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夜航船》

    《夜航船》 - 考古部·析类(2) 【文】 张岱

    古今事有绝相类者圣主时投水,人知有卞随务光,而不知有北宫无择。骑青牛,人知有老子,而不知有封达。生空桑,人知有伊尹,而不知有孔子。白鱼入舟,人知有周武王,而不知有宋明帝。河澌永合,人知有汉光武之滹沱...

  • 国学名著《伯牙琴》

    《伯牙琴》 - 西湖修禊序 【文】 邓牧

    今年春,予东遊上越。三月三日,越人士有事兰亭右军祠,余谢不往,适同馆人泛舟镜湖上,强与俱饮醉分韵,既为序之。越数日有自杭归,为予言祖禹领东西州客十有四人修褉事西湖,以子不及与怏怏而已。余笑曰:杭越相...

  • 国学名著《庄子》

    《庄子》 - 智北游 【先秦】 【文】 庄子及门徒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 国学名著《文子》

    《文子》 - 微明 【文】 文子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一陰一,可以一陽一,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知之浅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内,知之粗不知之一精一,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为不...

  • 国学名著《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 诸儒学案中·文定张甬川先生邦奇 【文】 黄宗羲

    张邦奇字常甫,号甬川,浙之鄞人也。弘治中举进士高第,改庶吉士,授翰林简讨。逆瑾窃政,先生著《张鶱乘槎赋》,以瑾喻西域,鶱喻附瑾者。乞便地以养亲,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寻乞致仕。嘉靖初,起提学,历四川、福...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信陵君救赵论 【明朝】 【文】 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唐朝】 【诗】 白居易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 国学名著《国语》

    《国语》 - 晋语·苗贲皇谓郤献子不知 【文】 左丘明

    靡笄之役也,郤献子伐齐。齐侯来,献之以得殒命之礼,曰:“寡君使克也,不腆弊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整御人。”苗棼皇曰:“郤子勇而不知礼,矜其伐而耻国君,其与几何!”

  • 国学名著《鬼谷子》

    《鬼谷子》 - 摩篇 【先秦】 【文】 王诩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

  • 国学名著《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秦朝】 【文】 孙武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 国学名著《列子》

    《列子》 - 仲尼 【先秦】 【文】 列御寇

    仲尼闲居,子贡入待,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

  • 国学名著《淮南子》

    《淮南子》 - 要略 【汉朝】 【文】 刘安及门客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

  • 国学名著《呻吟语》

    《呻吟语》 - 卷四·御集·世运 【文】 吕坤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

  • 国学名著《荀子》

    《荀子》 - 子道 【文】 荀况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

  • 国学名著《宋史》

    《宋史》 - 志·卷一百五十六 【文】 脱脱,阿鲁图等

    ◎艺文二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史类。司马迁《史记》一百...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41章 经(下)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止,类以行人。说在同。所存与者,于存与孰存?驷异说。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夫与履。一,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

  • 国学名著《抱朴子》

    《抱朴子》 - 内篇·辨问 【文】 葛洪

    或问曰:“若仙必可得,圣人已修之矣,而周孔不为之者,是无此道可知也。”抱朴子答曰:“夫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圣人受命,不值长生之道,但自欲除残去贼,夷险平暴,制礼作乐,著法垂教,移不正之风,易流遁...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二十六·知实篇 【汉朝】 【文】 王充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何以明之?孔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

  • 国学名著《庄子》

    《庄子》 - 齐物论 【先秦】 【文】 庄子及门徒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离合真邪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