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称 yuè chēng

    yuèchēng

    人名。(公元600?~650?)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大师。南印度人。曾任那烂陀寺的住持。精通一切经论。龙树中论最好的注释家。是中观应成派集大成者,对印度和西藏中观思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中观本颂明句疏﹑入中论﹑六十如理论疏等传世。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观 zhōng guān

    zhōngguān

    佛教用语:(1)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禅观。其见解从世俗的真理观之,由语言、概念所成立的现象是存在的。但从究竟的真理观之,没有丝毫真实存在的体性。修行者依这样的见解来思惟、观修。三论玄义:『若一法不穷,一言不尽,则戏论不灭,中观不生。』(2)大乘佛教的中观派。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观派 zhōng guān pài

    zhōngguānpài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依据龙树思想,主张一切存在现象都没有真实的体性,现象仅是概念所假立的。中观派又分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二支。代表人物除龙树外,有提婆、佛护、清辨、寂护、月称等。 【查看详细解释
  • 提婆 tí pó

    人名。梵语DeVa的音译,意译作天,又称圣天。印度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的弟子。斯里兰卡人,约生存于公元三世纪。以智辨著称,常与外道辩论,后遭外道暗杀而死。有百论、四百论、百字论等流传下来,都是中观派的重要作品。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时教 sān shí jiào

    sānshíjiào

    佛教中观和瑜伽行派依自宗的见解,判释佛陀教法分为三阶段。中观派的三时教是:初说小乘教,第二时说大乘唯识道理,第三时说心境俱空。瑜伽行派的三时教是:初时教说四阿含,第二时教说诸法皆空,第三时说唯识教。原人论:『故天竺戒贤、智光二论师,各立三时教。』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论 zhōng lùn

    zhōnglùn

    1.书名。汉徐干撰,二卷,二十篇。全书原本经训,归于圣贤之道。魏文帝称其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2.佛教典籍。龙树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亦称为『中观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蝶恋花 【宋朝】 【词】 吕胜己

    墙角栽梅分两下。夹竹穿松,巧傍柴门亚。不似西湖明月夜。展开一片江南画。老子寻芳心已罢。为爱孤高,结约如莲社。清静界中观物化。憧憧门外驰车马。

  • 鸿飞雪爪 hóng fēi xuě zhǎo

    鸿hóngfēixuězhǎo

    用以指世事变易。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唐朝】 【诗】 顾况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定中观有漏,言外证无生。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 【唐朝】 【诗】 刘禹锡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唐朝】 【诗】 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唐朝】 【诗】 白居易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 瓮天之见 wèng tiān zhī jiàn

    wèngtiānzhījiàn

    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sānlùn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查看详细解释
  • 中观论 zhōng guān lùn

    zhōngguānlùn

    佛教典籍。龙树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亦称为『中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宋朝】 【词】 林淳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隘游人,喧鼓吹,杂歌讙。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剩写鹅谿幅,归去凤池看。

  • 龙树 lóng shù

    lóngshù

    古印度佛教大师的法号。初期中观派的代表,主张一切皆空。在他的著作中,利用穷举归纳的方式,证明实体论的谬误。他的思想和论证方法,成为后来大乘发展的重要基础。西藏人以他为大乘六庄严之一,在汉地尊他为八宗共祖。主要的著作有中论、七十空性论等。 【查看详细解释
  • 无生 wú shēng

    shēng

    佛教用语:(1)大乘佛教中观派认为没有任何现象是真实的,所以一般所谓『生出某东西』的概念,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中论˙卷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2) 不再生死轮回。也是阿罗汉的词义之一。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次韵西叔兄咏兰(满江红) 【宋朝】 【词】 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闇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 大智度论 dà zhì dù lùn

    zhìlùn

    佛教典籍。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注释本。古来传说作者为龙树。据说全书约合汉文千余卷,鸠摩罗什以秦人好简,故节译成百卷。书中引述资料丰富,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观派的重要著作。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为『四论』。或称为『大论』、『智度论』、『智论』。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