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阙文 quē wén

    quēwén

    1.空缺亡佚的文字。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2.文章、字句脱落的情形。如:『对这部古籍,虽然搜集了各个版本,但仍多阙文,无法窥得全貌。』 【查看详细解释
  • 阙 quē

    quē

    1.过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2.官职的空位。宋˙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一˙前辈读书不似今人灭裂:『适有一美阙,二人竞欲得之。』1.亏损。礼记˙礼运:『三五而盈,三五而阙。』2.短少。宋˙欧阳修˙与十二侄书:『吾不阙此物。』1.未足数的。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阙员既少,取士良难。』2.脱漏的。如:『阙文』、『阙字』。??阙字有二音,音ㄑㄩㄝ时义同『缺』。但使用习惯上仍见分别,如『拾遗补阙』、、『疑阙』、『阙文』专词多作『阙』,少用『缺』。又:ㄑㄩㄝ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沈校书吴中搜书 【唐朝】 【诗】 储光羲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 国学名著《龙城录》

    《龙城录》 - 序 【文】 柳宗元

    柳先生谪居龙城,因次所闻于中朝士大夫,摭其实者为录,后之及史之阙文者亦庶凡焉。

  • 夏五 xià wǔ

    xià

    语出春秋˙桓公十四年:『夏五。』依经文标示月分体例,下当有『月』字,所以杜预˙注:『不书月,阙文。』后遂借指文献上的缺漏。 【查看详细解释
  • 爱好 ài hào

    àihào

    1.喜好。如:『爱好运动』、『爱好自然』。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传˙序:『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2.自爱。南朝梁˙萧统˙答晋安王书:『汝本有天才,加以爱好。』[似]1.喜好、喜欢、喜爱、嗜好[反]1.讨厌、憎恶、厌弃、厌恶 【查看详细解释
  • 窜定 cuàn dìng

    cuàndìng

    删正﹑改定。新唐书˙卷一○○˙杨恭仁传:『师道善草隶,工诗,……,少选辄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唐˙元稹˙授独孤朗尚书都官员外郎韦瓘守右补阙同充史馆修撰制:『是用命尔递迁谏列,次补外郎,窜定阙文,裁成义类。』 【查看详细解释
  • 补缀 bǔ zhuì

    zhuì

    修补裂缝。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传˙序:『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似]修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汾阴后土祠作 【唐朝】 【诗】 李適

    昔予读旧史,遍睹汉世君。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西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勒兵十八万,旌旗何纷纷。朅来茂陵下,英声不复闻。我行岁方晏,极望山河分。神光终冥漠,鼎气独氛氲。揽涕步脽上,登高见彼汾。雄图今安在,飞飞有白云。

  • 郭公 guō gōng

    guōgōng

    1.傀儡。乐府诗集˙卷八十七˙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引乐府广题:『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谓之郭公。』2.春秋庄公二十四年的经文中记载:『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但『郭公』以下阙文,所以杜预˙注:『无传,盖经阙误也。』见春秋˙庄公二十四 年。后遂借指文献上的缺漏。 【查看详细解释
  • 懋 mào

    mào

    勤勉努力的。书经˙盘庚下:『无戏怠,懋建大命。』国语˙周语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劝勉。国语˙晋语四:『懋穑劝分,省用足财。』韦昭˙注:『懋,勉也。』1.盛大的。如:『懋勋』﹑『懋绩』。唐˙李适˙汾阴后工祠作诗:『号令垂懋典, 旧经备阙文。』2.美。后汉书˙卷三˙章帝纪:『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乌呼懋哉! 』姓。如明代有懋国辅。(又音)ㄇㄡ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五代史阙文》

    《五代史阙文》 - 序 【文】 王禹偁

    臣读《五代史》总三百六十卷,记五十三年行事,其书固亦多矣。然自梁至周君臣事迹,传于人口而不载史笔者,往往有之,或史氏避嫌,或简牍漏略,不有纪述,渐成泯灭,善恶鉴诚,岂不废乎!因补一十七篇,集为一卷,皆闻于耆老者也。孔子曰:“吾述而不作。”又曰:“我犹及史之阙文。”此其义也。宋翰林学士王禹偁撰进。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樊著作 【唐朝】 【诗】 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何不自著书,实录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献书奏王 【汉朝】 【文】 刘向

    (阙文)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虵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雠,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五·任安田仁 【宋朝】 【文】 洪迈

    仁安、田仁,皆汉武帝时能臣也,而《汉史》载其事甚略,褚先生曰:“两人俱为卫将军舍人,家监使养恶恶马。仁曰:‘不知人哉!家监也!’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会贤大夫赵禹来,悉召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将军上籍以闻。诏召此二人,帝遂用之。仁刺举三河,时河南、河内太守皆杜周子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仁已刺三河,皆下吏诛死。”观此事,可见武帝求才不遗微贱,得人之盛,诚非后世所及。然班史言:“霍去病既贵,卫青故人门下多去事…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八年谓魏王 【汉朝】 【文】 刘向

    八年,(阙文)谓魏王曰:“昔曹恃齐而轻晋,齐伐釐、莒而晋人亡曹。缯恃齐以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郑恃魏以轻韩,伐榆关而韩氏亡郑。原恃秦、翟以轻晋,秦、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此五国所以亡者,皆其所恃也。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国皆然矣。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变不可胜数也。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登,稸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于利,比于患。臣以此知国之不可必恃也。今王恃楚之强,而信春中君之言,以…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表 【宋朝】 【文】 李昉

    臣?等言:臣先奉敕撰集太平广记五百卷者,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伏惟皇帝陛下,体周圣启,德迈文思。博综群言,不遗众善。以为编秩既广,观览难周,故使采拮菁英,裁成类例。惟兹重事,宜属通儒。臣等谬以谀闻,幸尘清赏,猥奉修文之寄。曾无叙事之能,退省疏芜,惟增腼冒。其书五百卷、并目录十卷、共五百十卷。谨诣东上阁门奉表上进以闻,冒渎天听。臣?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太平兴国三年八月十三日。 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 朝请大夫太子中赞善柱国赐……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练字 【南北朝】 【文】 刘勰

    夫文爻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先王声教,书必同文,?轩之使,纪言殊俗,所以一字体,总异音。《周礼》保氏,掌教六书。秦灭旧章,以吏为师。及李斯删籀而秦篆兴,程邈造隶而古文废。 汉初草律,明著厥法。太史学童,教试八体。又吏民上书,字谬辄劾。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虽云性慎,亦时重文也。至孝武之世,则相如撰篇。及宣平二帝,征集小学,张敞以正读传业,扬雄以奇字纂训,并贯练《雅》、《颂颉》,总阅音义。鸿笔之徒,莫不洞晓。且多……

  • 国学名著《论语》

    《论语》 - 卫灵公篇 【先秦】 【文】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 国学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故事二 【宋朝】 【文】 沈括

    三司使班在翰林学士之上。旧制,权使即与正同,故三司使结衔皆在官职之上。庆历中,叶道卿为权三司使,执政有欲抑道卿者,降敕时移权三司使在职下结衔,遂立翰林学士之下,至今为例。后尝有人论列,结衔虽依旧,而权三司使初除,门取旨,间有叙学士者,然不为定制。 宗子授南班官,世传王文正太尉为宰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则普迁一官。景祐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室欲缘大礼乞推恩,使诸王宫教授刁约草表上闻。后约见丞相王沂公,公问:“前日宗室乞迁官表,何人所为?”约未测其意,答以不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