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疑山 jiǔ yí shān

    jiǔshān

    山名。在湖南省蓝山县西南。因其九座山峰异岭而同势,行者见而疑惑,故称为『九疑山』。相传虞舜葬于此。亦称为『苍梧』。 【查看详细解释
  • 髑髅 dú lóu

    lóu

    死人的头骨。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寄入视丕得其九女髑髅。』亦称为『骷髅』。 【查看详细解释
  • 畏天知命 wèi tiān zhī mìng

    wèitiānzhīmìng

    敬畏上天,顺应天命。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晋书˙卷一˙宣帝纪:『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查看详细解释
  • 作法自毙 zuò fǎ zì bì

    zuò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查看详细解释
  • 马伏波射潮 mǎ fú bō shè cháo

    shècháo

    马伏波,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马伏波射潮指马援在廉州射浪平海波的神话传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六˙射潮:『廉州海中,常有浪三口连珠而起,声若雷轰,名「三口浪」。相传旧有九口,马伏波射减其六。屈翁山先生有射潮歌云:「后羿射日落其九,伏波射潮减六口。海水至今不敢骄,三口连珠若雷吼。」人知钱王射潮,而伏波射潮,罕有知者。』 【查看详细解释
  • 絮 xù

    1.粗制棉。说文解字:『絮,敝绵也。』汉书˙卷四˙文帝纪:『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2.弹松的棉花。如:『被絮』、『棉絮』。3.附在植物上的茸毛。如:『柳絮』、『芦絮』。4.姓。如汉代有絮舜。将棉花均匀的塞进衣物里。如:『絮棉袄』、『絮褥子』。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之四:『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形容说话啰嗦﹑没有重点。如:『絮叨』﹑『絮絮不休』。厌烦、嫌恶。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了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 傅干 【文】 司马彪

    参军傅干谏曰:“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上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玉台体十二首 【唐朝】 【诗】 权德舆

    鸾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秋风一夜至,吹尽后庭花。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 交 jiāo

    jiāo

    1.足胫相交。说文解字:『交,交胫也。』2.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3.相接、接触。楚辞˙屈原˙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晋˙孔坦˙与石聪 书:『锋镝一交,玉石同碎。』4.来往、往来相好。如:『交际』、『结交』。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两性媾合。如:『交配』、『性交』。礼记˙月令:『旦不鸣,虎始交。』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妇独居,梦与人交。』6.授与、付给。如:『交付』、『交代』、『这件事交给他办。』7.使得、使令。通『教』。唐˙罗隐˙铜雀台诗:『祗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我听那先生说了这一会,交我也怕上来了。』1.相会的时候或地方。如:『春夏之交』、『湘鄂之交』。左传˙僖公五年:『其九 月、十月之交乎?』2.朋友、友谊。如:『至交』、『刎颈之交』。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买卖。如:『今天成交多少数量?』4.筋斗、跟头。同『跤』。如:『跌交』、『摔了一交』。5.姓。如周代有交父彝。1.杂合、一齐。如:『水乳交融』、『雷电交作』、『风雨交加』、『饥寒交迫』。2.互相、彼此。如:『交谈』、『交战』、『交流』。国语˙越语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序·自叙 【文】 黄元御

    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创辟大略,遇事辍笔。庚午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终,南赴清江。辛未二月,随驾武林。四月还署,研思旧草,十得其九,厥功未竟。八月十五,开舟北上,再客京华。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续成全书。癸酉二月,解长沙药性,五月删定《…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酒泉子 【宋朝】 【词】 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其二〗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闲话觉忘忧。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祗焚香。便恐是西方。〖其三〗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祗合其中老。别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少年游 【宋朝】 【词】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其二〗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其三〗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墙头马上初相见,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好事近(寄张真甫) 【宋朝】 【词】 陆游

    羁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其二〗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其三〗(次宇文卷臣韵)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杂诗 【唐朝】 【诗】 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莺啼露冷酒初醒,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感遇十二首 【唐朝】 【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海上

  • 国学名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朝】 【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海上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文】 杨继洲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其一: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其二: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定名 【唐朝】 【文】 赵蕤

    夫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言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识鉴不显。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故称之曰:道、德、仁、义、礼、智、信。 夫道者,人之所蹈也。居知所为,行知所之,事知所乘,动知所止,谓之道。(又曰:道者,谓人之所蹈,使万物不失其所由也。) 德者,人之所得也。使人各得其所欲,谓之德。 仁者,爱也。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又曰: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悲恻隐之心,遂其生成。) 义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调经论 【文】 杨继洲

    黄帝问曰:“有余不足,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歧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喜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上下谓膈上下。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歧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

  • 国学名著《搜神记》

    《搜神记》 - 卷十九 【魏晋】 【文】 干宝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