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求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qiúwén

    无意追求名誉显贵,不求人知。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查看详细解释
  • 不求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qiúwén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查看详细解释
  • 苟全性命 gǒu quán xìng mìng

    gǒuquánxìngmìng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查看详细解释
  • 女弟子 nǚ dì zǐ

    1.学习歌舞戏剧的女艺人。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女弟子队舞,亦致辞如小儿队。』2.女学生。通俗常言疏证˙文事˙女弟子引还魂记剧:『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 男学生一般儿教法。』 【查看详细解释
  • 闻达 wén dá

    wén

    被称扬荐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似]显达 【查看详细解释
  • 茂才异等 mào cái yì děng

    màocáiděng

    茂才,美材之人。异等,才智特出,异于常人。茂才﹑异等皆是汉代选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话说汉代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查看详细解释
  • 苟全 gǒu quán

    gǒuquán

    苟且保丘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查看详细解释
  • 藏器待时 cáng qì dài shí

    cángdàishí

    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比喻人平时应勤修学习,以待时机到来而一展长才。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若有确然乡党,独行州闾,肥遁丘园,不求闻达,藏器待时,未加收采。』 【查看详细解释
  • 蕴奇待价 yùn qí dài jià

    yùndàijià

    身怀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并依名腾奏,罔或遗隐。』 【查看详细解释
  • 诸侯 zhū hóu

    zhūhóu

    封建时代列国的国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至汤王时,为诸侯与葛为邻,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汤王伐之。』 【查看详细解释
  • 高尚 gāo shàng

    gāoshàng

    1.品行清高。易经˙蛊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2.清雅不俗。如:『他的谈吐高尚大方。』3.物品的款式质地均佳。如:『高尚礼品』。[似]1.高超、崇高 2.高贵、上流 [反]1.2.卑下、低下、下流、庸俗 下级 俗气 卑鄙、卑劣、微贱 【查看详细解释
  • 性命 xìng mìng

    xìngmìng

    1.生命。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文明小史˙第十回:『身上的肉也没有了,再过两天,只怕性命也难保了。』2.哲学上指万物的秉性天赋。易经˙干卦˙彖曰:『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正义:『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似]1.生命、人命 【查看详细解释
  • 野无遗贤 yě wú yí xián

    xián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亦作『野无遗才』。 【查看详细解释
  • 随 suí

    suí

    1.跟从﹑顺从。如:『跟随』﹑『追随』﹑『萧规曹随』。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2.沿着﹑顺着。书经˙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3.听任﹑任凭。如:『去不去随你』。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4.北方方言。指相像。如:『他长得随他父亲。』立即﹑接着。如:『随时』﹑『随即』。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邓通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着身。』 【查看详细解释
  • 不忮不求 bù zhì bù qiú

    zhìqiú

    忮,嫉妒。不忮不求指不嫉妒,不贪得。语出诗经˙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后来多用来形容淡泊无求,不做非分之事的处世态度。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wén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ubd

    【基本释义】闻(聞)wén听见: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听见的事情,消息:新闻。传闻。见闻。出名,有名望:闻人。闻达。名声:令闻(好名声)。丑闻。用鼻子嗅气味: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姓。笔画数:9;部首:门;笔顺编号:425122111
  • 不求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qiúshènjiě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查看详细解释
  • 向声背实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xiàngshēngbèishí

    注重虚名而不求实学或只重传闻而不求事实。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查看详细解释
  •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lúntūnzǎo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而不加咀嚼。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如:『研究学问最怕囫囵吞枣,缺乏辨别能力。』亦作『鹘仑吞枣』。[似]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查看详细解释
  • 食不念饱 shí bù niàn bǎo

    shíniànbǎo

    节制饮食,不吃太饱。形容自奉俭朴,不尚奢华。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今虽已老,而复「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亦作『食不求饱』、『食无求饱』。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