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朽木粪墙 xiǔ mù fèn qiáng

    xiǔfènqiáng

    比喻不可收拾的局面或不堪造就的人。见『朽木粪土』条。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查看详细解释
  • 跷足而待 qiāo zú ér dài

    qiāoérdài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 【查看详细解释
  • 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qiáoérdài

    举足而待。形容极短的时间。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政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查看详细解释
  • 蹻足 jué zú

    jué

    行走时举起脚根。因脚马上就放下,故比喻时间极短。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nài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dfiu

    【基本释义】奈nài如何,怎样:奈何。怎奈。无奈何(无可如何)。奈……何(中间加代词,如“奈我何”)。笔画数:8;部首:大;笔顺编号:13411234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一·藩强 【文】 贾谊

    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王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强,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国比最弱,则最后反。长沙乃纔二万五千户耳,力不足以行逆,则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全骨肉。时长沙无故者,非独性异人也,其形势然矣。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韩信黥布彭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大计可知已。欲…

  • 没奈何 mò nài hé

    nài

    1.莫可奈何、毫无办法。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人家同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余日本,后来叫惯了,当面都有人叫他余日本,他也没奈何。』或作『末耐何』、『无奈何』。2.相传宋张循王俊家多银,每以千两镕铸一球,称为『没奈何』。见宋˙洪迈˙夷坚戊志˙卷四˙张拱之银。后指较大的银锭。聊斋志异˙卷十˙仇大娘:『禄默思良久,对曰:「银成『没奈何』。」』 【查看详细解释
  • 末耐何 mò nài hé

    nài

    毫无办法。新唐书˙卷八十二˙十一宗诸子传˙承天皇帝倓传:『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亦作『没奈何』。[似]末奈何﹑没奈何﹑没耐何﹑无奈何 【查看详细解释
  • 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nài

    毫无办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上:『太保舜谓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亦作『莫可奈何』、『无可如何』、『无计奈何』。[似]莫可如何、望洋兴叹 【查看详细解释
  • 奈何 nài hé

    nài

    1.怎样,如何。西游记˙第十三回:『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三国演义˙第五回:『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2.惩治、对付。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张千,休教走了这老子,等我慢慢奈何他。』水浒传˙第二回:『为因新任一个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今做殿帅府太尉,怀挟旧仇要奈何王进。』[似]1.如何、怎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 十问 【秦朝】 【文】 孙膑

    兵问曰:交和而舍,粮食均足,人兵敌衡,客主两惧。敌人圆阵以胥,因以为固,击[ 之奈何?曰] :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其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曰:击此者,□阵而□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勿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二者[□□□□□] 恐而下惑,下上既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有酒十章 【唐朝】 【诗】 元稹

    有酒有酒鸡初鸣,夜长睡足神虑清。悄然危坐心不平,浩思一气初彭亨。澒洞浩汗真无名,胡不终浑成。胡为沉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天蒸地郁群动萌,毛鳞裸介如鬇鬡。呜呼万物纷已生,我可奈何兮杯一倾。一元既二分浊清。地居方直天体明,胡不八荒圢圢如砥平。胡山高屹崒海泓澄,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胡为月轮灭缺星盯,呜呼不得真宰情,我可奈何兮杯再倾。我独慨然而浩歌。歌曰:天耶,地耶,肇万物耶,储胥大庭之君耶。恍耶,忽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调经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 末奈何 mò nài hé

    nài

    毫无办法。如:『对这件事,我真是末奈何。』[似]末耐何﹑没奈何﹑没耐何﹑无奈何 【查看详细解释
  • 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nài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iadr

    【基本释义】澌sī尽:澌灭。流水:“候吏还白,河水流澌”。古同“嘶”,声音沙哑。笔画数:1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2111343312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卫气失常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黄帝曰:善。 黄帝问于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伯高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逆顺肥瘦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生之乎?歧伯对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也。 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歧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堀决卫,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黄帝曰:日愿闻人之黑白、肥瘦、小长、各有数乎?…

  • 国学名著《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 威王问 【秦朝】 【文】 孙膑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强,犹问用之,则安国之道也,命之曰赞师。毁卒乱行,以顺其志,则必战矣。”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夸,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威王…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海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歧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 黄帝曰:以人应之(四海),奈何?歧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榖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 黄帝曰:定之奈何?歧伯曰:胃者,水榖之海也,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