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四章 【先秦】 【文】 孔伋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 拼音: mǐn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

    【基本释义】慜mín聪明敏捷:“彼欲知我知之,人谓我慜。”古同“愍”:“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笔画数:15;部首:心;笔顺编号:315541431344544
  • 鱼游濠上 yú yóu háo shàng

    yóuháoshàng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查看详细解释
  • 险阻艰难 xiǎn zǔ jiān nán

    xiǎnjiānnán

    比喻遭受的艰险困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亦作『艰难险阻』。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后赤壁赋 【宋朝】 【文】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

  • 食宿相兼 shí sù xiāng jiān

    shí宿xiāngjiān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查看详细解释
  • 阅历 yuè lì

    yuè

    经历、经验。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文明小史˙第三十回:『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说来的话总还好听。』[似]履历、经历、经验 【查看详细解释
  • 情伪 qíng wěi

    qíngwěi

    1.真诚与虚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张汤李广,为吏所簿,别情伪也。』2.虚实,尤指弊病。槌˙七法:『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新唐书˙卷一七○˙王锷传:『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司马憙使赵 【汉朝】 【文】 刘向

    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公孙弘阴知之。中山君出,司马憙御,公孙弘参乘。弘曰:“为人臣,招大国之威,以为己求相,于君何如?”君曰:“吾食其肉,不以分人。”司马憙顿首于轼曰:“臣自知死至矣!”君曰:“何也?”“臣抵罪。”君曰:“行,吾知之矣。”居顷之,赵使来,为司马憙求相。中山君大疑公孙弘,公孙弘走出。…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三·商颂 【宋朝】 【文】 洪迈

    宋自微子至戴公,礼乐废坏。正考甫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太师,后又亡其七,至孔子时,所存才五篇尔。宋,商王之后也,于先代之诗如是,则其他可知。夫子所谓“商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盖有叹于此。杞以夏后之裔,至于用夷礼,尚何有于文献哉?郯国小于杞、宋,少昊氏远于夏、商,而凤鸟名官,郯子枚数不忘,曰:“吾祖也,我知之。”其亦贤矣。…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括酹江月 【宋朝】 【词】 林正大

    (东坡《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草木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朝】 【文】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

  • 天假之年 tiān jiǎ zhī nián

    tiānjiǎzhīnián

    老天延长其寿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魏书˙卷五十五˙刘芳传:『刘生堂堂,搢绅领袖,若天假之年,必为魏朝宰辅。』 【查看详细解释
  • 拔俗 bá sú

    超脱世俗。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云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查看详细解释
  • 萧洒 xiāo sǎ

    xiāo

    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亦作『潇洒』。[似]飘逸、洒脱[反]土气、拘泥 【查看详细解释
  • 见怪不怪 jiàn guài bù guài

    jiànguàiguài

    遇到奇怪的事物而不觉得奇怪。比喻处事镇定。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姜七家猪:『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查看详细解释
  • 地头 dì tóu

    tóu

    1.唐有青苗地头钱,是当时的一种税法。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市轻货给百官手力课。以国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号「青苗钱」。又有「地头钱」,每亩二十,通名为青苗钱。』2.当地﹑本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蓦闻一阵血腥来,元家丁原是地头人,多曾认得柯陈家里的,一径将帖儿进去报了。』3.方面。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这个道理,各自有地头,不可只就一面说。』4.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路上在意,山峻难行,到地头便稍信来,与我知之。』5.源头或来头。 【查看详细解释
  • 见怪不怪 jiàn guài bù guài

    jiànguàiguài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象祠记 【明朝】 【文】 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

  • 忠言逆耳 zhōng yán nì ěr

    zhōngyáněr

    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孔子家语˙卷四˙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元史˙卷一六八˙许国祯传:『召国祯入视,世祖曰:「不听汝言,果困斯疾。」对曰:「良药苦口既知之矣,忠言逆耳愿留意焉?」世祖大悦。』亦作『逆耳忠言』。[似]良药苦口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