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之治 tài píng zhī zhì

    tàipíngzhīzhì

    极盛之治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魏征事太子建成,一日,秦王杀建成,立为天子,魏征事秦王,致贞观太平之治。』 【查看详细解释
  • 唐虞 táng yú

    táng

    唐尧、虞舜二帝。尧舜时代,皆行禅让,帝位传贤不传子,自古以来,就称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史记˙卷一二○˙汲黯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查看详细解释
  • 奠安 diàn ān

    diànān

    国泰民安。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阳明用事的时节,中国奠安,君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庆云之端,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施妙策,咱嗹三军,保乾坤奠安,解生民涂炭。』 【查看详细解释
  • 贞观之治 zhēn guàn zhī zhì

    zhēnguànzhīzhì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知人善任,举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才,并容纳大臣直谏,批评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划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权,相互配合,发挥制衡作用,杜绝集权弊端,并肃清吏治,减轻刑罚,重视人民疾苦。因此社会秩序安定,国势昌盛,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太平盛世,后世史家称为『贞观之治』。 【查看详细解释
  • 宪政时期 xiàn zhèng shí qí

    xiànzhèngshí

    国父建国大纲所定建国程序的第三时期,实行宪法之治。此时中央政府完成五院之设,实行五权之治;并由立法院议定宪法草案,适时召集全国国民代表大会,以决定宪法之颁布。 【查看详细解释
  • 见素抱朴 xiàn sù bào pǔ

    xiànbào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07章 三辩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程繁问于子墨于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者之所不能至邪!”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九针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歧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十九·宣汉篇 【汉朝】 【文】 王充

    儒者称五帝、三王致天下太平,汉兴已来,未有太平。彼谓五帝、三王致太平,汉未有太平者,见五帝、三王圣人也,圣人之德能致太平;谓汉不太平者,汉无圣帝也,贤者之化,不能太平。又见孔子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方今无凤鸟、河图,瑞颇未至悉具,故谓未太平。此言妄也。 夫太平以治定为效,百姓以安乐为符。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百姓安者,太平之验也。夫治人以人为主,百姓安而阴阳和,阴阳和则万物育,万物育则奇瑞出。视今天下,安乎?危乎?安则平矣,瑞虽未具,无害於平。故夫王道定事以验,…

  • 国学名著《周礼》

    《周礼》 - 大宰 【先秦】 【文】 周公旦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

  • 太平无象 tài píng wú xiàng

    tàipíngxiàng

    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严陵讲义·师友渊源 【文】 陈淳

    粤自羲皇作易,首阐浑沦,神农黄帝相与继天立极,而宗统之传有自来矣。尧舜禹汤文武更相授受,中天地为三纲五常之主。皋陶伊傅周召又相与辅相,施诸天下,为文明之治。孔子不得行道之位,乃集群圣之法,作六经,为万世师,而回参伋轲实传之,上下数千年,无二说也。轲之后失其传,天下骛于俗学,盖千四百余年,昏昏冥冥,醉生梦死,不自觉也。及我宋之兴,明圣相承,太平日久,天地真元之气复会,于是濂溪先生与河南二程先生,卓…

  • 国学名著《韩非子》

    《韩非子》 - 心度 【先秦】 【文】 韩非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战其心者胜。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专举公而私不从,赏告而奸不生,明法而治不烦。能用四者强,不能用四者弱。夫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之所以尊者,权也。…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序 【宋朝】 【文】 李昉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注明了来源,但偶尔有些错误,造成同书异名或异书同名,因而不能根据它作出精确的统计了。现在书前有一个引用书目,共三百四十三种,可是与书中实际引出数目并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后的人补加的。《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任长 【唐朝】 【文】 赵蕤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 (《人物志》曰: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宏略而高远;历纤理微,则宕往而疏越。亢厉之人,不能回挠,其论法直,则括据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宽恕之人,不能速捷,论仁义,则宏详而长雅;趋时务,则迟后而不及。好奇之人,横逆而求异,造权谲,则倜傥而瑰壮;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 又曰: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理小则迂;策术之政,宜于理难,以之理平则无奇;矫亢之政,宜…

  • 歌舞升平 gē wǔ shēng píng

    shēngpíng

    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查看详细解释
  • 海晏河清 hǎi yàn hé qīng

    hǎiyànqīng

    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查看详细解释
  • 太平日子 tài píng rì zi

    tàipíngzi

    平静无事的日子。老残游记˙第一回:『一则他们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他们要地方上平安无事,过太平日子,叫他们富户摊派摊派,也不为过。』 【查看详细解释
  • 太平梯 tài píng tī

    tàipíng

    建筑物于普通楼梯以外,预设发生火灾时,供紧急逃生或消防人员上下楼层所增设的楼梯。有室内太平梯﹑室外太平梯﹑特别太平梯三种。 【查看详细解释
  • 威克岛 wēi kè dǎo

    wēidǎo

    岛名。位于马绍尔群岛之北,属太平洋北部的小岛。为横渡太平洋途中的海、空交通要站,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