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天承运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fèngtiānchéngyùn

    皇帝诏书开首常用的词语,表示天子承受天命而统治全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十一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绳愆纠缪,臣道为先。』 【查看详细解释
  • 承运 chéng yùn

    chéngyùn

    1.承受天命。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景皇承运,纂隆洪绪。』明˙无名氏˙鸣凤记˙第四十一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绳愆纠缪,臣道为先。」』2.承载运送。如:『承运货物』。 【查看详细解释
  • 绳愆纠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shéngqiānjiūmiù

    举发错误,纠正过失。书经˙冏命:『绳愆纠谬,革其非心,俾克绍先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之御史,职主文法。』 【查看详细解释
  • 绳愆纠谬 shéng qiān jiū miù

    shéngqiānjiūmiù

    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查看详细解释
  • 先烈 xiān liè

    xiānliè

    1.先人的功业。书经˙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2.尊称已故有功烈的人。如:『革命先烈』。唐˙杜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崔公行状: 『易名定谥,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泣史氏云尔。』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尚书》

    《尚书》 - 周书·冏命 【先秦】 【文】 先秦诸子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朴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

  • 格 gé

    1.长枝条。北周˙庾信˙小园赋:『草树淆,枝格相交。』2.方形的空框或用线条组成的四方形。如:『窗格』、『方格』。3.架子的分层。如:『这期的杂志,就放在书架的第三格。』4.量词。计算容器刻度的单位。如:『这感冒药水每次喝一格的量,三餐饭后服用。』5.标准、法式。如:『资格』、『规格』、『合格』、『破格』。6.人品、气量、风度、情操的泛称。如:『人格』、『品格』。宋˙苏轼˙答陈履常 二首之二:『不独以见作者之格,且足以知风政之多瑕,而高躅之难继也。』7.修辞的方法称为『格』。如:『譬喻格』、『夸张格』。8.姓。如汉代有格班,隋代有格处仁。1.匡正、改正。书经˙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孟子˙离娄上:『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2.史记˙卷七十˙张仪传:『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3.阻碍、阻止。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4.打斗、击婆如:『格斗』、『格您。三国志˙卷十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5.穷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6.至、来。书经˙尧典:『本蹳四表,格于上下。』宋˙苏轼˙贺时宰启:『欢声格于九天,乖气消于万汇。』7.感通。书经˙说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南朝梁˙裴子野˙宋略乐志叙:『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shéng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xkjn

    【基本释义】绳(繩)shéng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姓。笔画数:11;部首:纟;笔顺编号:55125125115
  • 纠缪绳违 jiū miù shéng wéi

    jiūmiùshéngwéi

    纠正错误,惩处违法者。旧五代史˙卷六十八˙唐书˙崔沂传:『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奏启 【南北朝】 【文】 刘勰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诬: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迭……

  • 国学名著《女仙外史》

    《女仙外史》 - 第三十七回 【文】 吕熊

    帝师敕议内外官制军师奏设文武科目建文五年秋八月,月君承制,颁敕谕一道曰:“今者行宫已建,访迎圣主复位有日。诸文武皆景附云从,若不拜爵,何以对越天颜?独是本朝官制太繁,铨法太疏,是悬缺以待人,非因材而授官。虽有知者不能尽其长,愚者亦可自掩其短。建文皇帝曾委方孝孺考较周官之法,惜乎逆变,未告厥成。兹尔两军师吕律、高咸宁,可会同在廷诸臣,斟酌损益,毋乖于古,适协于今,奏请鉴定。凡属耆旧文武,咸授新爵…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195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十一】 起强圉作噩五月,尽上章困敦,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一年(丁酉,公元六三七年) 五月,壬申,魏征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一 【文】 毕沅

    起屠维赤奋若正月,尽上章摄提格七月,凡一年有奇。○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春,正月,辛酉,金主与宣徽使敬嗣晖、秘书监伊喇子敬论古今事,因曰:“亡辽日屠食羊三百,岂能尽用,徒伤生耳!朕虽处至尊,每当食,辄思贫民饥馁,犹在己也。彼身为恶而口祈福,何益之有!如海陵以张仲轲为谏议大夫,何以得闻忠言!朕与大臣论议一事,非正不言,卿等不以正对,岂人臣之道哉!”庚午,金诏…

  • 国学名著《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 史部 【文】 张之洞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正史第一(事实先以正史为据。)《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二十五 【文】 毕沅

    起阏逢执徐十一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十一月,乙卯,遣使安抚河北。以知瀛州李延渥为本州团练使,奖其守城之功也。北面部署奏:“契丹自瀛州退去,其众犹二十万。侦得其谋欲乘虚抵贝、冀、天雄军。”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戍卒会天雄军。自辽师南下,河朔皆城守。右赞善大夫王屿知冀州,常有破敌之志,日阅戍兵,又集强壮练习之,开门樵采如平日…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元纪·元纪六 【文】 毕沅

    起强围大渊献正月,尽著雍困敦十二月,凡二年。◎至元二十四年春,正月,戊辰,浚河西务漕渠。丙戌,以程鹏飞为中书右丞,阿尔为中书左丞。丁亥,以布颜里哈雅参知政事。发新附军千人,从阿巴齐讨安南。复改江浙行省为江淮行省。辛卯,诏发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古、汉券军七万人,船五百艘,云南兵六千人,海外四州黎兵万五千,命海道运粮万户张文虎、费拱辰、陶大明运粮十七万石,分道以进。置征交趾行省,鄂啰齐平章政事,乌…

  • 国学名著《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 第三十三回 睢阳界触忌被斥 齐洲城卜居迎养 【明朝】 【文】 褚人获

    诗曰: 区区名利岂关情,出处须当致治平。 剑冷冰霜诛佞幸,词铿金石计苍生。 绳愆不觉威难犯,解组须知官足轻。 可笑运途多抵悟,丈夫应作铁铮铮。 做官的不论些小前程,若是有志向的,就可做出事业来。到处留恩,随处为国,怕甚强梁,怕甚权势,一拳一脚,一言一语,都是作福,到其间一身一官,都不在心上。人都笑是戆夫拙宦,不知正是豪杰作事本色。秦叔宝离却齐州,差人打听开河都护麻叔谋,他已过宁陵,将及睢阳地方了。吩咐速向睢阳投批。行了数日,只见道儿上一个人,将巾皂袍,似一个武官打扮,带住马,护叔宝兵过。叔宝看……

  • 国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 - 滇游日记三十三 【明朝】 【文】 徐弘祖

    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仍取木胆肩负之。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 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濠沟为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 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余意猜想,认为向东者乃村中路,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38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五十四】 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玄?执徐九月,凡三年有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公元八零九年) 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夷简,元懿之玄孙也。上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凭之亲友无敢送者,栎阳尉徐晦独至蓝田与别。太常卿权德舆素与晦善,谓之曰:“君送杨临贺,诚为厚矣,无乃为累乎!”对曰:“晦自布衣蒙杨公知奖,今日远谪,岂得不与之别!借如明公它日为谗人所逐,晦敢自同路人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