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食之论 ěr shí zhī lùn

    ěrshízhīlùn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ěrshízhītán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ěrshízhīyán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ěrshízhīyán

    没有根据的传闻。如:『此种凭空捏造的耳食之言,有智之士岂能轻易相信。』亦作『耳食之谈』。[似]以讹传讹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ěrshízhītán

    没有根据的传闻。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董仲舒断狱:『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亦作『耳食之言』。 【查看详细解释
  • 道听耳食 dào tīng ěr shí

    dàotīngěrshí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查看详细解释
  • 无关大体 wú guān dà tǐ

    guān

    比喻没有多大关系。 【查看详细解释
  • 残缺不全 cán quē bù quán

    cánquēquán

    残破,缺损不完整。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可惜带到日本的那位翻译,只懂英国话,日本话虽会几句,却是耳食之学,残缺不全。』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 ěr shí

    ěrshí

    以耳代口,辨察食物。比喻见识浅,轻易相信传闻,不求真象。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查看详细解释
  • 耳食之闻 ěr shí zhī wén

    ěrshízhīwén

    没有根据的传闻。如:『这件事不过是耳食之闻,何必信以为真。』[似]道听涂说 【查看详细解释
  • 矮人观场 ǎi rén guān cháng

    ǎirénguānchá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查看详细解释
  • 梦中说梦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

    mèngzhōngshuōmèng

    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查看详细解释
  • 道听涂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dàotīngshuō

    在路上听到一些没有根据的话,不加求证就又在路途中说给其他的人听。语本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后泛指没有经过证实、缺乏根据的话。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亦作『道路风闻』。[似]耳食之闻[反]亲见其事、真知灼见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ěr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BGHG

    【基本释义】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十五 六国年表 第三 【汉朝】 【文】 司马迁

    索隐六国,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②君子惧焉。及文公?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闲,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卷八 【文】 沈德符

    ○内阁【二相诗词】严分宜自为史官,即引疾归卧数年,读书赋诗,其集名《钤山堂稿》,诗皆清利,作钱刘调,五言尤为长城,盖李长沙流亚,特古乐府不逮之耳。夏贵溪亦能诗,然不甚当行,独长于新声,所著有《白鸥园词稿》,豪迈俊爽,有辛幼安、刘改之风。其谋复河套,作“渔家傲“词,亦其一也。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獐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夏之苏夫人,亦工诗余,更是作家。【宰相谳狱之始】虑囚虽大事,然刑部、大理寺…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三 【文】 沈德符

    ○士人【唐伯虎】弘治中,唐解元伯虎以诖误问革,困厄终身,闻其事发于同里都冏卿元敬(穆),亦负博洽名,素与唐善,以唐意轻之,每怀报复,会有程篁墩预泄场题事,因而中之。唐既罢归,誓不复与都接,一日都瞰其楼上独居,私往候之,方登梯,唐顾见面,即从檐跃下,坠地几死,自是遂绝,以至终身。闻都子孙甚微,或是修郄之报,然唐后亦不闻贤者。此说得之吴中故老云。【徐文长】徐文长(渭)暮年游京师,余尚孩幼,犹略记其貌…

  • 国学名著《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 - 卷二十六 【文】 沈德符

    ○玩具【名臣通画学】英雄与圣贤,俱非肉眼所能尽。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三国时,诸葛亮及其子瞻俱善画,已异矣。本朝吴中善书名流,如文博士(彭)、王太学(宠)俱兼画学,而人少知者。然犹曰其时六如、衡山诸公传习所薰染也。若刘文成(基)之精于山水,酷似李营邱;岳文肃(正)之精于蒲桃,几同温日观;而王文端(直)亦工绘事,尤非后生所及知。至于陈白沙理学名儒,其诗传世已如宋广平之梅花赋,乃盘礴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