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shǔ

    蜀汉亡后,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设宴待禅,作蜀汉故技于前,禅乐在其中,司马昭因而问禅:『是否思蜀?』禅答:『此间乐,不思蜀。』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如:『拉斯韦加斯为美国的观光胜地,常使观光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似]乐而忘返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姜维传令退兵,廖化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张翼曰:“蜀人为大将军连年动兵,皆有怨望;不如乘此得胜之时,收回人马,以安民心,再作良图。”维曰:“善。”遂令各军依法而退。命廖化、张翼断后,以防魏兵追袭。却说邓艾引兵追赶,只见前面蜀兵旗帜整齐,人马徐徐而退。艾叹曰:“姜维深得武侯之法也!”因此不敢追赶,勒军回祁山寨去了。且说姜维至成都,入见后主,问召回之故。后主曰:“朕为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劳军士,故诏卿回朝,别无他意。”维曰:“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

  • 三马同槽 sān mǎ tóng cáo

    sāntóngcáo

    三马,喻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槽,喻指曹辊族。汉代曹操为丞相时,曾梦三匹马同食一槽,甚恶。因对其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干预汝家事。』典出晋书˙卷一˙宣帝纪。后比喻图篡谋位。如:『他招兵买马,颇有三马同槽之意。』 【查看详细解释
  • 七庙 qī miào

    miào

    1.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庙的总称。为帝王祀奉祖先之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晋帝司马炎,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2.王朝。文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阮籍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鲜有全者。阮籍托志酣饮,绝不与世事。司马昭初欲为子炎求昏于籍,籍一醉六十日,昭不得言而止。钟会数访以时事,欲因其可否致之阮籍罪,竟以酣醉不答获免。…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昭从其言,遂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于石头城埋伏,王基、陈骞领精兵在后,却令偏将成?引兵数万先去诱敌;又令陈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是日,诸葛诞令吴将朱异在左,文钦在右,见魏阵中人马不整,诞乃大驱士马径进。成?退走,诞驱兴掩杀,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南兵争取,无心恋战。忽然一声炮响,两路兵杀来:左有石苞,右有州泰,诞大惊……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钟会请姜维计议收邓艾之策。维曰:“可先令监军卫?收艾。艾若杀?,反情实矣。将军却起兵讨之,可也。”会大喜,遂令卫?引数十人入成都,收邓艾父子。?手下人止之曰:“此是钟司徒令邓征西杀将军,以正反情也。切不可行。”?曰:“吾自有计。”遂先发檄文二三十道。其檄曰:“奉诏收艾,其余各无所问。若早来归,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者,灭三族。”随备槛车两乘,星夜望成都而来。 比及鸡鸣,艾部将见檄文者,皆来投拜于卫?马前。时邓艾在府中未起。?引数十人突入大呼曰:“奉诏收邓艾父子!”艾大惊,滚下床来。?叱武士缚于……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元朝】 【文】 罗贯中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大兵出阳平关伐魏。维与夏侯霸商议曰:“向取雍州,不克而还;今若再出,必又有准备。公有何高见?”霸曰:“陇上诸郡,只有南安钱粮最广;若先取之,足可为本。向者不克而还,盖因羌兵不至。今可先遣人会羌人于陇右,然后进兵出石营,从董亭直取南安。”维大喜曰:“公言甚妙!”遂遣?正为使,赍金珠蜀锦入羌,结好羌王。羌王迷当,得了礼物,便起兵五万,令羌将俄何烧戈为大先锋,引兵南安来。 魏左将军郭淮闻报,飞奏洛阳。司马师问诸……

  • 晋武帝 jìn wǔ dì

    jìn

    帝号。(公元236~290)姓司马,名炎,晋开国君主,司马昭之子。昭死,继位为晋王,后魏帝让位,乃登上帝位,建都洛阳,灭吴,统一中国,在位二十六年。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zhāozhīxīn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查看详细解释
  • 凯泽 kǎi zé

    kǎi

    1.和乐的恩泽。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加国庆民和,独隔凯泽,益以惭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凯泽,被乎亿兆。』2.和乐欢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昆虫凯泽,回首面内。』亦作『闿怿』。 【查看详细解释
  • 分务 fēn wù

    fēn

    分发职务。唐˙皇甫枚˙王知古:『天子不忍置于法,乃降为昭王府司马,俾分务洛师焉。』 【查看详细解释
  • 司马炎 sī mǎ yán

    yán

    人名。(公元236~290)字子安,司马昭之子。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在位二十六年。 【查看详细解释
  • 嵇康 jī kāng

    kāng

    人名。(公元233~262)字叔夜,三国魏谯郡(今安徽省亳县)人。博学有奇才,不与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好老、庄之学,擅四言诗。与山涛﹑阮籍等人为友,世称『竹林七贤』。后为司马昭所害死。着有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琴赋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弒君 shì jūn

    shìjūn

    诛杀君王。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弒君之罪。』 【查看详细解释
  • 手书 shǒu shū

    shǒushū

    亲笔写的书信。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司马昭览毕,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乃先发手书与?瓘。』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其父大怒,写着严切手书,差着两个管家,到京催他起身。』或称为『手翰』、『手札』、『手示』。[似]手翰、手简 【查看详细解释
  • 班彪 bān biāo

    bānbiāo

    人名。(公元3~54)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才高好著述,继司马迁史记作西汉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殁,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继续完成,即今汉书。 【查看详细解释
  • 王嫱 wáng qiáng

    wángqiáng

    人名。字昭君,生卒年不详,汉秭归人。元帝时选入掖庭,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以嫱赐之,号宁胡阏氏。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妃。 【查看详细解释
  • 明君 míng jūn

    míngjūn

    1.贤能英明的君王。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加不能治,则为臣以佐之。』1.汉元帝宫人王嫱。见『王嫱』条。文选˙石崇˙王明君词序:『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文选˙潘岳˙笙赋:『子乔轻举﹑明君怀归。 』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退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难而退。」 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昭同行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平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