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病本 【汉朝】 【文】 佚名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上崔相公 【唐朝】 【诗】 王建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访沈舍人不遇 【唐朝】 【诗】 赵嘏

    溪翁强访紫微郎,晓鼓声中满鬓霜。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篘 【唐朝】 【诗】 陆龟蒙

    山斋酝方熟,野童编近成。持来欢伯内,坐使贤人清。不待盎中满,旋供花下倾。汪汪日可挹,未羡黄金籝。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标本病传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三·六气为病歌 【文】 杨继洲

    诸暴强直支痛,里急筋缩腰戾,本足肝胆二经,厥阴风木之气。诸病喘呕及吐酸,暴注下迫转筋难,小便浑浊血溢泄,瘤气结核疡疹斑。痈疽吐下霍乱症,瞀郁肿胀鼻塞干,鼽衄淋泌身发热,恶寒战栗惊惑间。笑悲谵妄衄蔑污,腹胀鼓之有声和,少阴君火手二经,真心小肠气之过。痓与强直积饮殢,霍乱中满诸膈痞,体重吐下跗肿痿,肉如泥之按不起。太阴湿土二足经,脾与从中胃之气。诸热瞀瘛筋惕惕,悸动搐搦瘛瘲极,暴喑冒昧躁扰狂,骂詈惊…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标本论 【文】 杨继洲

    歧伯曰:“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它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奇病论 【文】 杨继洲

    黄帝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歧伯曰:“名曰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人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名曰伏梁,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名曰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人有病头痛,数岁不已,名曰厥逆,谓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谓人…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半夏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卫气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歧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卫气失常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黄帝曰:善。 黄帝问于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伯高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三·肘后歌 【文】 杨继洲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叉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风府可用针。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热血作,承山须下病无踪,哮喘发来寝不得…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奇病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 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

  • 国学名著《药性歌括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卷四 【文】 龚廷贤

    三百零一至四百四十一药301.牛黄牛黄味苦,大治风痰,定魂安魄,惊痫灵丹。302.琥珀琥珀味甘,安魂定魄,破郁消症,利水通涩。303.血竭血竭味咸,跌扑损伤,恶毒疮痈,破血有谁。304.石钟乳(钟乳石、鹅管石)石钟乳甘,气乃剽悍(piāohàn),益气固精,治目昏暗。305.阳起石阳起石甘,肾气乏绝,阴痿不起,其效甚捷。306.桑椹子桑椹子甘,解金石燥,清除热渴,染须发皓。307.蒲公英蒲公英苦…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 【文】 杨继洲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砭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此之谓也。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则针灸为妙用可知。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余心。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阴阳应象大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命 【文】 陈淳

    命,犹令也,如尊命、台命之类。天无言做,如何命?只是大化流行,气到这物便生这物,气到那物又生那物,便是分付命令他一般。命一字有二义:有以理言者,有以气言者,其实理不外乎气。盖二气流行,万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个气?必有主宰之者,曰理是也。理在其中为之枢纽,故大化流行,生生未尝止息。所谓以理言者,非有离乎气,只是就气上指出个理,不杂乎气而为言耳。如“天命之谓性”,“五十知天命”,“穷理尽性至于命”…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 【文】 杨继洲

    冲脉: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九种心疼,一切冷气:大陵中脘隐白。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气膈五噎,饮食不下:膻中三里太白…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气交变大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顷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八·续增治法 【文】 杨继洲

    中风论(徐氏书)且夫中风者,有五不治也。开口、闭眼、撒屎、遗尿、喉中雷鸣,皆恶候也。且中风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各不同焉。或中于脏,或中于腑,或痰或气,或怒或喜,逐其隙而害成也。中于脏者,则令人不省人事,痰涎壅,喉中雷鸣,四肢瘫痪,不知疼痛,语言謇涩,故难治也。中于腑者,则令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知痒痛,能言语,形色不变,故易治也。治之先审其症,而后刺之。其中五脏六腑形症各有名,先须察其源…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