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三字经》

    《三字经》 - 三字经注解(一) 【宋朝】 【文】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连”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家族名人 1、连舜宾:字辅之。宋朝应山人。他年少的时候应乡试举没有考中,于是便回家供养父母,再也不去考试了。他的家庭很富有,而且他的财产很多都用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别的时间他就用来专心教育…

  • 国学名著《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 第十六则 【清朝】 【文】 王永彬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唐朝】 【诗】 卢照邻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左平右墄,上圆下方。调均风雨,制度阴阳。四窗八达,五室九房。南通夏火,西瞰秋霜。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僧院小泉井 【唐朝】 【诗】 方干

    亦恐浅深同禹穴,兼云制度象污樽。窥寻未见泉来路,缅想应穿石裂痕。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 国学名著《易传》

    《易传》 - 彖传下·节 【先秦】 【文】 孔子后学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 国学名著《商君书》

    《商君书》 - 壹言 【先秦】 【文】 商鞅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壹,则民应用;事本抟,则民喜农而乐战。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也,不可不变也。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若此,而功臣劝,则上令行而荒草辟,淫民止而奸无萌。治国…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用人篇·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文】 曾国藩

    沅弟左右: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千在彼,当易得手。保内参吉南,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堪为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杏市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拨。办大事者以多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二十八章 【先秦】 【文】 孔伋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唐朝】 【诗】 白居易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蓂晚馀尧历,龟新启夏图。三朝联棣萼,从古帝王无。鼎湖龙渐远,濛汜日初沈。唯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山呼万岁是虚声。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凤翔西郭新亭 【唐朝】 【诗】 姚合

    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结构方殊绝,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佛寺幽难敌,仙家景可追。良工惭巧尽,上客恨逢迟。两面寒波涨,当前软柳垂。清虚宜月入,凉冷胜风吹。宴赏军容静,登临妓乐随。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泛鹢春流阔,飞觞白日欹。闲花长在户,嫩藓乍缘墀。永望情无极,频来困不辞。云峰晴转翠,烟树晓逾滋。向野惟贪静,临空遽觉危。行人如不到,游乐更何为。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经”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大夫经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周王室有个卿士被封于经邑,因此史称经侯。古经邑之所在,就是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一带,著名东汉科学家张衡在《东京赋》描写洛阳的天文气候特征时就说:“洛阳,昔先王之经邑也。其掩观九隩,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春秋末期一度地处魏国。不过也有学者说经邑在今河北省的大城县,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经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姬姓…

  • 国学名著《宣室志》

    《宣室志》 - 韦氏子(二) 【文】 张读

    汧阳郡有张女郎庙。上元中,有韦氏子容于汧阳,途至其庙,遂解鞍以憩。忽见庙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上。生视之,乃结草成者,文理甚细,色白而制度极妙。韦生乃收贮于橐中,既而别去。及至郡,郡守舍韦生于馆亭中。是夕,生以所得屐致于前而寐。明日,已亡所在,莫穷其处。仅食顷,乃于馆亭瓦屋上得焉。仆者惊愕,告于韦生,生即命升屋而取之。既得,又致于前。明日,又失其所,复于瓦屋上得之。如是者三。韦生窃谓仆曰:“此其怪乎可…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三·瑰玮 【文】 贾谊

    天下有瑰政于此,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使民乐而民愈苦,使民知而民愈不知避县网,甚可瑰也。今有玮术于此,夺民而民益富也,不衣民而民益暖,苦民而民益乐,使民愈愚而民愈不罹县网。陛下无意少听其数乎?夫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以相竞高。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轻能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费日挟巧,用之易弊。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唐朝】 【诗】 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依止老宿亦未晚,

  • 深衣 【先秦】 【文】 孔子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深衣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法王缘起 【明朝】 【文】 徐弘祖

    吐蕃bō国有法王、人王。 人王即领主主兵革,初有四,今并一。法王喇嘛教首领主佛教,亦有二。人王以土地养法王,而不知有中国;法王代人王化人民,而遵奉朝廷。其教,****王与二法王更相为师弟。 大法王将没通“殁”,死亡,即先语二法王以托生之地。二法王如其言往求之,必得所生,即抱奉归养为****王,而传之道。其抱归时,虽年甚幼,而前生所遗事,如探环穴中,历历不爽。二法王没,亦先语于****王,而往觅与抱归传教,亦如之。其托生之家,各不甚遥绝,若只借为萌芽,而果则不易也。大与二,亦只互为渊源,而位则不更…

  • 国学名著《周易》

    《周易》 - 益(卦四十二) 【先秦】 【文】 周文王

    力娩衰亡的呼号 【原文】 (震下巽上)益①: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为大作(2)。元吉,无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③,无咎,有罕,,中行告公用圭(4)。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5) 九五:有罕,惠心勿问(6)。元吉。有孚,惠我德(7)。 上九:莫益之(8),或击之(9)。立心勿恒(10),凶。【注释】 ①益是本卦的标题。益的意思是增益。全卦内容是说明损益的道理,与 “损卦”构成一个组卦。标题的“益”字是卦中多见词。②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