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84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晋纪五】 起阏逢执徐二月,尽旃蒙大荒落七月,凡一年有奇。 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公元九四四年) 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未几,周儒引契丹将麻答自马家口济河,营于东岸,攻郓州北津以应杨光远。麻答,契丹主之从弟也。乙巳,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守贞,河阳;汉璋,应州;怀让,太原人也。 丙午,契丹围高行周、符彦卿及先……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5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八十一】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帝宴朱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全忠?翔使去,曰:“翔亦醉矣。”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夔州,知渝州王宗阮等击败之。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纟亘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峡”。 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 【宋朝】 【文】 李昉

    桑道茂 韦夏卿 骆山人 李生 王锷 窦易直 李潼 贾? 娄千宝 丁重 夏侯生 薛少尹 周玄豹 程逊桑道茂李西平晟之为将军也,尝谒桑道茂。茂云:“将军异日为京兆尹,慎少杀人。”西平曰:“武夫岂有京兆尹之望。”后兴元收复,西平兼京尹。时桑公在浮囚之中,当断之际,告西平公:“忘少杀人之言耶。”西平释之。(出《传载》) 李西平,字晟之,是位将军。他曾拜访过桑道茂。桑道茂说:“将军以后能任京兆尹,但你要谨慎少杀人。”李西平说:“我一介武夫怎么能有任京兆尹的可能呢?”后来,李西平领兵收复了兴元,并兼任京兆……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83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晋纪四】 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公元九四二年) 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庚申,重荣首至?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 癸亥,改镇州为恒州,成德军为顺国军。 丙寅,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莹为侍中,以杜重威为顺国节度使兼侍中。安重荣私财及恒州府库,重威尽有之,帝知而不问。又表卫尉少卿范阳王瑜为副使,瑜为之重敛于民,恒人不胜其苦。 张式父?诣阙讼冤。壬午,以河……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89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汉纪四】 上章阉茂,一年。 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 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 郭威请勒兵北临契丹之境,诏止之。 丙寅,遣使诣河中、凤翔收瘗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 唐主闻汉兵尽平三叛,始罢李金全北面行营招讨使。 唐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多敛民财以赂权贵,权贵争誉之。在寿州积年,恐被代,欲以警急自固,妄奏称汉兵将大举南伐。二月,唐主以东都留守燕王弘冀为润、宣二州大都督,……

