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shíshuǐ,shí

    十天才画一条水,五天才画一块石。语本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天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形容画家精心构思,不轻易下笔。如:『张大师为了这幅画耗费了三年的光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真可说是旷世之作。』 【查看详细解释
  •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shíshuǐ,shí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查看详细解释
  • 真迹 zhēn jì

    zhēn

    书画作品确实出自作者本人手笔,而非伪托假造。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唐˙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二:『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反]?鼎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戏题画山水图歌 【唐朝】 【诗】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 国学名著《西湖梦寻》

    《西湖梦寻》 - 卷五·西湖外景·紫阳庵 【文】 张岱

    紫阳庵在瑞石山。其山秀石玲珑,岩窦窈窕。宋嘉定间,邑人胡杰居此。元至元间,道士徐洞阳得之,改为紫阳庵。其徒丁野鹤修炼于此。一日,召其妻王守素入山,付偈云:“懒散六十年,妙用无人识。顺逆俱两忘,虚空镇长寂。”遂抱膝而逝。守素乃奉尸而漆之,端坐如生。妻亦束发为女冠,不下山者二十年。今野鹤真身在殿亭之右。亭中名贤留题甚众。其庵久废,明正统甲子,道士范应虚重建,聂大年为记。万历三十一年,布政史继辰范涞构…

  • 国学名著《逸周书》

    《逸周书》 - 时训解 【先秦】 【文】 佚名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是对上冰,风不街冻,号令不行。蛰虫不振,阴奸阳。鱼不上冰,甲胄私藏。惊蛰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雨水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桃不始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玄鸟不至,妇人不娠;雷不发声,诸侯失民。不始电,君无威震。谷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

  • 国学名著《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 秦律十八种·仓律 【秦朝】 【文】 喜

    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餼),自封印,皆輒出,餘之索而更為發戶。嗇夫免,效者發,見雜封者,以隄(題)效之,而復雜封之,勿度縣,唯倉自封印者是度縣。出禾,非入者是出之,令度之,度之當堤(題),令出之。其不備,出者負之;其贏者,入之。雜出禾者勿更。入禾未盈萬石而欲增積焉,其前入者是增積,可(也);其它人是增積,積者必先度故積,當堤(題),乃入焉。後節(即)不備,後入者獨負之;而書入禾增積者之名事邑里於廥籍。萬石之積及未盈萬石…

  • 才占八斗 cái zhān bā dǒu

    cáizhāndǒu

    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查看详细解释
  • 参差错落 cēn cī cuò luò

    cēncuòluò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查看详细解释
  • 儋石 dān dàn

    dāndàn

    儋为可容纳一石谷物的容器,故称为『儋石』。也有人以为一石为石,二石为儋,指一人能担的粟米。用来指少量的粮食。晋˙陶渊明˙劝农诗六章之五:『儋石不储,饥寒交至。』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往年家储无儋石,今麦收多十斛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一十三 画四 【宋朝】 【文】 李昉

    保寿寺 先天菩萨 王宰 杨炎 顾况 周? 范长寿 程修己 边鸾 张萱 王墨 李仲和 刘商 厉归真 圣画 廉广 范山人 韦叔文保寿寺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火珠授十余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换之。令家人装治,大十余幅。访于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声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

  • 泥多佛大 ní duō fó dà

    duō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一·八月端午 【宋朝】 【文】 洪迈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一十二 画三 【宋朝】 【文】 李昉

    吴道玄 冯绍正 张藻 陈闳 韦无忝 卢棱伽 毕宏 净域寺 资圣寺 老君庙 金桥图 崔圆壁吴道玄唐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玄宗知其名,召入供奉。大略宗师张僧繇千变万状,纵横过之。两都寺观,图画墙壁四十(明抄本十作百)余间,变像即同,人相诡状,无一同者。其见在为人所睹之妙者。上都兴唐寺御注金刚经院,兼自题经文。慈恩寺塔前面文殊普贤,西面降魔盘龙等。又小殿前门菩萨,景公寺地狱帝释龙神,永寿寺中三门两神,皆绝妙当时。朱景玄云:“有旧家人尹老八十余,尝云……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车辙中水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辙,乃车行迹也。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

  • 画水掀壁 huà shuǐ xiān bì

    huàshuǐxiān

    画在壁上的汹涌水浪好像要把墙壁掀倒。形容画作精彩逼真。语本宋˙邓椿˙画继˙卷四˙搢绅韦布:『闾邱秀才,江南人,不记名,长于画水,无所宗师,自成一家,尝画五岳观壁,凡作水,先画浪头,然后画水纹,顷刻而成,惊涛汹涌,势欲掀壁。』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神水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渴去热。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的集解项下转引《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由此可见,逢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下雨时,从砍伐的竹竿中沥取的水就是神水。同时也可知神水早在前人的《金门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 三时 sān shí

    sānshí

    1.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2.印度一年分成寒﹑热﹑雨三个季节。大唐西域记˙卷二:『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病传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炙、熨、刺、□、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歧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歧伯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黄帝曰:何谓日醒?歧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曰:何谓夜瞑?歧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