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程昱曰:“丞相待关某甚厚,今彼不辞而去,乱言片楮,冒渎钧威,其罪大矣。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杀了,以绝后患。”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之。今可即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说之可也。”操听其谋,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径投下邳来降关公关公以为旧兵,留而不疑。 次日,夏侯?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交战。约战十馀合,?拨回马走。关公赶来,?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关公同孙乾保二嫂向汝南进发,不想夏侯?领三百余骑,从后追来。孙乾保车仗前行。关公回身勒马按刀问曰:“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曰:“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与丞相发落!”言讫,便拍马挺枪欲斗。 只见后面一骑飞来,大叫:“不可与云长交战!”关公按辔不动。来使于怀中取出公文,谓夏侯?曰:“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公文,遍行诸处。”?曰:“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来使曰:“此却未知。”?曰:“我只活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曹操欲使于禁赴樊城救援,问众将谁敢作先锋。一人应声愿往。操视之,乃庞德也。操大喜曰:“关某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明,真劲敌也。”遂加于禁为征南将军,加宠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前往樊城。这七军,皆北方强壮之士。两员领军将校:一名董衡,一名董超;当日引各头目参拜于禁。董衡曰:“今将军提七枝重兵,去解樊城之厄,期在必胜,乃用庞德为先锋,岂不误事?”禁惊问其故。衡曰:“庞德原系马超手下副将,不得已而降魏;今其故主在蜀,职居五虎上将;况其亲兄庞柔亦在西川为官,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将军……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糜芳闻荆州有失,正无计可施。忽报公安守将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问其事故。士仁曰:“吾非不忠。势危力困,不能支持,我今已降东吴。将军亦不如早降。”芳曰:“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士仁曰:“关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公细察之。”芳曰:“吾兄弟久事汉中王,岂可一朝相背?”正犹豫间,忽报关公遣使至,接入厅上。使者曰:“关公军中缺粮,特来南郡、公安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将军星夜解去军前交割。如迟立斩。”芳大惊,顾谓傅士仁曰:“今荆州已被东吴所取,此粮怎得过去?”士仁厉声曰……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孙权求计于吕蒙。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路而逃,麦成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彼军定无战心,必奔临沮。却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临沮山僻小路,关某可擒矣。今遣将士各门攻打,只空北门,待其出走。”权闻计,令吕范再卜之。卦成,范告曰:“此卦主敌人投西北而走,今夜亥时必然就擒。”权大喜,遂令朱然、潘璋领两枝精兵,各依军令埋伏去讫。 且说关公在麦城,计点马步军兵,止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是夜,城外吴兵招唤各军姓名,越城……

  • 关公卖豆腐 guān gōng mài dòu fǔ

    guāngōngmàidòu

    (歇后语)人硬货不硬。关公为三国蜀将关羽,性格刚强。豆腐则为柔嫩的食品。关公卖豆腐是讥讽人想逞强却又没本事。如:『你别看他一副狠样子,其实他是关公卖豆腐──人硬货软。』亦作『关王卖豆腐』。 【查看详细解释
  • 关公面前耍大刀 guān gōng miàn qián shuǎ dà dāo

    guāngōngmiànqiánshuǎdāo

    (歇后语)自不量力。关公是三国蜀汉名将,最擅长耍大刀。自己的刀法远比不上关公,却在他面前耍大刀。比喻在高手前卖弄本领。如:『他是计算机专家,你竟敢在他面前卖弄,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袁绍欲斩玄德。玄德从容进曰:“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是个没主张的人,闻玄德之言,责沮授曰:“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帐下一人应声而进曰:“颜良与我如兄弟,今被曹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玄德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獬豸,乃河北名将文丑也。袁绍大喜曰:“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吾与十万军兵,便渡黄河,追杀曹贼!”沮授曰:“不可。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乃为上策。……

  • 土鸡瓦犬 tǔ jī wǎ quǎn

    quǎn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查看详细解释
  • 秉烛达旦 bǐng zhú dá dàn

    bǐngzhúdàn

    手中拿着烛火,通宵不睡。语本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查看详细解释
  • 螟蛉子 míng líng zǐ

    mínglíng

    义子﹑养子。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张员外见他生得眉清目秀,乖觉聪明,满心欢喜。与浑家商议,要过继他做个螟蛉之子。』 【查看详细解释
  • 酉字牌 yǒu zì pái

    yǒupái

    酉,酉时。酉字牌指官府用来表示非办公时间的牌子。三国志平话˙卷中:『至来日,关公去辞曹丞相,至相府,门前挂着「酉」字牌,关公却归本宅。』 【查看详细解释
  • 美髯公 měi rán gōng

    měirángōng

    1.如:『王爷爷的胡须又长又美,所以大家就给他取个外号,叫做「美髯公」。』2.三国时蜀国关云长。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元朝】 【文】 罗贯中

    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

  • 以私废公 yǐ sī fèi gōng

    fèigōng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查看详细解释
  • 倦色 juàn sè

    juàn

    倦怠的神色。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刚而自矜 gāng ér zì guān,jīn,qín

    gāngérguān

    个性刚强而自尊自大。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 【查看详细解释
  • 劝止 quàn zhǐ

    quànzhǐ

    劝阻,规劝其停止进行。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张飞跃马横鎗而来,大叫:「吕布!我和你并三百合。」玄德急令关公劝止。』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似]劝阻、阻挡、阻拦 【查看详细解释
  • 一箭之仇 yī jiàn zhī chóu

    jiànzhīchóu

    被射中一箭的仇恨。今泛指因某事所结下的怨仇。『仇』文献异文作『雠』。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却说关公回营,咄箭头。……谓众将曰:「我誓报此一箭之雠!」』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