  • 国学名著《白牡丹》

    《白牡丹》 - 第四十三回 【文】 洪琮

    挥金银众女感恩受封诰二姬应梦却说正德闻得小二所言,笑曰:“俺知道了。”即进客房,取了金条,锁上房门。小二笑曰:“大官人放心,我们这里逢着灯节,乃通夜不闭的。”正德出门,来至勾栏街,翠云轩口,果见那门前的鸨儿,嘻笑迎接进内。正德当中坐下,薛妈妈叩见问名,帝以假名相告,即曰:“闻妈妈有名妹,特来拜访。”薛妈妈先令数女拜见。正德看看,都不合意。嗣后方使十二美人各执着一婢,叩见拜毕,分立两旁。正德见其衣…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41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五十七】 起屠维大渊献二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凡二年在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八一九年) 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败平卢兵于沂州,拔丞县。李师道闻官军侵逼,发民治郓州城堑,修守备,役及妇人,民益惧且怨。都知兵马使刘悟,正臣之孙也,师道使之将兵万馀人屯阳谷以拒官军。悟务为宽惠,使士卒人人自便,军中号曰刘父。及田弘正渡河,悟军无备,战又数败。或谓师道曰:“刘悟不修军法,专收众心,恐有他志,宜早图之。”师道召悟计事,欲杀之。或谏曰:“今官军……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6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二】 起阏逢执徐六月,尽强圉协洽三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 六月,壬辰,东川留后高仁厚奏郑君雄斩杨师立出降。仁厚围梓州久不下,乃为书射城中,道其将士曰:“仁厚不忍城中玉石俱焚,为诸君缓师十日,使诸君自成其功。若十日不送师立首,当分见兵为五番,番分昼夜以攻之,于此甚逸,于彼必困矣。五日不下,四面俱进,克之必矣。诸君图之!”数日,君雄大呼于众曰:“天子所诛者元恶耳,他人无预也!”众呼万岁,大噪,突入府中,师立自杀,君雄挈其首出降。仁厚献其首……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4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 起上章困敦十一月,尽玄?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公元八八零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作乱,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以本道兵授诸葛爽及代州刺史朱玫,使南讨黄巢。乙卯,以代北都统李琢为河阳节度使。 初,黄巢将渡淮,豆卢?彖请以天平节钺授巢,俟其到镇讨之,卢携曰:“盗贼无厌,虽与之节,不能止其剽掠,不若急发诸道兵扼泗州,汴州节度使为都统,贼既前不能入关,必还掠淮、浙,偷生海渚耳……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0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六十六】 起上章执徐,尽强圉大渊献,凡八年。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公元八六零年) 春,正月,乙卯,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范居植死,刘?仅以身免。乙丑,甫帅其徒千馀人陷剡县,开府库,募壮士,众至数千人。越州大恐。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郑祗德更募新卒以益之。军吏受赂,率皆得孱弱者。祗德遣子将沈君纵、副将张公署、望海镇将李?将新卒五百击裘甫。二月,辛卯,与甫战于剡西,贼设伏于三溪之南,而陈于三溪之北,壅溪上流,使可涉。既战,阳败走,官军追之,半涉,决……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9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梁纪四】 起昭阳作噩十二月,尽强圉赤奋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公元九一三年) 十二月,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平卢节度使朱瑾帅诸将拒之,遇于赵步。吴征兵未集,温以四千馀人与景仁战,不胜而却。景仁引兵乘之,将及于隘,吴吏士皆失色,左骁卫大将军宛丘陈绍援枪大呼曰:“诱敌太深,可以进矣!”跃马还斗,众随之,梁兵乃退。温拊其背曰:“非子之智勇,吾几困矣!”赐之金帛,绍悉以分麾下。吴兵既集,复战于霍丘,梁兵大败。王景仁以数骑殿,吴人不敢逼。梁之渡淮而南也,表其可涉之津。霍丘守将朱景浮表……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43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五十九】 起昭阳单阏,尽著雍?滩,凡六年。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下长庆三年(癸卯,公元八二三年) 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彩、银器各有差。 户部侍郎牛僧孺,素为上所厚。初,韩弘之子右骁卫将军公武为其父谋,以财结中外。及公武卒,弘继薨,稚孙绍宗嗣,主藏奴与吏讼于御史府。上怜之,尽取弘财簿自阅视,凡中外主权,多纳弘货,独朱句细字曰:“某年月日,送户部牛侍郎钱千万,不纳。”上大喜,以示左右曰:“果然,吾不缪知人!”三月,壬戌,以僧孺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时僧……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八十一 贡举四 【宋朝】 【文】 李昉

    李逢吉 章孝标 刘轲 崔群 李翱女 贺拔? 李宗闵 庾承宣 张? 卢求 杜牧 刘? 薛保逊 贾岛 毕? 裴德融 裴思谦 李肱 苏景胤 张元夫李逢吉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李逢吉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语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李德裕颇为寒进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出《摭言》) 元和十一年(岁次丙申),李逢吉以下三十三人都是贫寒的进士。当时流传这样的话: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

  • 国学名著《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 卷十五 卫朝奉狠心盘贵产 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明朝】 【文】 凌濛初

    诗曰: 人生碌碌饮贪泉,不畏官司不顾天。 何必广斋多忏悔?让人一着最为先。 这一首诗,单说世上人贪心起处,便是十万个金刚也降不住;明明的刑宪陈设在前,也顾不的。子列子有云:“不见人,徒见金。”盖谓当这点念头一发,精神命脉,多注在这一件事上,那管你行得也行不得? 话说杭州府有一贾秀才,名实,家私巨万,心灵机巧,豪侠好义,专好结识那一班有义气的朋友。若是朋友中有那未娶妻的,家贫乏聘,他便捐资助其完配;有那负债还不起的,他便替人赔偿。又且路见不平,专要与那瞒心昧已的人作对。假若有人恃强,他便出奇计以…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78 【宋朝】 【文】 司马光

