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谷风 【先秦】 【诗】 佚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

  • 端本澄源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duānběnchéngyuán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有竹一篇七章 【唐朝】 【诗】 萧颖士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回檐幽砌,如翼如齿。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友僚萃止,跗萼载韡。

  • 觱沸 bì fèi

    fèi

    泉水涌出的样子。诗经˙大雅˙瞻卬:『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查看详细解释
  • 河海不择细流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hǎiliú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查看详细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tàishānràngrǎng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查看详细解释
  • 土穰细流 tǔ rǎng xì liú

    rǎngliú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查看详细解释
  • 土壤细流 tǔ rǎng xì liú

    rǎngliú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查看详细解释
  • 土壤细流 tǔ rǎng xì liú

    rǎngliú

    比喻细微的事物,也能发生重大的作用。语本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查看详细解释
  • 河海 hé hǎi

    hǎi

    1.河与海。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选˙谢惠连˙雪赋:『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2.比喻深厚、广大。南朝梁˙武帝˙孝思赋:『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 涓尘。』 【查看详细解释
  • 细流 xì liú

    liú

    小溪。秦.李斯.上书谏逐客:『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反]洪流、巨流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逸周书》

    《逸周书》 - 寤儆解 【先秦】 【文】 佚名

    维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 周公曰:“天下不虞周,惊义务不王,王其敬命,奉若稽古维王。克明三德维则,戚和远人维庸,攻王祷,赦有罪,怀庶有兹封福。监戒善败,护守勿失,无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不骄不吝,时乃无敌。” 王拜曰:“允哉!余闻曰:维乃予谋,谋时用臧,不泄不竭,维天而已。余维与汝监旧之葆,咸祗曰:戒戒维宿。”…

  • 拼音: zhōu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tei

    【基本释义】舟zhōu船:舟辑。龙舟。轻舟。一叶扁舟。泛舟。同舟共济。笔画数:6;部首:舟;笔顺编号:335414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瞻卬 【先秦】 【诗】 佚名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鞫人忮忒。谮始竞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邯郸之难 【汉朝】 【文】 刘向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也。” 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弊也?且魏令兵以深割赵,赵见亡形,而有楚之不救己也,必与魏合而以谋楚。故王不如少出兵,以为赵援。赵恃楚劲,必与魏战。魏怒于赵之劲,而见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楚,则魏可破也。” 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谏逐客书 【先秦】 【文】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

  • 国学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 - 第六十五章 【先秦】 【文】 李耳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五·六卦有坎 【宋朝】 【文】 洪迈

    《易》《乾》、《坤》二卦之下,继之以《屯》、《蒙》、《需》、《讼》、《师》、《比》。六者皆有坎,圣人防患备险之意深矣!…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齐听祝弗 【汉朝】 【文】 刘向

    齐听祝弗,外周最。谓齐王曰:“逐周最、听祝弗、相吕礼者,欲深取秦也。秦得天下,则伐齐深矣。夫齐合,则赵恐伐,故急兵以示秦。秦以赵攻,与之齐伐赵,其实同理,必不处矣。故用视弗,即天下之理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宜阳未得 【汉朝】 【文】 刘向

    宜阳末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公不如进兵攻宜阳,宜阳拔,则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孙衍无事也,秦众尽怨之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