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柘枝舞 【宋朝】 【词】 史浩

    五人对厅一直立,竹竿子勾念:伏以瑞日重光,清风应候。金石丝竹,闲六律以皆调;僸佅兜离,贺四夷之率伏。请翻妙舞,来奉多欢。鼓吹连催,柘枝入队。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适见金铃错落,锦帽蹁跹。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红绡之丽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宜到阶前,分明祇对。念了,花心出,念:但儿等名参乐府,幼习舞容。当芳宴以宏开,属雅音而合奏。敢呈末技,用赞清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唐朝】 【诗】 张籍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 大锣 dà luó

    luó

    乐器名。属打击乐器。直径约一百公分左右。铜制,体圆扁平,有边,边穿小孔以系绳。演奏时用蒙布的木槌敲击。用于戏曲伴奏,或与民间乐器合奏。 【查看详细解释
  • 云锣 yún luó

    yúnluó

    乐器名。属打击乐器,由若干个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铜制小锣,按声音高低列置于一木架上,每一小锣用三条细绳悬空系架子的木框中,每架锣数不等,通常为十个。演奏时,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用小槌击奏。多用于民族乐队的合奏中。亦称为『九音锣』。 【查看详细解释
  • 合奏 hé zòu

    zòu

    1.一起上奏。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2.多种乐器按照不同的声部,联合起来演奏。可分成弦乐合奏、管乐合奏、管弦乐合奏三颜[反]2.独奏 【查看详细解释
  • 雅音 yǎ yīn

    yīn

    高尚之音。清˙王鹏运˙摸鱼子˙莽风尘雅音寥落词:『莽风尘雅音寥落,孤怀郁郁谁语。』 【查看详细解释
  • 马浡牛溲 mǎ bó niú sōu

    niúsōu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唐朝】 【诗】 白居易

    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 两部鼓吹 liǎng bù gǔ chuī

    liǎngchuī

    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查看详细解释
  • 琴瑟不调 qín sè bù tiáo

    qíntiáo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查看详细解释
  • 十番 shí fān

    shífān

    一种大合奏音乐。所用乐器随时间、地点的变更而不同,亦不限十种。可分为粗十番和细十番两种,前者主要为打击乐器,如锣鼓、钹、木鱼等;后者主要为管弦乐器,如笙、笛等。 【查看详细解释
  • 中提琴 zhōng tí qín

    zhōngqín

    乐器名。为中音的弓弦乐器。结构与小提琴相似,然体积较大。定音比小提琴低五度,音色柔和而浑厚。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合奏,在弦乐四重奏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为室内乐的重要乐器。亦称为『中音提琴』。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胡 zhōng hú

    zhōng

    乐器名。拉弦乐器。本世纪四十年代时,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琴筒比二胡大,琴杆比二胡长,构造与二胡相同,音色浑厚。多用于合奏、伴奏,有时也用于独奏。或称为『中音二胡』。 【查看详细解释
  • 小提琴 xiǎo tí qín

    xiǎoqín

    乐器名。由早期的弓弦乐器发展而来的提琴。琴身主要部分是由一个木制的共鸣箱及一个长长的琴杆所构成。琴身正中央有四根弦,是小提琴的发声来源。由于其音色优美丰富,是理想的独奏乐器,亦适用于合奏。亦称为『四弦琴』。 【查看详细解释
  • 管乐队 guǎn yuè duì

    guǎnyuèduì

    以铜慷木管和打击乐器合奏而组成的乐队。如一般的军乐队皆是此种类型。 【查看详细解释
  • 铃鼓 líng gǔ

    líng

    乐器名。在圆形木框的一面,蒙上羊皮或驴皮,木框的周围嵌系若干铜、铁制成的小铙钹,借着敲打皮面、磨擦或摇动木框而带动铙钹,发出轻快明亮且热闹的声响。多用于歌唱、舞蹈伴奏或器乐合奏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双清 shuāng qīng

    shuāngqīng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形似秦琴而琴杆更为细长,音箱呈八角形,有四轴、四弦,十三或十四个品位。明、清以来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 【查看详细解释
  • 长鼓 cháng gǔ

    cháng

    乐器名:(1)傜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腰细而实,两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绘花纹。演奏时,斜挎胸腰,边用手击奏边跳舞。(2) 朝鲜族的打击乐器。源于古代的细腰鼓。鼓身木制,长约七十公分,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铁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调。演奏时,击带挂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执细长竹制鼓杖敲击,左手大指按鼓框边,其余四指伸直拍击。技法丰富,节奏繁复,多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及器乐合奏。 【查看详细解释
  • 广陵散 guǎng líng sǎn

    广guǎnglíngsǎn

    1.乐曲名。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的但曲之一。既用于合奏,也用于独奏。其中的『慢商调』为此曲所独有。2.三国魏嵇康善弹广陵散曲,秘不授人,后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见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后比喻人事凋零或事无后继,已成绝响。北齐书˙卷三十三˙徐之才传:『长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无学术,每叹云:「终恐同广陵散矣!」』亦作『广陵 客』。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唐朝】 【诗】 杨炯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