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史之乱 ān shǐ zhī luàn

    ānshǐzhīluàn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亦作『天宝之乱』。 【查看详细解释
  • 哀王孙 āi wáng sūn

    āiwángsūn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内容描写安史之乱中,唐玄宗西逃,王公贵族或被杀戮,或流离乞食的事迹。 【查看详细解释
  • 天宝之乱 tiān bǎo zhī luàn

    tiānbǎozhīluàn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反唐,攻陷洛阳,十五年又攻陷长安,玄宗逃往四川。至代宗广德元年,始被郭子仪﹑李光弼敉平。见『安史之乱』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李林甫 lǐ lín fǔ

    lín

    人名。(公元589~?)小字哥奴,号月堂,唐代宗室。其性狡猾聪慧,善于权谋谄媚。玄宗时为相,结纳宦官妃嫔,能察言观色,迎合上意,故奏对皆称旨。在朝十九年,专政自恣,遂酿成安史之乱。 【查看详细解释
  • 李龟年 lǐ guī nián

    guīnián

    人名。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乐工。善于歌唱作曲,玄宗特加礼遇。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每逢良辰美景,则为人歌唱数曲,座中宾客听闻,莫不感动落泪。 【查看详细解释
  • 板荡识忠臣 bǎn dàng shì zhōng chén

    bǎndàngshìzhōngchén

    板荡,指乱世。板荡识忠臣形容在乱世中才能识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仍坚守不屈,所谓「板荡识忠臣」的道理,于此可见。』 【查看详细解释
  • 卢纶 lú lún

    lún

    人名。(公元748~800?)字允言。唐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安史之乱时,曾客居鄱阳。数举进士不第,后由宰相元载推荐,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因曾经历军旅生活,故诗风豪放雄迈,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着有卢允言集。 【查看详细解释
  • 老百姓 lǎo bǎi xìng

    lǎobǎixìng

    平民、人民。如:『安史之乱时,天下的老百姓都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 【查看详细解释
  • 郭子仪 guō zǐ yí

    guō

    人名。(公元697~781)唐朝名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曾平安史之乱,并联回纥,征吐蕃。官至太尉、中书令,时称为『郭令公』。因封汾阳郡王,世称为『郭汾阳』。一生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二十年。享年八十五岁,卒谥忠武。 【查看详细解释
  • 郭汾阳 guō fén yáng

    guōfényáng

    人名。指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平定安史之乱。见『郭子仪』条。清˙袁枚˙谒岳王墓诗:『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阳。』 【查看详细解释
  • 梅妃 méi fēi

    méifēi

    唐玄宗的妃子。姓江,名采苹,莆田人。开元初,由高力士选归侍玄宗。因其性喜梅,故称梅妃。后因杨贵妃所妒失宠,死于安史之乱。相传梅妃并非真有其人,是经由后人发挥想象力,以宛转曲折笔法刻画出来的小说人物。 【查看详细解释
  • 租庸调 zū yōng diào

    yōngdiào

    一种唐代赋税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丁男﹑中男授田一顷,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服劳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称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称为『调』。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此法遂为两税制所取代。 【查看详细解释
  • 东干 dōng gān

    dōnggān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族属颇多异说,或谓为汉化之维吾尔人;或谓为信仰回教之汉人;或谓为唐贞观年间,突厥降唐十万口之后裔;或谓唐天宝安史之乱,助唐平乱之大食士兵,后诏准留居中国,并准予婚配,东干即此等人的后裔。 【查看详细解释
  • 回纥 huí hé

    huí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后又从属于突厥。南北朝时,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离突厥后,始称为『回纥』,后又改称为『回鹘』。唐时助讨安史之乱及抗御吐蕃,屡建功勋。唐文宗时,族众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后,名称极多,民国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定称为『维吾尔』。 【查看详细解释
  • 柳氏传 liǔ shì zhuàn

    liǔshìzhuàn

    唐代传奇小说,许尧佐作。述诗人韩翊妾柳氏为蕃将所劫,幸赖虞侯许俊救回,使二人终得团聚。反映安史之乱后,蕃将恃功跋扈的行径。为唐代流传的传奇小说,后世据其改编为戏曲,有明代吴长儒的练囊记、清朝张国寿的章台柳。或称为『章台柳传』。 【查看详细解释
  • 唐三彩 táng sān cǎi

    tángsāncǎi

    一种唐代彩色的釉陶。多为贵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为代表。以白、绿、黄三种颜色为主,另加上褐、蓝、黑及少量茄紫色。胎体先素烧,再多次上釉,于窑中低温烘烤,釉药流动互渗,产生丰富多彩的色泽变化。颜色艳丽,简洁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贵族的豪华作风相符。盛行于初唐至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后渐衰。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雷”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雷」源出 ; 一 ;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与《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其后分为方氏,雷氏。又神话传说方雷氏之女为黄帝妃。 家族名人 雷万春 唐代人,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将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于成上,面部中六箭,仍巍然不动。成陷不屈而死。 地望分布 陜西冯翔郡,江西豫章郡。…

  • 章台杨柳 zhāng tái yáng liǔ

    zhāngtáiyángliǔ

    1.唐代韩翃与其宠姬柳氏因安史之乱而分离,后韩翃知悉柳氏为尼,乃写词寄给柳氏,文中提及章台柳一词,即喻指柳氏。见太平广记˙卷四八五˙柳氏传。后以章台杨柳比喻别离。2.章台为汉代妓院所在地。后以章台杨柳指妓女。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二十一˙分钗记˙分钗夜别:『你是人间豪俊,当思显姓扬名,须听,再休折章台杨柳。』 【查看详细解释
  • 霓裳羽衣曲 ní cháng yǔ yī qǔ

    cháng

    乐曲名。唐代的宫廷舞曲。原为西域乐舞,初名『婆罗门曲』。玄宗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上,又经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曲舞皆描写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乱后,此曲散佚,后南唐李后主得残谱,补缀成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或称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忘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圣人之深诫也。天下无事,不可废武,虑有弗庭,无以捍御。必须内修文德,外严武备,怀柔远人,戒不虞也。四时讲武之礼,所以示国不忘战。不忘战者,教民不离乎习兵也。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唐玄宗时,承平日久,毁戈牧马,罢将销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及安史之乱,仓卒变生于不图,文士不足以为将,市人不足以为战,而神器几危,旧物几失。吁,战岂可忘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