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忠恕 【文】 陈淳

    忠信是以忠对信而论,忠恕又是以忠对恕而论。伊川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是就心说,是尽己之心无不真实者。恕是就待人接物处说,只是推己心之所真实者以及人物而已。字义中心为忠,是尽己之中心无不实,...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哭李商隐 【唐朝】 【诗】 崔珏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贺”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贺」源出;一;为「庆」氏所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桓公之孙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为氏。东汉时有庆纯,任侍中,当时汉安帝之父为清河王刘庆,为毕清河王的名讳,庆纯改姓为「贺」...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汤”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汤」源出;一;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汤氏,子姓。夏商以前未有谥法(谥名如清圣祖即康熙,唐太宗即李世民),尧舜禹汤,皆名也。又,商汤,在金文(仲鼎文)中作「唐」。故汤氏之源并非始...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皇极 【文】 陈淳

    书所谓“皇极”,皇者,君也。极者,以一身为天下至极之标准也。孔安国训作大中,全失了字义。人君中天下而立,则正身以为四方之标准,故谓之皇极。若就君德论,则德到这处,极至而无以加。以孝言之,则极天下之孝...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补遗·补遗 【文】 陈淳

    字义二卷,最初为永嘉赵氏刻本,又清漳家藏本,又弘治庚戌刻本,又四明丰庆刻本。诸本增减,互有异同。按性理大全所纂入者,末能悉收,则桐川施氏刻本为略备。及细为校阅,亦有大全所引而施本所无者,或非专论一字...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表 【宋朝】 【文】 李昉

    臣?等言:臣先奉敕撰集太平广记五百卷者,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伏惟皇帝陛下,体周圣启,德迈文思。博综群言,不遗众善。以为编秩既广,观览难周,故使...

  • 国学名著《周易》

    《周易》 - 夬(卦四十三) 【先秦】 【文】 周文王

    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原文】(乾下兑上)夬①:扬于王庭②,孚号“有厉”③。告自邑:“不利即戎④。”利有攸往。初九:壮于前趾⑤,往,不胜为咎。九二:惕号⑥,莫夜有戎⑦,勿恤。九三:壮于馗⑧,有凶。君子夬夬...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诚 【文】 陈淳

    诚字与忠信字极相近,须有分别。诚是就自然之理上形容出一字,忠信是就人用工夫上说。诚字后世都说差了,到伊川方云“无妄之谓诚”,字义始明。至晦翁又增两字,曰“真实无妄之谓诚”,道理尤见分晓。后世说至诚两...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逮”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位迹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时期,有官员迹人,亦称及人、伋人。在古代,“人及”字义就是“逮”,而“逮”即“逯”的古体字,因此又称逮人、逯人。逮人,专职...

  • 国学名著《镜花缘》

    《镜花缘》 - 第八十一回 【文】 李汝珍

    白蒁亭董女谈诗凝翠馆兰姑设宴话说青钿道:“我这‘飞鞋’打个甚么?姐姐告诉我。”紫芝道:“只打四个字。”青钿道:“那四个字?”紫芝道:“叫做‘银汉浮槎’。”题花笑道:“若这样说,青钿妹妹尊足倒是两位柁...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太极 【文】 陈淳

    太极只是浑沦极至之理,非可以气形言。古经书说太极,惟见于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易只是阴阳变化,其所为阴阳变化之理,则太极也。又曰:三极之道,三极云者,只是三才极至之理。其谓之三极者,以见三才之中各...

  • 国学名著《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 第七回 【文】 甄伟

    始皇命徐福求仙却说始皇驾幸东御花园,入的园来,赏玩佳景,正是:花过宫袍云锦重,柳披春仗露梢枝。风微殿阁飘芬郁,万紫千红蔼翠薇。侍臣导引,看毕园景,登显庆殿暂憩,不觉困倦,伏几而卧。忍闻一声响亮,骇动...

  • 国学名著《传习录》

    《传习录》 - 卷下·门人黄以方录 【文】 王阳明

    钱德洪序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末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剎,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徒...

  • 国学名著《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 职官部·卷三十四 【文】 李昉

    ○国子祭酒《六典》曰:国子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六焉:一曰国子,二曰太学,三曰四门,四曰律学,五曰书学,六曰算学。韦昭《辩释名》曰:祭酒者,谓祭六神以酒醊之也。辩云:凡会同飨宴,必...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诸儒学案下·徵君来瞿塘先生知德 【文】 黄宗羲

    来知德字矣鲜,号瞿塘,川之梁山人。十岁通举子业,举嘉靖壬子乡试,以终养不上公车。亲殁,庐墓六年,遂无宦情,至万县山中,潜心三十年,以求《易》象,著《错综图》,一左一右曰错,六爻相反,如《乾》、《坤》...

  • 国学名著《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 文部·卷二十二 【文】 李昉

    ○简《说文》曰:简,牒也。《释名》曰:简,书编也,言间也。《尔雅》曰:简谓之毕。(郭璞曰:今简札也。)《毛诗·鹿鸣》曰:,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张璠《汉记》曰:吴祐父恢为南海太守,欲以杀青写书。祐年十...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道 【文】 陈淳

    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道。大概须是就日用人事上说,方见得人所通行底意亲切。若推原来历,不...

  • 国学名著《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演习部·脱套第五 【文】 李渔

    戏场恶套,情事多端,不能枚纪。以极鄙极欲之关目,一人作之,千万人效之,以致一定不移,守为成格,殊为怪也。西子捧心,尚不可效,况效东施之颦乎?且戏场关目,全在出奇变相,令人不能悬拟。若人人如是,事事皆...

  • 国学名著《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 刑法部·卷十六 【文】 李昉

    ○杖《尚书·尧典》曰:朴作教刑。(朴,槚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礼记·学记》曰:槚楚二物,收其威也。《家语》曰:舜之事父,小杖则授,大杖则走。《后汉记》曰:明帝时政事严峻,九卿皆鞭杖。左雄上言:"九卿位次三事,班在大臣,行有珮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加以鞭杖,诚非古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