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罗门 pó luó mén

    luómén

    1.印度的贵族。2.词牌名。本为唐大曲,曲调乃从大曲摘遍而来。词为双调,七十六字,九平韵。或称为『婆罗门干。3.梵语音译,义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四:『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忉利天宫神通 【文】 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

  • 婆罗门舞 pó luó mén wǔ

    luómén

    舞蹈名。相传为天竺婆罗门教中的舞蹈。太平广记˙卷四七五˙昆虫类三:『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右延,舞「婆罗门」,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 【查看详细解释
  • 菩提达摩 pú tí dá mó

    中国禅宗初祖。南印度婆罗门人,出家后倾心于大乘佛法。梁武帝普通年到达广州,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游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以二入四行为思想内容。达摩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渐趋神异,并成为中国画家所爱的画题。在通俗侠义小说中,菩提达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创始者。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校量布施功德缘 【文】 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

  • 面壁功深 miàn bì gōng shēn

    miàngōngshēn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晓鹤 【唐朝】 【诗】 孟郊

    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虚空梦皆断,歆唏安能禁。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

  • 玉箫金管 yù xiāo jīn guǎn

    xiāojīnguǎn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同“玉箫金琯”。 【查看详细解释
  • 印度法系 yìn dù fǎ xì

    yìn

    世界主要法系之一。以婆罗门法的马努法典为最古老,又采用佛教的达摩法典,行于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一千年间,注重阶级制度,将国民分为僧侣、武士、庶民、奴隶四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国际大学 guó jì dà xué

    guóxué

    为印度诗人泰戈尔(Tagore,Rabindranath)所创。原称为『婆罗门学院』,公元一九二一年改为现在的名称。 【查看详细解释
  • 婆罗门教 pó luó mén jiào

    luóménjiào

    印度古代婆罗门族专奉的宗教,有多种派别,都以梵王为主,以四吠陀论为经。佛教兴时大衰,佛灭后复兴。 【查看详细解释
  • 富楼那 fù lóu nà

    lóu

    人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16.)的略称,为梵语16.的音译。意译为满慈子。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门之子。先与朋友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归依,善于分辨佛义,广宣法理,被称为『说法第一』。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帝释天 dì shì tiān

    shìtiā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发展成战神。亦称为『释提桓因』、『因陀罗』。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亦称为『释提桓因』、『因陀罗』。 【查看详细解释
  • 首陀罗 shǒu tuó luó

    shǒutuóluó

    农人。为梵语的音译。为印度社会的第四阶级,四大种姓里的最下级。长阿含经˙卷十三:『世有四姓:;剎利、婆罗门、居士、首陀罗。』或译作『首陀』、『戌陀罗』。 【查看详细解释
  • 迦旃延 jiā zhān yán

    jiāzhānyán

    人名。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有『议论第一』之称。或称为『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 【查看详细解释
  • 释提桓因 shì tí huán yīn

    shìhuán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亦称为『帝释天』、『因陀罗』。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亦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查看详细解释
  • 陈那 chén nà

    chén

    人名。(公元440?~520?)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属婆罗门种姓,先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改学大乘,为世亲的弟子。佛教新因明学的创始者。他把因明从辩论技术,发展成知识论。其学说除了为大小乘佛教吸收外,也影响耆那教、胜论派等。 【查看详细解释
  • 狐魅 hú mèi

    mèi

    1.狐精。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当时有妇人着彩衣者,人皆指为狐魅。』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二十六出:『怕归时,认我做狐魅妖魑,怎再肯相偎相倚?』2.以妖邪的手段迷惑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周有婆罗门僧惠范,奸矫狐魅、挟邪作蛊。』 【查看详细解释
  • 种姓 zhǒng xìng

    zhǒngxìng

    1.宗族。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2.一种明显区分社会阶级的制度。以印度为例,最初分为婆罗门、剎帝力、吠舍及首陀罗四大种姓。种姓间因阶级分明,所以不能交往、通婚。3.佛教用语。指造成众生在修行道上最终成就不同的根性。亦称为『种性』。 【查看详细解释
  • 目犍连 mù jiàn lián

    jiànlián

    人名。全名为摩诃目犍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国土舍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称。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打死。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释尊左边。相传其神通广大,曾入地狱救母。或称为『目连』、『大目犍连』。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