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箕子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纣为长夜之饮而失日,问其左右,尽不知也。使问箕子,箕子谓其徒曰:“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共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 〔评〕凡无道之世,名为天醉。夫天且醉矣,箕子何必独醒?观箕子之智,便觉屈原之愚。…

  • 国学名著《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 第一一一则 【清朝】 【文】 王永彬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扬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 一问三不知 yī wèn sān bù zhī

    wènsānzhī

    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知。一问三不知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是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指从头至尾全部都不知道。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为政篇·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 【文】 曾国藩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五月廿九日接到家中第二号信,系三月初一发。六月初二日接第三号信,系四月十八发的,具悉家中老幼平安,百事顺遂,欣幸之至!六弟下省读书,从其所愿,情意既畅,志气必奋,将来必有大成,可为祖父预贺。祖父去岁曾赐孙手书,今年又已半年,不知目力如何?下次信来,仍求亲笔书数语示孙。大考音信,不知开销报人钱若干?孙自今年来,身体不甚好,幸加意保养,得以无恙。大考以后,全未用功;五…

  • 迷而不反 mí ér bù fǎn

    érfǎn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查看详细解释
  • 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miànfāng

    周围各方。水浒传˙第八十回:『原来梁山泊自古四面八方,茫茫荡荡,都是芦苇野水。』封神演义˙第六十九回:『匹夫!死活不知!四面八方皆非纣有,尚敢支吾而不知天命也!』亦作『四方八面』。 【查看详细解释
  • 转转相因 zhuǎn zhuǎn xiāng yīn

    zhuǎnzhuǎnxiāngyīn

    辗转传递,相互因循。汉书˙卷十˙成帝纪『周行天下』句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在位者皆不知阴阳时政,转转相因,故令后人遂不知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星散 xīng sàn

    xīngsàn

    1.星星散布天空,指深夜的景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五出:『月升鸱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2.四散、分散。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殊不知彼犹聚戏,若遇敌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唐˙杜荀鹤˙乱后逢村叟诗:『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似]2.分离、分散[反]2.集、鳞集、赘聚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17章 非攻(上)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 拼音: xué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

    【基本释义】鸴(鷽)xué〔鸴鸠〕小鸠,如“鸴鸴飞桑榆。”山鹊。笔画数:10;部首:鸟;笔顺编号:4434535451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正乐府十篇·贪官怨 【唐朝】 【诗】 皮日休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箠。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国家选贤良,定制兼拘忌。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为政篇·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文】 曾国藩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九月十三日,接到家信,系七月父亲在省所发;内有叔父及欧阳牧云公臻函,知祖母于七月初三日因感冒致恙,不药而愈,可胜欣幸!高丽参足以补气,然身上稍有寒热,服之便不相宜,以后各领斟酌用之,若微觉感冒,即忌用此物,平日康强对,和入丸药内服最好,然此时家中,想已无多,不足可供明年一单丸药之用否?若其不足须写信来京,以便觅便寄回。四第六弟考试。又不得志,颇难为怀;然大器晚成…

  • 责备 zé bèi

    bèi

    1.要求做到完美的地步,而没有缺点。淮南子˙泛论:『汤武有放弒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赞曰:『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2.责罚。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众人皆知他们不能针黹,不惯使用,皆 不大责备。』[似]1.求全 2.谴责、指责、斥责、申斥、责骂、责难、责怪[反]2.夸奖、称赞、赞美、原谅 【查看详细解释
  • 类 lèi

    lèi

    1.如:『人爆、『菌爆、『败爆、『非我族爆。2.事理。孟子˙告子上:『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3.法则、榜样。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礼记˙缁 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4.量词。计算事物类别的单位。如:『两类情况』、『三类货物』。5.姓。如宋代有类演。相似。如:『相爆、『画虎类犬』。大概、大抵。如:『类皆如此』。汉书˙卷七十六˙尹翁归传:『类常如翁归言,无有遗脱缓于小弱,急如豪强。』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阴阳类论 【汉朝】 【文】 佚名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 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 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 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 【汉朝】 【文】 刘向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街,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肯与,军破走。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剩、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

  • 国学名著《呻吟语》

    《呻吟语》 - 卷四·御集·世运 【文】 吕坤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而幽人宝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难与言矣。坏世教者,不是宦官宫安,不是农工商贸,不是衙门市井,不是囗囗。古昔盛时,民自饱暖之外无过求,自利用之外无异好,安身家之…

  • 鄙俚浅陋 bǐ lǐ qiǎn lòu

    qiǎnlòu

    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查看详细解释
  • 不晓世务 bù xiǎo shì wù

    xiǎoshì

    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