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八·七窍解·鼻口根原 【文】 黄元御

    鼻口者,手足太阴之窍也。脾窍于口而司五味,肺窍于鼻而司五臭。人身之气,阳降而化浊阴,阴升而化清阳,清则冲虚,浊则滞塞,冲虚则生其清和,滞塞则郁为烦热。上窍冲虚而不滞塞,清和而不烦热者,清气升而浊气降也。浊降而清升,故口知五味而鼻知五臭。而口鼻之司臭味,非第脾肺之能也,其权实由于心。以心窍于舌,心主臭而口主味。鼻之知五臭者,心也;口之知五味者,舌也。心为君火,胆与三焦为相火,三焦升则为清阳,胆木降…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八·七窍解·耳病根原 【文】 黄元御

    耳病者,浊阴之上填也。阳性虚而阴性实,浊阴下降,耳窍乃虚,虚则清彻而灵通,以其冲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终气,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发,金水内虚,故气空而善内。凡大块之噫气,生物之息吹,有窍则声入,声入则籁发,非关声音之钜细也。窾窍空洞,翕聚而鼓荡之,故声入而响达,譬之空谷传声,万壑皆振。声不传于崇山,而独振于空谷者,以其虚也。声之入也以其虚,而响之闻也以其灵。声入于听宫,而响达于…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四·劳伤解·阴阳 【文】 黄元御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八·七窍解·咽喉 【文】 黄元御

    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而挟舌本。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而入颃颡。五藏六府之经,不尽循于咽喉,而咽为六府之通衢,喉为五藏之总门,脉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气,则别无他经也。六府阳也,而阳中有阴则气降,故浊阴由咽而下达;五藏阴也,而阴中有阳则气升,故清阳…

  • 拼音: zhu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ijy

    【基本释义】浊(濁)zhuó水不清,不干净:浑浊。污浊。浊浪。浊流。混乱:浊世。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浊音。清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1214
  • 纳新吐故 nà xīn tǔ gù

    xīn

    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列仙文·安度明 【唐朝】 【诗】 孟郊

    丹霞焕上清,八风鼓太和。回我神霄辇,遂造岭玉阿。咄嗟天地外,九围皆我家。上采白日精,下饮黄月华。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顾见魏贤安,浊气伤汝和。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过。

  • 吐故纳新 tǔ gù nà xīn

    xīn

    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查看详细解释
  • 吸新吐故 xī xīn tǔ gù

    xīn

    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豆腐 【明朝】 【文】 李时珍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 吞剥 tūn bō

    tūn

    侵吞剥削。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珪传:『犷情浊气,忍并生灵,昏心狠态,吞剥氓物。』 【查看详细解释
  • 深呼吸 shēn hū xī

    shēn

    吸入多量新鲜空气,再呼出多量浊气。 【查看详细解释
  • 浊气 zhuó qì

    zhuó

    混浊不清之气。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原来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五·杂病解上·噎膈根原 【文】 黄元御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其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湿土湮塞,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缘气之为性,实则清空,虚则滞塞。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降则浊气下传,上窍清空而无碍,是以善纳;脾升则清气上行,下窍…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八·七窍解·牙痛 【文】 黄元御

    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

  • 吐故纳新 tǔ gù nà xīn

    xīn

    本指道家养生之术,吐出浊气,吸入清气,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扬弃旧有的,吸取新的事物。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袓寿考者之所好也。』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王远知传:『降玺书曰:「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朮,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似]弃旧容新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六·五脏六腑 【文】 杨继洲

    五脏: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六腑:腑者,府也。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五脏藏精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六腑输泻而不藏,故实而不满。如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脊第三椎,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诸脏清浊之气,为五脏华盖云。心重十二两,七孔三…

  • 浊 zhuó

    zhuó

    1.肮脏﹑不清洁。如:『污浊』﹑『混浊不清』。2.昏乱﹑混乱。楚辞˙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3.平凡﹑庸俗。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不是凡胎浊骨,迷本性人间受苦。』清˙洪升˙长生殿˙第十一出:『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4.低沉粗重。如:『浊声浊气』﹑『声音重浊』。辽史˙卷五十四˙乐志:『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1.毕星的别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卷二十五˙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2.姓。如汉代有浊贤。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针解 【汉朝】 【文】 佚名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刷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忧患无言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壅垂者,声音之关者。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下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黄帝曰:刺之奈何?歧伯曰:…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