    【后唐纪七】 起玄?执徐七月,尽阏逢敦?闰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公元九三二年) 秋,七月,辛巳,朔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 己丑,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元?中书令。 庚寅,李存瑰至成都,孟知祥拜泣受诏。 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以湖南比年大旱,命闭南岳及境内诸神祠门,竟不雨。辛卯,希声卒,六军使袁诠、潘约等迎镇南节度使希范于朗州而立之。 乙未,孟知祥遣李存瑰还,上表谢罪,且告福庆公主之丧。自是复称?,然益骄倨矣。 庚子,以西京留守、同平章事李从珂……

  • 国学名著《东观奏记》

    《东观奏记》 - 上卷 【文】 裴庭裕

    孝明郑太后,润州人也,本姓朱氏。李锜据浙西反,相者言于锜曰:“朱氏有奇相,当生天子。”锜取致于家。锜既死,后入掖庭,为郭太后侍儿。宪宗皇帝爱而幸之,生宣宗皇帝,为母天下十四年。懿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又七年,崩。以郭太后配享,出祭别庙。上性至孝,奉郑太后供养,不居别宫,只于大明宫朝夕侍奉。亲舅郑光,即位之初,连任平卢、河中两镇节度使。大中七年,自河中来朝,上因与光商较政理,光素不晓文字,对上语时…

  • 国学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元朝】 【文】 施耐庵

    话说当下方腊殿前启奏,愿领兵出洞征战的,正是东床驸马主爵都尉柯引。方腊见奏,不胜之喜。柯驸马当下同领南兵,带了云璧奉尉,披挂上马出师。方腊将自己金甲锦袍,赐与驸马,又选一骑好马,叫他出战。那柯驸马与同皇侄方杰,引领洞中护御军兵一万人马,驾前上将二十余员,出到帮源洞口,列成阵势。 却说宋江军马困住洞口,已教将佐分调守护。宋江在阵中,因见手下弟兄,三停内折了二停,方腊又未曾拿得,南兵又不出战,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只听得前军报来说:“洞中有军马出来交战。”宋江、卢俊义见报,急令诸将上马,引军出战,摆……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 【宋朝】 【文】 李昉

    李回 李序 蔡荣 刘元迥 郑翦 柳? 马总 崔龟从李 回唐故相李回,少时常久疾。兄?,召巫觋,于庭中设酒食,以乐神。方面壁而卧,忽闻庭中喧然。回视,见堂下有数十人,或衣黄衣绿,竞接酒食而啖之。良久将散,巫欲撤其席,忽有一人自空而下,左右两翅。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陆大夫神至矣。”巫者亦惊曰:“陆大夫神来。”即命致酒食于庭。其首俯于筵上,食之且尽,乃就饮其酒。俄顷,其貌?然,若有醉色。遂飞去,群鬼亦随而失。后数日,回疾愈。(出《宣室志》) 唐代做过宰相的李回,小时曾得病很久不好。哥哥李?为李回……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一 【文】 毕沅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高祖朓,唐幽都令;曾祖珽,唐御史中丞;祖敬,涿州刺史;考弘殷,周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赠太尉;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帝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月不散。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非常人。事周世宗,累官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宋州节度使,进封开国侯,依前都点检。○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建隆元年(辽应历十年。庚申…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百七十一 精怪四 【宋朝】 【文】 李昉

    杂器用 独孤彦 姚康成 马举 吉州渔者 凶器上 梁氏 曹惠 窦不疑杂器用独孤彦建中末,有独孤彦者,尝客于淮泗间。会天大风,舟不得进,因泊于岸。一夕步月登陆,(“陆”字原阙,据明抄本补。)至一佛寺中,寺僧悉赴里民会去,彦步绕于庭。俄有二丈夫来。一人身甚长,衣黑衣,称姓甲,名侵讦,(“讦”原作“许”,据陈校本改,下同。)第五。一人身广而短,衣青衣,称姓曾,名元。与彦揖而语,其吐论玄微,出于人表。彦素耽奇奥,常与方外士议语,且有年矣。至于玄门释氏,靡不穷其指归。乃遇二人,则自以为不能加也,窃奇之,且……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