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兰若 ā lán rě

    ālán

    无诤处、寂静处、林野。为梵语Aranyaka或Aranya的音译。原指远离村落的人住处,后指一般佛教寺院。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四:『阿兰若者,去村一拘卢舍,有僧住处。』或作『兰若』、『阿兰那』、『阿练若』、『阿练儿』。 【查看详细解释
  • 比丘 bǐ qiū

    qiū

    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大宝积经˙卷一:『譬如今世多闻比丘住阿兰若,或聚落中。』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释门大道要参修,开阐宗源老比丘。』亦作『比邱』﹑『苾』。 【查看详细解释
  • 清贫寡欲 qīng pín guǎ yù

    qīngpínguǎ

    清寒贫苦,欲念寡少。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周颙宅作阿兰若:『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 【查看详细解释
  • 兰若 lán rě

    lán

    寺院或空净闲静的地方。梵语『阿兰若』的略称。唐˙杜甫˙谒真谛寺襌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偶涉一兰若,殿宇襌舍,俱不甚弘敞。』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一相无相 【汉朝】 【文】 佚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 国学名著《金刚经》

    《金刚经》 - 大乘正宗 【汉朝】 【文】 佚名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胎生 tāi shēng

    tāishēng

    受精卵在母体中,靠母体补给的营养,经过适当发育而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蜜经:『所有一切众生之韹若卵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伯牙琴》

    《伯牙琴》 - 伯牙琴后序 【文】 邓牧

    右余集诗文六十余篇,平日所作不止是,然于是见大凡矣。有若礼法士严毅端重者,有若逸民恬淡闲旷者,有若健将忠壮激烈者,有若仙人绰约靖深者,有若神人变化不可测者,余自知如此,未知或者知我何如也。噫,三千年后,必有扬子云。

  • 拼音: lèi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odu

    【基本释义】类(類)lèi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类。类群。类别。类书。分类。人类。相似,好像:类似。类同。笔画数:9;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134
  • 若有所亡 ruò yǒu suǒ wáng

    ruòyǒusuǒwáng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同“若有所丧”。 【查看详细解释
  • 倜傥不群 tì tǎng bù qún

    tǎngqún

    倜傥:洒脱,不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与众不同。 【查看详细解释
  • 儿 ér

    ér

    1.同『人』。说文解字:『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书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变其势。合于左者,若「伯」若「仲」,则不变其本文而为人;合于下者,若「儿」若「见」则微变其本文为儿。』2.二一四部首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 - 第四十一章 【先秦】 【文】 李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国学名著《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文】 戴德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寍;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单居离问曰:“事…

  • 拼音: ruò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adkf

    【基本释义】若ruò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约计:若干(gan)。若许。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顺从:“曾孙是若。”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rě〔般(b?)若〕见“般3”。笔画数:8;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3251
  • 若 ruò

    ruò

    1.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2.姓。如汉代有若章。1.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2.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3.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1.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2.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 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3.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 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 一齐打开。』1.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2.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 归去。」』1.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 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君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又:ㄖㄜˇ 【查看详细解释
  • 若有所丧 ruò yǒu suǒ sàng

    ruòyǒusuǒsàng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查看详细解释
  • 若有所亡 ruò yǒu suǒ wáng

    ruòyǒusuǒwáng

    神情怅惘,有所失落的样子。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亦作『若有所失』、『若有所丧』。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 卷上·耳限十五年 【文】 郑樵

    耳若无珠者不贵,若有珠者不贵,何也?难得正垂而生,谓不得地也。珠若生正垂,谓得地也。向外贴者为失地也。若正月十五夜珠,系青白珠,最为上也。若青白色光润是也。如豌豆大带五颗者,必建节。若八月夜珠者次也,四五品官也。若带三颗者,合取一品,系磁白珠也,白莹润,六七品官也。带两颗者,有官无职,若五月十五夜珠者下也,系粉红者是也。如豌豆大带五颗者,四五品官也。若带三颗者如豌豆大,七八品官也。如三四颗者,八…

  • 拼音: lán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uff

    【基本释义】兰(蘭)lán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古书上指“木兰”。古同“栏”,家畜圈(ju刵 )。古同“斓”,斑斓。姓。笔画数:5;部首:丷;笔顺编号:43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