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礼 yí lǐ

    书名。十三经之一。汉儒称为『礼经』,或单称『礼』。汉代已残阙,当时所传有三本: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今通行本为郑玄注、贾公彦疏之刘向别录本,十七篇。论述冠、婚、射、丧、饮、祭等礼之仪节。其经文亦有今古文之别,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为今文,鲁恭王得自孔宅者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与今文同,而字多异,十七篇外,则为逸礼。郑玄注参用今古文二本。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或称为『礼经』、『士礼』。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àng

    部首:

    笔画:17画

    五笔:

    【基本释义】醠àng酒:“清醠之美,始于耒耜。”笔画数:17;部首:酉;笔顺编号:12535112513425221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故郭婉仪挽歌 【唐朝】 【诗】 司空曙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岂唯泉路掩,长使月轮空。苦色凝朝露,悲声切暝风。婉仪馀旧德,仍载礼经中。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悼孩子 【唐朝】 【诗】 于鹄

    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逾。亲戚相问时,抑悲空叹吁。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

  • 扬己露才 yáng jǐ lù cái

    yángcái

    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查看详细解释
  • 扬己露才 yáng jǐ lù cái

    yángcái

    故意表现自己以炫耀才能。隋书˙卷七十一˙诚节传˙刘子翊传:『徇饰非于明世,强媒糱于礼经,虽欲扬己露才,不觉言之伤理。』亦作『露才扬己』、『衒材扬己』。 【查看详细解释
  • 研习 yán xí

    yán

    研究学习。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诏郡国修立黉序,广延髦,敦述儒风。其国子学生亦仰依旧铨补,服膺师说,研习礼经。』[似]进修、学习 【查看详细解释
  • 礼文 lǐ wén

    wén

    1.礼制仪文。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2.礼经的文字。书经˙周官˙孔颖达˙正义:『或据礼文,或取礼意。』 【查看详细解释
  • 礼经 lǐ jīng

    jīng

    1.仪礼的别名。见『仪礼』条。2.礼拜佛经。如:『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每天早上都会到佛堂礼经。』 【查看详细解释
  • 醋 cù

    客人以酒回敬主人。『酢』的本字。说文解字:『醋,客酌主人也。』段玉裁˙注:『诸经多以酢为醋;唯礼经尚仍其旧,后人醋﹑酢互易。』仪礼˙特牲馈食礼:『祝酌授尸,尸以醋主人。』??见『酢』条。又:ㄘㄨˋⅡ齱 【查看详细解释
  • 乐经 yuè jīng

    yuèjīng

    书名。六经之一,相传亡于秦火,或谓本无其书。清˙邵懿辰˙礼经通论˙论乐本无经:『乐本无经也。……故曰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先儒惜乐经之亡,不知四术有乐,六经无乐,乐亡,非经亡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别孟郊 【唐朝】 【诗】 张籍

    历历天上星,沉沉水中萍。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礼经。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才名振京国,归省东南行。停车楚城下,顾我不念程。宝镜曾坠水,不磨岂自明。苦节居贫贱,所知赖友生。欢会方别离,戚戚忧虑并。安得在一方,终老无送迎。

  • 瑕不掩瑜 xiá bù yǎn yú

    xiáyǎn

    瑕,玉的斑点。瑜,玉的光泽。瑕不掩瑜比喻事物虽有缺点,却无损其整体的完美。晋书˙卷六十九˙周顗传:『顗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四:『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瑜,虽未至于圣,其圣人之徒欤!』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高仆射 【唐朝】 【诗】 白居易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 礼意 lǐ yì

    1.礼经的意义。庄子˙大宗师:『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书经˙周官˙孔颖达˙正义:『或据礼文,或取礼意,虽言有小异,义皆不殊。』2.以礼表示敬意。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胜之知不庸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州吁见陈侯礼意殷勤,不胜之喜。』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王侍御 【唐朝】 【诗】 王建

    愚者昧邪正,贵将平道行。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三受主人辟,方出咸阳城。迟疑匪自崇,将显求贤名。自来掌军书,无不尽臣诚。何必操白刃,始致海内平。恭事四海人,甚于敬公卿。有恶如己辱,闻善如己荣。或人居饥寒,进退陈中情。彻晏听苦辛,坐卧身不宁。以心应所求,尽家犹为轻。衣食有亲疏,但恐逾礼经。我今愿求益,讵敢为友生。幸君扬素风,永作来者程。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蜀路石妇 【唐朝】 【诗】 白居易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 三家 sān jiā

    sānjiā

    1.春秋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公族。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彻。』何晏˙集解:『三家谓仲孙、叔孙、季孙。』见『三桓』条。2.春秋末年,分晋的韩、赵、魏三卿。3.三皇。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蟑帝。』见『三皇』条。4.夏、商、周三代。汉˙王充˙论衡˙正说:『案礼,夏、殷、周三家相损益之制,较 着不同。』5.经书的三家。如书经有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礼经有大戴、小戴、庆氏三家;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6.三户人家。宋˙陆游˙野意诗:『堤长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pynn

    【基本释义】礼(禮)lǐ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礼。丧(s乶g )礼。典礼。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ji刼 )。礼治。克己复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礼物。礼金。献礼。古书名,《礼记》的简称。姓。笔画数:5;部首:礻;笔顺编号:45245
  • 国学名著《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 本命第八十 【文】 戴德

    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终也。则必有终矣。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三月而彻盷,然后能有见;八月生齿,然后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合,然后能言;十有六情通,然后能化’阴穷反阳,阳穷反阴。辰故阴以阳化;阳以阴变。故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一阴一阳然后成道;二八十六,然后情通,然后其施行,女七月生…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