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四·晋文公 【宋朝】 【文】 洪迈

    晋公子重耳自狄适他国凡七,卫成公、曹共公、郑文公皆不礼焉,齐醒公妻以女,宋襄公赠以马,楚成王享之,秦穆公纳之,卒以得国。卫、曹、郑皆同姓,刘、宋、秦、楚皆异姓,非所谓“岂无他人,不如同姓”也。晋文公卒未葬,秦师伐郑灭滑,无预晋事,晋先轸以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背秦大惠,使襄公墨衰绖而伐之。虽幸胜于殽,终启焚舟之战,两国交兵,不复修睦者数百年。先轸是年死于狄,至孙縠而诛灭,天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汉朝】 【文】 刘向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说而不顾万世之利。从人说大王者,必谓齐西有强赵,南有韩、魏,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 “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已危,亡随其后,虽有胜名而有亡之实,是何故也?齐大而鲁小。今赵之与秦也,犹齐之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於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胜秦之名,而国破矣…

  • 国学名著《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 六国论 【文】 何去非

    秦得所以并天下之形,而天下遂至于必可并;六国有可以拒秦之势,而秦遂至于不可拒者,岂秦为工于毙六国耶?其祸在乎六国之君,自战其所可亲,而记其所可仇故也。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计秦之地,居六国五之一;校秦之兵,当六国十之一。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而常擅其雄强以制天下之命者,由其据形便之居,俯扼天下之吭,而蹈其膺背于足股之下故也。使六国之君知夫社稷之实祸在秦,而相与致诚缔交,戮力以摈秦,即…

  • 图书 tú shū

    shū

    1.书籍。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2.汉书˙卷三十九˙萧何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3.河图洛书的简称。见『河图洛书』条。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圣王兴则出图书 ,王道废则竭绝。』4.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见『图谶』条。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上:『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5.图章。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着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似]1.典籍、文籍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汉朝】 【文】 刘向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疋,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蔽,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阴饴甥对秦伯 【先秦】 【文】 左丘明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五国伐秦 【汉朝】 【文】 刘向

    五国伐秦。魏欲和,使惠施之楚。楚将入之秦而使行和。杜赫谓昭阳曰:“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昭子曰:“善。”因谓惠施曰:“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使人因魏而和。” 惠子反,魏王不说。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人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昭子曰:“善。”因令人调和于魏。…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秦赵约而伐魏 【汉朝】 【文】 刘向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 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报魏?”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 芒卯应赵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郊邺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秦。…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秦楚攻魏围皮氏 【汉朝】 【文】 刘向

    秦、楚攻魏,围皮氏。为魏谓楚王曰:“秦、楚胜魏,魏王之恐也见亡矣,必舍与秦,王何不倍秦而与魏王?魏王喜,必内太子。秦恐失楚,必效城地于王,王虽复与之攻魏可也。”楚王曰:“善。”乃倍秦而与魏,魏内太子于楚。 秦恐,许楚城地,欲与之复攻魏。樗里疾怒,欲与魏攻楚,恐魏之以太子在楚不肯也。为疾谓楚王曰:“外臣疾使臣谒之,曰:‘敝邑之王欲效城地,而为魏太子之尚在楚也,是以未敢。王出魏质,臣请效之,而复固秦、楚之交,以疾攻魏。”楚王曰:“诺。”乃出魏太子。秦因合魏攻楚。…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宁夫人惑计走他乡 【明朝】 【文】 褚人获

    词曰: 深锁的窗,遍青山,愁肠满目。甚来由,风风雨雨,乱人心曲。 说到情中心无主,行看江上春生谷。正空梁断影泛牙樯,成何局? 画虎处,人觳觫。笑鹰扬,螳臂促。怎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甚张罗?叫得子规来,人生 足。 调寄“满江红” 流光易过,天地间的事业,那有做得完的日子?游子有方,父母爱子之心,总有思不了的念头。功名到易处之地,正是富贵逼人来,取之如拾芥。若是到难处之地,事齐事楚,流离颠沛,急切间总难收煞。却说秦王与刘文静、徐义扶、女儿惠英,四五骑马,离脱了金墉……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陈”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陈」源出 ; 一 ; 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 「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二 ; 鲜卑族改姓,据《魏书》所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 三 ; 古代安南 ( 今越南 ) 国王有姓陈。 家族名人 陈胜 (前?~前208) 字涉,秦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人。秦二世时,与吴广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归向。旋自立为楚王,势力颇大,后为其部下庄贾所杀。 陈平 (…

  • 国学名著《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 - 胜战 【明朝】 【文】 刘基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既胜若否。」 秦二世时,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鲁仲连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秦围赵邯郸,诸侯莫敢先救。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欲与赵尊秦为帝。鲁仲连适在赵,闻之,见平原君胜。胜为介绍,而见之于辛垣衍。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吾不知;若梁…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萧何 任氏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冯述评] 二人之智无大小,易地皆然也。 又蜀卓氏,其先赵人,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行。诸迁虏少用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冯注:芋也],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居”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杜姓,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大夫杜伯的儿子在晋国作官,被封在先邑,他的子孙于是有以邑为姓,称为先姓。晋文公提拔他的后人先轸为中军元帅,职掌国政。先轸曾经率领晋军在崤山一带打败秦军,他的儿子先且居后来继位中军元帅,在彭衙再一次打败秦军。先且居于是变得很有名,他的子孙于是有以他的名字中的“居”字作为姓氏的,称为居氏,世代相传。 家族名人 居股:汉朝人,武帝时继位为粤繇王,东粤王余善举兵判汉,武帝泊兵讨伐,他与建成侯敖等合谋,杀余善降汉,被封为东城侯。 居翁:汉代广西人,为壮族祖先。任南城桂…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苏秦谓齐王 【汉朝】 【文】 刘向

    苏秦谓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

  • 痛 tòng

    tòng

    1.疼。如:『牙痛』、『头痛』、『肚子痛』。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2.悲伤、伤悼。如:『哀痛』、『悲痛』。史记˙卷五˙秦本纪:『寡人思念先君之 意,常痛于心。』3.怜惜、怜爱。宋˙晁冲之˙陆元钓寄日注茶诗:『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聊斋志异˙卷十˙胭脂:『堂下相遇,腼然含涕,似有痛惜之词,而未可言也。』4.憎恨。国语˙楚语下:『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极、尽情、澈底。如:『痛骂』、『痛饮』、『痛快』、『痛改前非』。管子˙七臣七主:『奸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尹知章˙注:『痛,甚极之辞。』??痛与恸义近易混,痛有疼痛、悲伤的意思,恸是过度悲伤,程度比痛深。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建信君贵于赵 【汉朝】 【文】 刘向

    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肖,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虚戾,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且王之先帝,…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华军之战 【汉朝】 【文】 刘向

    华军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 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

  • 国学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 -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元朝】 【文】 施耐庵

    话说那黄信上马,手中横着,这口丧门剑;刘知寨也骑着马,身上披挂些戎衣,手中拿 一把叉;那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着缨、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两下鼓,一声 锣,解宋江和花荣望青州来。众人都离了清风寨。行不过三四十里路头,前面见一座大林 子。正来到那山嘴边前头,寨兵指道:“林子里有人窥望。”都立住了脚。黄信在马上问 道:“为甚不行?”军汉答道:“前面林子里有人窥看。”黄信喝道:“休睬他,只顾 走!”看看渐近林子前,只听得当当的二三十面大锣一齐响起来。那寨兵人等都慌了手脚, 只待要走。黄信喝道:……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