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信任案 bù xìn rèn àn

    xìnrènàn

    责任内阁制中,国会为迫使内阁去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公元一八四一年,起源于英国。凡采取内阁制的国家,当国会反对内阁的政策时,即可提出不信任案,实行不信任投票。如果此案通过,内阁即须总辞,或由元首解散国会,重新改组,以诉诸选民公决。此乃反对党制衡执政党最有效的方法。 【查看详细解释
  • 看守内阁 kān shǒu nèi gé

    kānshǒunèi

    内阁制国家中,当国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投票案后,在新内阁未组成前,暂由原内阁执政,或另组临时政府。或称为『看守政府』。 【查看详细解释
  • 联合内阁 lián hé nèi gé

    liánnèi

    当国会中没有占绝对多数的政党时,由一个占较多数的政党联合其他政党所组成的内阁,即称为『联合内阁』。或称为『联立内阁』、『混合内阁』。 【查看详细解释
  • 内阁制 nèi gé zhì

    nèizhì

    一种政府行政体制。起源于英国,在施政运作上是以内阁代替元首对议会负责,国家元首仅具名位而无实权。内阁需拟订政策提交议会讨论;并且督责所属部会执行议会所通过的法律;议会对于无能或执政错误的内阁则可提出谴责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内阁下台。 【查看详细解释
  • 信任投票 xìn rèn tóu piào

    xìnrèntóupiào

    内阁制国家议会对内阁或政府监督的方式之一。议会对组阁或政府政策有异议时,可用投票方式表示对内阁或政府信任或不信任。 【查看详细解释
  • 内阁 nèi gé

    nèi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3.见『内阁 制』条。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十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 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 色开。』 【查看详细解释
  • 倒阁 dǎo gé

    dǎo

    反对派藉议会或其他力量推翻当时的内阁或促使内阁重组,称为『倒阁』。如:『这个国家因政治不安定,倒阁之事时有所闻。』 【查看详细解释
  • 断语 duàn yǔ

    duàn

    判断之后所作的结论。如:『妄下断语』。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内阁.致堂胡氏:『孝宗一日宫中阅鉴纲目,有致堂胡氏断语,未知其人,因出御札付内阁,问其本末。』 【查看详细解释
  • 联立内阁 lián lì nèi gé

    liánnèi

    一种政党政治中组织内阁的方式。见『联合内阁』条。 【查看详细解释
  • 解散权 jiě sàn quán

    jiěsànquán

    内阁制国家,解散国会的权力。内阁为对抗国会的不信任议决,对国会有解散权,以达成行政与立法的相互制衡。 【查看详细解释
  • 首相 shǒu xiàng

    shǒuxiàng

    内阁制度国家的行政首长。亦称为『内阁总理』。 【查看详细解释
  • 责任内阁 zé rèn nèi gé

    rènnèi

    实行议会政治的国家,内阁阁员对于议会,负政治上的连带责任,称为『责任内阁』。 【查看详细解释
  • 过渡内阁 guò dù nèi gé

    guònèi

    在新内阁产生前未改组的旧内阁。 【查看详细解释
  • 阁员 gé yuán

    yuán

    实行内阁制的国家,由内阁总理延揽入阁,参与制定国家政策的人员。各国名称互有不同,如部长﹑大臣等。英国规定阁员必须是国会议员,而德国、日本等国则不必为议员;至于第五共和法国规定不能由议员兼任。 【查看详细解释
  • 阁揆 gé kuí

    kuí

    实行内阁制度国家的行政首长。亦称为『内阁总理』。 【查看详细解释
  • 总理 zǒng lǐ

    zǒng

    1.总管掌理。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八一˙户部˙库藏:『雍正元年,特命王公大臣总理三库,铸给印信。』2.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及后来改组的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时期,都被推举为总理。逝世后永存此名,成为党员对他的专称与尊称。3.内阁制国家的行政首长。亦称为『内阁总理』。 【查看详细解释
  • 京报 jīng bào

    jīngbào

    清代北京由报房商人发行贩卖类似报纸的出版物。以活体木字排印,内容包括内阁发抄的皇帝谕旨、大臣奏议等京城内的官方文书、政治情报。页数不定,一月一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个旨意,从内阁抄了出来,几天儿工夫,就上了京报。』二十年目睹怪现状˙第四十七回:『头回看见京报有他的奏章,说是已经降了多少,每人给与薙刀一把,大约总有些降服的。』 【查看详细解释
  • 揆 kuí

    kuí

    1.揣测、审度。说文解字:『揆,度也。』如:『揆其用心』﹑『揆情度理』。宋˙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大夫功行。』清˙多尔衮˙致史可法书:『揆诸情理,岂可谓平!』2.掌慢左传˙文公十八年:『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辽史˙卷三十一˙营卫志˙序:『其人土著而居绥服之中,外奋武卫,内揆文 教,守在四边。』1.道理。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唐˙李白˙比干碑:『殊涂而一揆,异行而齐致。』2.政事、事务。书经˙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3.统理国政的官员、职位。如古代称宰相为『首揆』,近代则称内阁总理或相当内阁总理的官职为『阁揆』。晋书˙卷十九˙礼志上:『桓温居揆,政由己出。』(又音)ㄎㄨㄟˇ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utkd

    【基本释义】阁(閣)gé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小木头房子:阁子。阁楼。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古同“搁”,停止。笔画数:9;部首:门;笔顺编号:425354251
  • 拼音: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

    【基本释义】閤hé閤gé均见“??”。笔画数:14;部首:門;笔顺编号:511225113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