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贼蜂起 dào zéi fēng qǐ

    dàozéifēng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向与妃子游荡忘返,便饥馑荐臻,盗贼蜂起,都不顾着。』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文变于上,人心怨于下,边疆不宁,盗贼蜂起。』亦作『盗贼四起』。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uán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awyf

    【基本释义】萑huán〔萑苻〕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据记载,那里密生芦苇,盗贼出没。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32411121
  • 兵马司倒了墙 bīng mǎ sī dǎo le qiáng

    bīngdǎoleqiáng

    (歇后语)贼走了。职掌缉捕盗贼的兵马司的墙倒了,被关的盗贼趁机逃走。表示狡诈、精明的意思。金瓶梅˙第七十六回:『那郑爱月儿就知今日有王三官儿,不叫李桂姐来唱,笑道:「爹,你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 【查看详细解释
  • 千古流传 qiān gǔ liú chuán

    qiānliúchuán

    传播极为久远。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每讶衣冠多盗贼,谁知盗贼有英豪?试观当日及时雨,千古流传义气高。』 【查看详细解释
  •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fǎ lìng zī zhāng,dào zéi duō yǒu

    lìngzhāng,dàozéiduōyǒu

    法令愈繁苛,人民为盗贼的愈多。指为政者应政清刑省,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第五十七章:『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查看详细解释
  • 盗贼 dào zéi

    dàozéi

    强盗窃贼。周礼˙天官˙小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似]响马[反]警探 【查看详细解释
  • 盗贼四起 dào zéi sì qǐ

    dàozéi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见『盗贼蜂起』条。[似]地方不宁 【查看详细解释
  • 督课 dū kè

    督察考核。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其文襄帝所运石经,宜即施列于学馆。外州大学亦仰典司勤加督课。』 【查看详细解释
  • 萑苻不靖 huán fú bù jìng

    huánjìng

    盗贼土匪很多,治安不平静。[似]盗贼四起、地方不宁 【查看详细解释
  • 买物栽赃 mǎi wù zāi zāng

    mǎizāizāng

    盗贼用偷来的钱财购物,栽赃陷害庄铺。六部成语批注˙刑部:『买物栽赃:盗贼以赃银买物,意欲栽赃以累庄铺也。』 【查看详细解释
  • 蜂屯蚁聚 fēng tún yǐ jù

    fēngtún

    比喻如同蜂蚁聚集般纷纭杂乱。宋˙秦观˙进策˙盗贼下:『臣闻盗贼之起,小则蜂屯蚁聚,虏掠闾里,大则擅名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杀掠吏民。』孽海花˙第三回:『这里雯青直到日落西山,才把那些蜂屯蚁聚的亲朋支使出了门。』亦作『蚁聚蜂屯』。 【查看详细解释
  • 扒手 pá shǒu

    shǒu

    专门在公共场所偷取人家财物的小偷。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贼之类别:『扒手,乘人之不备而取其随身之财物也。』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掱手:『沪人呼翦绺曰掱手,犹言扒手也,亦曰瘪三码子,非专以翦绺为业也,可窃则窃,否则行乞。』或作『扒掱』、『掱手』。[似]翦绺、小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14章 兼爱(上)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斯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

  • 国学名著《伯牙琴》

    《伯牙琴》 - 君道 【文】 邓牧

    古之有天下者,以为大不得已,而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生民之初,固无乐乎,为君不幸,为天下所归,而不可得拒者,天下有求于我,我无求于天下也。子不闻至德之世乎,饭粝粱啜藜藿,饮食未侈也;夏葛衣冬鹿裘,衣服未备也;土阶三尺茅茨不穷,宫室未美也。为衢室之访,为总章之听,故曰皇帝清问,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舜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终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乐戴而不厌,惟恐其一日…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四·士大夫论利害 【宋朝】 【文】 洪迈

    士大夫论利害,固当先陈其所以利之实,然于利之中而有小害存焉,亦当科别其故,使人主择而处之,乃合毋隐毋欺之义。赵充国征先零,欲罢骑兵而屯田,宣帝恐虏闻兵罢,且攻扰田者。充国曰:“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诚令兵出而虏绝不为寇,则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释坐胜之道,非所以视蛮夷也。”班勇乞复置西域校尉,议者难曰:“班将能保北虏不为边害乎?”勇曰:“今置州牧以禁盗贼,若州牧能保盗贼不起者,臣亦愿以要斩保匈奴之不为边害也。今通西域,则虏势必弱,为患微矣。若势归北虏,则中国之费不止十亿。置之诚便。”…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一·汉二帝治盗 【宋朝】 【文】 洪迈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

  • 拼音: dào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uqwl

    【基本释义】盗dào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匪窃偷笔画数:11;部首:皿;笔顺编号:41353425221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20章 节用(上)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若有寇乱盗贼,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凡为甲届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龚遂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二千石不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岁,召见,形貌短小,不副所闻。上心轻之,[边批:年貌俱不可以定人。]问:“息盗何策?”遂对曰:“海濒辽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上改容曰:“选用贤良,固将安之。”遂曰:“臣闻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

    【基本释义】偦xū古同“胥”。古代掌管捕捉盗贼的小官吏。笔画数:11;部首:亻;笔顺编号:32521342511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