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记 【先秦】 【文】 孔子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学记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

  • 国学名著《管子》

    《管子》 - 五辅 【先秦】 【文】 管仲及门徒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士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

  • 国学名著《知言》

    《知言》 - 汉文 【文】 胡宏

    胡子曰:汉文之顾命曰:朕不敏,无以佐百姓,常畏过行,惟年久长,惧于不终。此干之健,天行之所以无息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所以万世不灭也。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惧人君之自满。自满,则上失此心也...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

  • 国学名著《易传》

    《易传》 - 序卦传·上篇 【先秦】 【文】 孔子后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

  • 国学名著《易传》

    《易传》 - 序卦传·下篇 【先秦】 【文】 孔子后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 国学名著《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 本命第八十 【文】 戴德

    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终也。则必有终矣。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三月而彻盷,然后能有见;八月生齿,...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九·大政下 【文】 贾谊

    易使喜,难使怒者,宜为君。识人之功,而忘人之罪者,宜为贵。故曰:“刑罚不可以慈民,简泄不可以得士。”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故欲以简泄得士,辟其犹以弧怵鸟也,虽久弗得矣。故夫士...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武韬·顺启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为天下?”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

  • 国学名著《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 学部·卷七 【文】 李昉

    ○教学《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太学在郊。又《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也。)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

  • 国学名著《管子》

    《管子》 - 正世 【先秦】 【文】 管仲及门徒

    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夫万民不和,国家不安,失非在上,则过在下。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唐朝】 【诗】 刘禹锡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 王制 【先秦】 【文】 孔子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

  • 国学名著《管子》

    《管子》 - 侈靡 【先秦】 【文】 管仲及门徒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人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王制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

  • 文王世子 【先秦】 【文】 孔子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

  • 国学名著《礼记》

    《礼记》 - 文王世子 【先秦】 【文】 七十子后学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九·修政语上 【文】 贾谊

    黄帝曰: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故服人而不为仇,分人而不譐者,其惟道矣。故播之于天下,而不忘者,其惟道矣。是以道高比于天,道明比于日,道安比于山。故言之者见谓智,学之者见谓贤,守之者见谓信...

  • 国学名著《贾谊新书》

    《贾谊新书》 - 卷九·大政上 【文】 贾谊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