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72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六】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滩,凡二年。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公元五七五年) 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癸酉,周主如同州。 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 齐主还?。 辛巳,上祀北郊。 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栅等六城。 齐主言语涩呐,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性懦,不堪人视,虽三公、令、录奏事,莫得仰视,皆略陈大指,惊走而出。承世祖奢泰之馀,以为帝王当然,后宫皆宝衣玉食,一裙之费,至直万匹。竞为新巧,朝衣夕弊。盛修宫苑,穷极壮丽。所好不常,数毁又……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索隐按:胜立数月而死,无后,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①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②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 注①索隐韦昭云属颍川,地理志云属汝南。不同者,按郡县之名随代分割。 盖阳城旧属汝南,*(史迁云)*今为汝阴,后又分隶颍川,韦昭据以为说,故其不同。他皆放此。正义即河南阳城县也。 注②索隐夏音贾……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泷冈阡表 【宋朝】 【文】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76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十】 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滩,凡五年。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公元五八四年) 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 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 壬申,梁主入朝于隋,服通天冠、绛纱袍,北面受郊劳。及入见于大兴殿,隋主服通天冠、绛纱袍,梁主服远游冠、朝服,君臣并拜。赐缣万匹,珍玩称是。 隋前华州刺史张宾、仪同三司刘晖等造《甲子元历》成,奏之。壬辰,诏颁新历。 癸巳,大赦。 二月,乙巳,隋主饯梁主于灞上。 突厥苏尼部男女万余口降隋。 庚戌,隋主如陇州。 突厥达头可汗请降于隋。 夏,四月,庚子,隋……

  • 国学名著《夜航船》

    《夜航船》 - 考古部·析类(1) 【文】 张岱

    有同时同姓名者两曾参:一曾参杀人,而致曾子之母投杼。两毛遂:一毛遂堕井,而致平原君之痛哭。异世则两鲁秋胡列国一鲁秋胡,因妇采桑,调其妻,投水死。汉一鲁秋胡,求聘翟氏女,翟公误传调妻事,以为薄行,而不许婚。俱可笑也。其次如国师刘秀,以名应图谶,为王莽所杀;而诛王莽者为光武,亦刘秀。莽遣太师安新公王匡,攻更始定国上公王匡,不胜,为所执杀。唐李尚书益与宗人益者,俱赴饮,据上坐。因笑曰:“今日两副坐头俱…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71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五】 起玄?执徐,尽阏逢敦,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公元五七二年) 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已巳,齐主祀南郊。 庚午,上享太庙。 辛未,齐主赠琅邪王俨为楚恭哀帝以慰太后心,又以俨妃李氏为楚帝后。 二月,癸西,周遣大将军昌城公深聘于突厥,司宾李除、小宾部贺遂礼聘于齐。深,护之子也。 已卯,齐以卫菩萨为太尉。辛巳,以并省吏部尚书高元海为尚书左仆射。 已酉,封皇子叔卿为建安王。 庚寅,齐以尚书左仆射唐邕为尚书令,侍中祖?为左仆射。初,胡……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第四十六回 杀翟让李密负友 乱宫妃唐公起兵 【明朝】 【文】 褚人获

    词曰: 荣华自是贪夫饵,得失暗相酬。恋恋蝇头,营营蜗角,何事能 休?机缘相左,谈笑剑戟,樽俎沮戈矛。功名安在?一堆白骨, 三尺荒丘。 右调“青衫湿” 天地间两截人的甚多:处穷困落寞之时,共谈心行事,觉厚宽有情,春风四海。至富贵权衡之际,其立心做事,与前相违,时时要防人算计他,刻刻恐自己跌下来。这个毛病,十人九犯。总因天赋之性,见识学问,只得到这个地位。再说秦叔宝在大海寺,将张须陀并唐、樊二人重新殡殓,择地安葬,做几日道场;然后同单雄信、罗士信起行,赶到康城,与李密、王伯当众人相会了,叙旧庆新,……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77 【宋朝】 【文】 司马光

    【隋纪一】 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凡三年。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开皇九年(己酉,公元五八九年) 春,正月,乙丑朔,陈主朝会群臣,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 是日,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74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八】 上章困敦,一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五八零年) 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 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防事。 乙卯,周税入市者人一钱。 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门学,释奠。 戊午,突厥入贡于周,且迎千金公主。 乙丑,周天元改制为天制,敕为天敕。壬午,尊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为天元圣皇太后。癸未,诏杨后与三后皆称太皇后,司马后直称皇后。 行军总管杞公亮,天元之从祖兄也。其子西阳公温妻尉迟氏,蜀公迥之孙,有美色,以宗妇入朝。天元饮之酒,……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67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一】 起强圉赤奋若,尽屠维单阏,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公元五五七年) 春,正月,辛丑,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追尊王考文公为文王,妣为文后;大赦。封魏恭帝为宋公。以木德承魏水,行夏之时,服色尚黑。以李弼为太师,赵贵为太傅、大冢宰,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中山公护为大司马。 诏以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以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左仆射。 周王祀圜丘,自谓先世出于神农,以神农配二丘,始祖献侯配南北郊,文王配明堂,庙号太祖。癸卯,祀方丘。甲辰,祭大社。除市门税。乙巳,享太庙,……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第一回 隋主起兵代陈 晋王树功夺嫡 【明朝】 【文】 褚人获

