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脉 liù mài

    liùmài

    六个中医切脉的部位。人的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据以观察病的顺逆。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张守节˙正义引黄帝素问云:『待切脉而知病。寸口六脉,三阴三阳,皆随春秋冬夏观其脉之变,则知病之逆顺也。』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mài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eyni

    【基本释义】脉mài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笔画数:9;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45534
  • 神圣工巧 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shénshènggōngqiǎo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查看详细解释
  • 以郄视文 yǐ xì shì wén

    shìwén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查看详细解释
  • 切脉 qiè mài

    qièmài

    中医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按在手腕的脉搏上,以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公孙也无奈何,忙走到书房去问候。陈和甫正在那里切脉。』 【查看详细解释
  • 写形 xiě xíng

    xiěxíng

    1.医生审察病人的形貌。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2.图写形貌。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诗:『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查看详细解释
  • 寸口 cùn kǒu

    cùnkǒu

    中医切脉的部位。约在手掌后一寸处。 【查看详细解释
  • 把脉 bǎ mài

    mài

    一种诊察脉象的方法。以食﹑中﹑无名三指端按在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探查脉象变化。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老残连喊道:「不要动!好把脉。」』或作『脉诊』﹑『切脉』﹑『按脉』。 【查看详细解释
  • 评脉 píng mài

    píngmài

    医家称诊脉为『评脉』。[似]把脉﹑切脉﹑诊脉 【查看详细解释
  • 调舌弄唇 tiáo shé nòng chún

    tiáoshénòngchún

    说长道短,搬弄是非。明˙徐元˙八义记˙第三十一出:『须不会调舌弄唇,对天条合方真药圣,揭榜入宫庭,医公主切脉,便知惊风病症。』亦作『调嘴弄屹。 【查看详细解释
  • 切 qiè

    qiè

    1.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2.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3.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 ,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1.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 甚切至。』2.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 峻,责臣逋慢。』3.所有的。见『一切』条。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1.要点。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2.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 ,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见『反切』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鳢肠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 (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 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又方;鳢肠取汁,用盐炼干,研末搽牙,又方;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莲散”。 偏正头痛。用鳢肠草汁滴鼻中。 疟疾。用鳢肠划捶烂…

  • 拼音: zhěn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ywet

    【基本释义】诊(診)zhěn医生为断定疾症而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的情况:门诊。诊断。诊室。诊脉。察看,验证:“匠石觉而诊其梦”。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34333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疏五过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呜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圣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接循医事,为万民副,故事有五过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闻五过与四德,比类形名,虚引其经,心无所对。 帝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藏府,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示从容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藏六府,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别试通五藏之过,六府之所不和,针石所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 帝曰:公何年之长而…

  • 拼音: qiē qiè

    部首:

    笔画:4画

    五笔:avn

    【基本释义】切qiē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切qiè密合,贴近:切当(d刵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紧急:急切。迫切。实在:切忌。恳切。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笔画数:4;部首:刀;笔顺编号:1553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十·观形察色法 【文】 杨继洲

    凡看小儿病,先观形色,切脉次之。盖面部气色,总见五位色青者,惊积不散,欲发风候;五位色红者,痰积壅盛,惊悸不宁;五位色黄者,食积症伤,疳候痞癖;五位色白者,肺气不实,滑泄吐利;五位色黑者,脏腑欲绝,为疾危。面青眼青肝之病,面赤心之病,面黄脾之病,面白肺之病,面黑肾之病。先别五脏,各有所主,次探表里虚实病之由。肝病主风,实则目直大叫,项急烦闷;虚则咬牙呵欠,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心病主惊,实则叫…

  • 国学名著《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 卷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 【文】 张仲景

    (论一首证六条方七首)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了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 国学名著《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 - 卷二·慎药 【文】 曹廷栋

    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就食物中之当病者食之;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络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药不当病,服之每未见害,所以言医易,而医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当病,便隐然受其累,病家不觉,医者亦不自省。愚谓微病自可勿药有喜,重病则寒凉攻补,又不敢轻试。谚云:不服药为中医。于老年尤当。病有必欲服药者,和平之品甚多,尽可施治。俗见以为气血衰弱,攻与补皆必用人参。愚谓人参不过药中…

  • 拼音: xián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xyxy

    【基本释义】弦xián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弦。弦子(a.指琴弦;b.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中医脉象名:弦脉。笔画数:8;部首:弓;笔顺编号:5154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