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一贯 【文】 陈淳

    一只是这个道理全体浑沦一大本处,贯是这一理流出去,贯串乎万事万物之间。圣人之心,全体浑沦只是一理,这是一个大本处。从这大本中流出见于用,在君臣则为义,在父子则为仁,在兄弟则为友,在夫妇则为别,在朋友...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性 【文】 陈淳

    性即理也。何以不谓之理而谓之性?盖理是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只这道理受于天而为我所有,故谓之性。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之曰性。共大目只是仁义礼智四者而已。得天命之元,...

  • 国学名著《知言》

    《知言》 - 汉文 【文】 胡宏

    胡子曰:汉文之顾命曰:朕不敏,无以佐百姓,常畏过行,惟年久长,惧于不终。此干之健,天行之所以无息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所以万世不灭也。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惧人君之自满。自满,则上失此心也...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下·中和 【文】 陈淳

    中和是就性情说。大抵心之体是性,性不是个别物,只是心中所具之理耳。只这理动出外来便是情。中是未接事物,喜怒哀乐未发时,浑沦在这里,无所偏倚,即便是性。及发出来,喜便偏于喜,怒便偏于怒,不得谓之中矣。...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驳复仇议 【唐朝】 【文】 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江右王门学案·郎中陈明水先生九川 【文】 黄宗羲

    陈九川字惟浚,号明水,临川人也。母梦吞星而娠。年十九,为李空同所知。正德甲戌进士。请告三年,授太常博士。武宗欲南巡,先生与舒芬、夏良胜、万潮连疏谏止,午门荷校五日,杖五十,除名。世宗即位,起原官。进...

  • 国学名著《知言》

    《知言》 - 宋朱熹胡子知言疑义 【文】 胡宏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

  • 国学名著《韩非子》

    《韩非子》 - 扬权 【先秦】 【文】 韩非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四海既藏,道阴见阳。...

  • 国学名著《知言》

    《知言》 - 复义 【文】 胡宏

    胡子曰:复义为信,不复义为罔,践理为信,不践理为罔。唐文宗读书,耻为凡主。及不能行其政令而饮醇酒求醉,是自弃者也。若愤悱自强,干干惕厉,广求贤圣以自辅,则可以有为于天下矣。唐文宗曰:宰相荐人,当不问...

  • 国学名著《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 卷五 【文】 董仲舒

    灭国上第七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小国德薄不朝聘,大国不与诸侯会聚,孤特不相守,独居不同群,遭难莫之救,所以亡也。非独...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三原学案·端毅王石渠先生恕 【文】 黄宗羲

    前言关学大概宗薛氏,三原又其别派也。其门下多以气节著,风土之厚,而又加之学问者也。端毅王石渠先生恕王恕字宗贯,号介菴,晚又号石渠,陕之三原人。正统戊辰进士,选庶吉士,而先生志在经济。出为左评事,迁左...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九 【汉朝】 【文】 司马迁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索隐述赞】汉氏之初,矫枉过正。欲大本枝,先封同姓。建元已后,藩翰克盛。主父上言,推...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淮南送李司空朝觐 【唐朝】 【诗】 罗隐

    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诏西来雨露浓。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九州似鼎终须负,万物为铜只待熔。腊后春前更何事,便看经度奏东封。

  • 国学名著《鬼谷子》

    《鬼谷子》 - 揣篇 【先秦】 【文】 王诩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

  •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一章 【先秦】 【文】 孔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国学名著《中庸》

    《中庸》 - 第三十二章 【先秦】 【文】 孔伋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 国学名著《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 卷上·才 【文】 陈淳

    才是才质、才能。才质犹言才料质干,是以体言。才能,是会做事底。同这件事,有人会发挥得,有人全发挥不去,便是才不同,是以用言。孟子所谓“非才之罪”及“天之降才非尔殊”等语,皆把才做善底物,他只是以其从...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江右王门学案·主事黄洛村先生弘纲 【文】 黄宗羲

    黄弘纲字正之,号洛村,江西雩县人。举正德十一年乡试。从阳明於虔台。阳明教法,士子初至者,先令高第弟子教之,而后与之语。先生列於高第。阳明归越,先生不离者四五年。阳明卒,居守其家,又三年。嘉靖二十三年...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符”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诸儒学案上·方伯周翠渠先生瑛 【文】 黄宗羲

    周瑛字梁石,别号翠渠,福之莆田人。成化己丑进士。授广德知州,历南京礼部郎中,知抚州镇远,至四川右布政使。先生以民惑鬼神,著《祠山杂辩》,又以缓葬溺女,著《教民杂录》,又著《经世管钥》、《律吕管钥》、...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