕风捉影。握:捉笔。捉刀(代人作文)。捉襟见肘。捕逮抓放笔画数:10;部首:扌;笔顺编号:1212512134
  • 拼音: jiè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aak

    【基本释义】戒jiè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准备:戒途。戒装。古同“界”,界限。笔画数:7;部首:戈;笔顺编号:1132534
  • 国学名著《鬼神传》

    《鬼神传》 - 第九回 【文】 不题撰人

    积德累功天赐麒麟修筑江坟鬼来助嗣话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其人姓邓名善表字其昌。娶妻解氏。夫妻二十年来,共产男女六胎,则不能成实。一日,解氏谓夫:“我和你夫妻,年将四十,并产男女六胎,全无一枝结实。真个是痛杀人也呵!”其夫答曰:“千金非易得,一子最难求。”解氏告夫:“连产六胎,未得一子成长。犹恐前劫有过,以至今生折罚,不若我和你夫妻行一个善念,持斋把素,结偶善缘。倘上天见怜,早赐一子。则我夫妻有倚…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