    诗曰: 繁华消歇似轻云,不朽还须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弩骀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启英雄早致君。 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谱奇文。 从来极富、极贵、极畅适田地,说来也使人心快,听来也使人耳快,看来也使人眼快;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都藏在里边,不做千古骂名,定是一番笑话。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止有草泽英雄,他不在酒色上安身立命,受尽的都是落寞凄其,倒会把这千人弄出来的败局,或是收拾,或是更新,这名姓可常存天地。但他名姓虽是后来彰显,他骨格却也平时定了。譬如日月;……

  • 国学名著《汉书》

    《汉书》 - 传·陈胜项籍传 【汉朝】 【文】 班固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行至蕲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斩,胜、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不得立,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项燕为楚将…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68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二】 起上章执徐,尽玄?敦?,凡三年。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公元五六零年) 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齐大赦,改元乾明。 辛酉,上祀南郊。齐高阳王?,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常在左右,执杖以挞诸王,太皇太后深衔之。及显祖殂,?有罪,太皇太后杖之百馀;癸亥,卒。 辛未,上祀北郊。 齐主自晋阳还至?。 二月,乙未,高州刺史纪机自军所逃还宣城,据郡应王琳,泾令贺当迁讨平之。 王琳至栅口,侯?督诸军出屯芜湖,相持百馀日。东关春水稍长,舟舰得通,琳引合肥?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军势甚盛……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69 【宋朝】 【文】 司马光

    【陈纪三】 起昭阳协洽,尽柔兆阉茂,凡四年。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公元五六三年) 春,正月,齐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时齐主终日酣饮,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庸俗,帝亦轻之;以收才名素盛,故用之。而收畏懦避事,寻坐阿纵,除名。?州刺史毕义云作书与高元海,论叙时事。元海入宫,不觉遗之。给事中李孝贞得而奏之,帝由是疏元海。以孝贞兼中书舍人,征义云还朝。和士开复谮元海,帝以马鞭棰元海六十,责曰:“汝昔教我反,以弟反兄,几许不义!以?城兵抗并州,几许无智!”出为?州刺史。 甲申,周迪众溃,……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85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一】 起著雍摄提格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年(戊寅,公元六一八年) 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辛酉,世充命诸军各造浮桥渡洛击密,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虎贲郎将王辩破密外栅,密营中惊扰,将溃;世充不知,鸣角收众,密因帅敢死士乘之,世充大败,争桥溺死者万馀人。王……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补遗卷二 【文】 沈德符

    ○内阁【阁臣事寄】高皇帝自丞相胡惟庸谋逆,革中书省,置四辅官,秩从一品,以代丞相。至洪武十五年,以王大中败事革四辅,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刘仲质为华盖殿,吴伯宗为武英殿,宋讷为文渊阁,吴沉为东阁,俱称大学士。十八年,朱善又为文渊阁,盖太祖朝所拜大学士止此矣。建文朝,以尚书卿寺参国政,方孝孺仅文学博士,亦预政地,无殿阁之名。文皇即位,始以词臣解缙等七人直文渊阁,其后列圣辅臣,以保傅尚书入为殿阁大…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63 【宋朝】 【文】 司马光

    【梁纪十九】 上章敦?,一年。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公元五五零年) 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杜僧明马被伤,陈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马。僧明上马复战,众军因而乘之。路养大败,脱身走。霸先进军南康,湘东王绎承制授霸先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戊辰,东魏进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 庚午,邵陵王纶至江夏,郢州刺史南平王恪郊迎,以州让之,纶不受;乃推纶为假黄钺……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80 【宋朝】 【文】 司马光

    【隋纪四】 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 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不听,太翼曰:“是行恐銮舆不返!”帝大怒,系之长安狱,期还而斩之。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赏赐支度,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帝不豫。六月,庚申,赦天下。秋,七月,甲辰,上疾甚,卧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欷,命太子赦章仇太翼。丁未,崩于大宝殿。 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

  • 国学名著《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 唐 【文】 陈傅良

    唐高祖初兴,兵事属之于子(高祖起太原,开大将军府,以建成为左领大都督,领左三军;太宗为右领大都督,领右三军;元吉统中军。),庶事草创,兵制未暇讲。及天下略定,始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府统之。分关中为十二道(万年道、长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华州道、宁州道、岐州道、幽州道、西麟州道、泾州道、宜州道,皆置府。)。虽稍有更易(武德三年,更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65 【宋朝】 【文】 司马光

    【梁纪二十一】 起昭阳作噩,尽阏逢阉茂,凡二年。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公元五五三年) 春,正月,王僧辩发建康,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 丙子,山胡围齐离石。戊寅,齐主讨之,未至,胡已走,因巡三堆,大猎而归。 以吏部尚书王褒为左仆射。 己丑,齐改铸钱,文曰“常平五铢”。 二月,庚子,李洪雅力屈,以空云城降陆纳。纳囚洪雅,杀丁道贵。纳以沙门宝志诗识有“十八子”,以为李氏当王,甲辰,推洪雅为主,号大将军,使乘平肩舆,列鼓吹,纳帅众数千,左右翼从。 魏太师泰去丞相、大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